鸿钧老祖飞升紫霄宫后,亿万年后化身成谁?比盘古开天还要久远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云笈七签》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道家典籍中,鸿钧老祖被尊为"众圣之祖",其地位之尊崇,甚至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便已存在。

《云笈七签》载:"混沌未分,鸿蒙初判,有大道真人,居于紫霄宫中。"

这位超脱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的至高存在,究竟是何来历?

传说中,鸿钧老祖合道之后便消失于天地之间,化身为天道本身,掌管万物运转。

可民间却流传着另一个说法——这位道祖并未真正消散。

而是于亿万年后,在红尘俗世中再次显化。

这个说法听来玄妙,却在诸多道家秘典中有迹可循。



那么,鸿钧老祖飞升紫霄宫后,究竟化身成谁?这个化身与道家修行又有何关联?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要说清楚鸿钧老祖的来历,得先从天地初开说起。

上古之时,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于其中。待盘古开天辟地,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盘古倒下化作山川河流。这段故事世人皆知,可鲜有人知道,在盘古开天之前,还有一位更为古老的存在。

《太上老君开天经》中记载:"天地未分之时,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可在更古老的道家秘典《元始天尊说三世因果经》里却写道:"混沌之前,有元始祖炁,化生鸿元,鸿元化生鸿钧。"

这位鸿钧,便是后世尊称的鸿钧老祖。他诞生于混沌初开之际,那时连盘古都尚未出世。他修得大道,证得无上真人之位,居于三十三天之外的紫霄宫中

紫霄宫并非寻常宫殿。它悬浮于虚空,不属三界,不在五行。宫中有三千道法,六万神通,包罗天地万象。鸿钧老祖在此讲道,每次开讲,便有无数仙真前来聆听。

传说中,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便是鸿钧老祖的弟子。还有西方二圣接引、准提,也曾在紫霄宫中听道。这些日后开宗立派、教化众生的圣人,当年都在鸿钧座下修行。

《封神演义》中有这样的描述:鸿钧老祖讲道三次,第一次讲"无为之道",听者三千;第二次讲"有为之法",听者减半;第三次讲"合道之理",最终只有七人得悟大道真谛。这七人便是后来的六圣加上红云老祖。

可讲完第三次道后,鸿钧老祖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与天道合一。

那日,紫霄宫中祥云缭绕,瑞气千条。鸿钧老祖端坐云床,对座下弟子说道:"吾修道亿万载,今日功德圆满,当以身合道,化身天道,掌管天地运转。"

众弟子闻言,纷纷跪拜。元始天尊问道:"师尊合道之后,可还能显化人间?"

鸿钧老祖微微一笑:"天道无形无相,却又无处不在。合道之后,吾便是天道,天道便是吾。日后若有大劫降临,吾自会显化。"

说罢,鸿钧老祖身形渐渐透明,化作点点金光,融入虚空。紫霄宫中一片寂静,只有道韵余音袅袅不绝。

从此,鸿钧老祖便消失在世人眼前。三清各自开宗立派,元始天尊居于玉虚宫,传阐教之法;灵宝天尊居于碧游宫,立截教之道;道德天尊化身太上老君,下凡传授道德经文。



可民间却流传着一个秘密。说是鸿钧合道之后,虽然本体已与天道融为一体,但他仍保留了一缕元神,这缕元神在天地间游荡了无数岁月,最终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投胎转世,来到了人间。

这个说法最早见于宋代道士所著的《混元圣纪》。书中记载:"鸿钧祖师合道后,留一线生机于人间,待机缘成熟,当再度显化,以另一种身份传道于世。"

那这一线生机,究竟转世成了谁?

有人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老子西出函谷关前,曾留下五千言《道德经》,其中所述"道可道,非常道"的玄妙,与鸿钧讲道时的境界如出一辙。老子骑青牛西行,不知所踪,有传说他是回到了紫霄宫。

也有人说,是战国时期的庄子。庄子所著《逍遥游》中,描述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正是鸿钧合道后的状态。庄子梦蝶的故事,更是暗示了他与天道的某种联系。

还有道家典籍记载,鸿钧化身为张道陵天师。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开道教正宗,其所传道法神通广大,能驱鬼降妖,护佑百姓。他最终在鹤鸣山白日飞升,有人看见他乘龙升天,直入云霄。

可这些说法虽然流传甚广,却都缺乏确凿的证据。直到唐代,一位名叫司马承祯的道士,在嵩山修道时,偶得一部古籍,名为《紫霄真传》。

这部古籍用蝌蚪文写成,司马承祯研习多年才勉强读懂。书中记载了一个惊人的秘密:鸿钧老祖合道后,留下的那缕元神,并非投胎成某位圣人或天师,而是化身成了一个看似平凡,实则不凡的身份

这个身份,比所有人猜测的都要出人意料。

司马承祯将这个发现告诉了他的师兄孙思邈。孙思邈听后沉默良久,说道:"师弟所言若是真的,那这个秘密绝不能轻易外传。道祖化身人间,自有他的深意。我们知晓便可,不必声张。"

两人约定,将这个秘密烂在肚子里。可司马承祯担心这段历史失传,便将《紫霄真传》藏在嵩山的一处石洞中,留下暗记,等待有缘人发现。

时光流转,转眼到了宋代。有位道士云游四方,机缘巧合之下,在嵩山发现了那处石洞。他按照暗记找到了《紫霄真传》,读完之后大为震惊。

这位道士回到道观后,将书中内容整理成文,写入了《云笈七签》的秘藏本中。可惜的是,这个秘藏本后来毁于战火,世人再也无法看到完整的记载。

不过,在一些零散的道家笔记中,仍能找到只言片语的记录。明代有位隐居的道士,在他的笔记《玄门秘旨》中写道:"鸿钧祖师合道后,化身百千万亿。其中一化身,投胎于东方大国,以凡人之躯,行圣人之事。此化身不显神通,不露锋芒,却于无声处传道,于无形中教化。"

这段话让人不禁好奇,鸿钧老祖究竟化身成了什么样的人?为何要隐藏身份?他在人间又做了什么?

就在众人猜测纷纭之际,清代一位精通古籍的学者,在整理《道藏》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线索。

他注意到,历代道家典籍中,反复提到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并非神仙,也不是帝王,而是一个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圣人。更奇特的是,这个人的出、修行、传道,乃至最后的离去,都与鸿钧老祖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当这位学者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终于明白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真相:原来鸿钧老祖的化身,竟然是......

此人的身份,彻底颠覆了世人对道家传承的认知。

而他在人间的所作所为,更是印证了鸿钧"以身合道"的至高境界。

那么,这位化身究竟是谁?他与鸿钧老祖又有着怎样的渊源?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