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聊机器人,现在谁不得提智元、宇树、优必选这些中国牌子?连特斯拉的Optimus都得往后排排。
但要说机器人“鼻祖”,还得看30多年前的波士顿动力——当年那可是妥妥的行业“灯塔”。
![]()
1983年,还在麻省理工的马克·雷伯特搞出了全球首款能单腿蹦跶的机器人。
这概念太超前,当时谁也不知道这玩意儿有啥用,但架不住够酷,投资者愣是砸钱让他继续研究。直到1992年,马克跳出学校正式成立波士顿动力,可头十年压根儿没找准方向,商业前景一片模糊。
![]()
直到2005年,波士顿动力推出“大狗”机器人,在网上一炮而红,这才又拉来几千万美元投资。之后在机器狗领域确实跑了挺远,但问题来了——这些产品在网上火得不行,实际商业应用却完全不行。
后来谷歌花30亿美金收购波士顿动力,想着整出真正的人形机器人,结果还是只搞出些网红产品,实际应用没影子。
![]()
2017年,软银又花30亿接盘,孙正义想结合日本机器人热潮搞点名堂,结果还是商业化惨淡,产品根本没人买账。最后韩国现代10亿不到接手,现在连波士顿动力的社交媒体视频都没人看了,跟当年每期爆火的盛况形成惨烈对比。
为啥落到这步田地?说白了就是中国“卷王”们杀出来了。现在中国的宇树、智元、优必选这些机器人,不管是性能、功能还是发展前景,早就把波士顿动力甩得看不见影。更关键的是,中国供应链优势太明显,价格直接碾压波士顿动力的产品——机器狗也好,人形机器人也罢,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竞争。
![]()
这家曾经领先中国同行至少30年的人形机器人“灯塔”,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现在连晚集的尾巴都摸不着。在中国机器人企业疯狂内卷的冲击下,波士顿动力的没落几乎成了必然。
说到底,技术再先进也得落地商用。波士顿动力空有30年技术积累,却始终没摸到商业化门道;而中国机器人企业靠着产业链优势和狠命内卷,硬是把技术差距给填平甚至反超了。这波“灯塔”陨落记,怕是要给全球机器人行业好好上一课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