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筹备:创意与技术深度融合
1. 设计方案敲定
- 主题构思:邀请知名艺术家、城市规划师组成设计团队,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元素(如传统民俗、标志性建筑)与现代科技符号,创作出以 “时光长河” 为核心概念的彩绘方案。画面底部描绘古运河商船、传统民居,中部过渡到现代城市天际线,顶部融入星空、火箭等未来元素,寓意城市发展脉络。
- 技术适配:采用 3D 建模技术对设计稿进行曲面变形模拟,确保图案在圆柱形塔筒上呈现无视觉扭曲;同时,选用耐候性达 10 年以上的环保型丙烯酸外墙涂料,通过色彩分层叠加技术实现渐变、立体效果。
2. 资源统筹部署
- 设备投入:配备 5 套电动升降作业平台(作业高度 70 米,承重 350kg)、高精度投影仪 1 台(用于图案定位)、高压无气喷涂机 6 台;引入无人机航拍设备,实时监控彩绘进度与整体效果。
- 人员培训:30 名施工人员参与 “高空作业 + 艺术彩绘” 专项培训,其中 15 名画师均有大型墙体彩绘经验,重点掌握高空绘画技巧、涂料混合比例控制及安全防护规范。
二、施工攻坚:高空艺术创作之旅
1. 塔筒基面处理
- 采用 “高压水冲洗 + 砂纸打磨” 组合工艺,彻底清除塔筒表面污垢、旧涂层及疏松部分,处理后表面粗糙度达 Ra50 - 70μm,增强涂料附着力;对局部凹陷区域,使用外墙腻子分层修补,打磨平整后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2. 图案定位与打底
- 利用高精度投影仪将设计稿投射到塔筒表面,画师通过升降平台配合,用铅笔勾勒出图案轮廓;采用喷枪进行底色喷涂,按照 “由浅至深、分块作业” 原则,先完成背景色铺设,为后续细节绘制奠定基础。
3. 精细彩绘与上色
- 分层绘制:画师根据设计稿,使用不同规格画笔进行细节刻画,如传统建筑的飞檐、现代建筑的玻璃幕墙纹理等;对渐变色彩区域,采用 “湿碰湿” 技法,通过多次薄涂实现自然过渡效果。
- 质量把控:每完成一个施工段(约 300㎡),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检查,对比设计稿调整色彩偏差与图案比例;对关键部位(如人物面部、建筑轮廓)进行人工复核,确保线条流畅、色彩准确。
4. 安全与环保管控
- 作业平台设置双层防护栏杆与防坠落装置,配备风速监测仪(≥8.3m/s 停止作业);下方设置 80 米警戒区,安排专职安全员巡逻;施工过程中采用可回收的涂料包装,废弃涂料集中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