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在海南,喝咖啡也是一种仪式感

0
分享至



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民智中学老师田曙岚毅然辞去教职,独自环海南岛骑行,路上渴了,“乃偕入咖啡馆,各尽一盅;计其值,不过铜元十四枚而已。”令他惊讶的是,咖啡在全岛普及程度远超想象,他发现海南东北一带“喜饮咖啡、红茶,有欧美之风”,琼东“近年以来,颇喜吃咖啡茶”,文昌“食、用、服饰以及日常生活,类多效法欧、美。虽乡村小户,亦必咖啡、红茶以待宾客”,琼山“城市多以咖啡、红茶,而乡村仍多延旧习”。在其1935年出版的《海南岛旅行记》一书中,田曙岚感慨:“回忆在北平、上海等处以吃咖啡为较有资产阶级之色彩;而在此间却极平常之至,语云:物以少为贵,信然。”


2022年2月,在海南省万宁兴隆的中国热带科院香饮所万宁高龙基地

一直到现在,喝上一杯香浓的咖啡,仍是海南人开启一天最寻常也最不可或缺的仪式。它可以是街头巷尾老爸茶店里不到10元一杯的“歌碧欧”(海南方言中的黑咖啡),“老爸们”三五成群围坐在木桌前,靠着花花绿绿的塑料椅,从国家大事聊到邻里日常;也可以是上班族手中的“续命水”,那一杯杯提神醒脑的速溶咖啡,有的正源自海南本地产、高咖啡因含量的罗布斯塔豆。1935年,华侨陈显彰从印度尼西亚带回约200公斤罗布斯塔咖啡种子(中粒种),在福山引种成功,拉开了海南岛规模化种植咖啡的序幕。如今这片土地上的中粒种咖啡大多可追溯至这批最初的植株。不过,海南与咖啡的渊源实则更早。

破土开荒

1898年,一个名叫邝世连的人揣着一小袋利比里卡咖啡籽(大粒种),坐船回到故乡,在海南文昌原南阳镇石人坡村种下第一批咖啡树。据其孙子邝其炳介绍,爷爷投奔在马来西亚的外家大舅不到半年,就因不习惯外家生活习惯返回文昌老家,在他的辛勤栽培下,12批咖啡树成活。80多年后,其中一棵虽几经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仍枝繁叶茂,年年结果累累,看不出半点老态。当地人都称它为“咖啡树王”。

据当时《海南日报》(1981年2月7日)介绍,这株咖啡树已有78年采摘历史,总共收获咖啡果6700多斤。由于树高,每次收获,人们都得借助梯子采摘。加工成的咖啡粉,味道香醇可口,当地社员争相引种,每到收获季节,许多社员长途跋涉,到邝家购取种子,以致文昌城郊、新桥、潭牛、东路、迈号、蓬莱等公社和琼山的大坡公社等农村,到处都有它繁衍的后代。遗憾的是,2000年邝世连后代翻新房屋时砍掉了百年咖啡树,仅留下一棵树头,仍然结有少量果实。

邝世连之后,海南华侨创办的几家垦务公司分别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大批引进大粒种、中粒种、小粒种(阿拉比卡),于1908年先后在文昌、澄迈、万宁等地种植推广,可惜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形成规模种植。此时的陈显彰,尚在印尼随父亲经营咖啡园。1909年,孙中山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宣传革命,20岁的他从印尼前往会见,接受革命思想,并用陈兆伦乳名参加中国革命同盟会。此人精明能干,爪哇语、马都拉语、福州话、潮汕话、荷兰语样样精通,在荷兰官员和东爪哇土著间游刃有余,又有经商头脑,短短十年间积累雄厚资本,在侨胞中颇有威信。

尽管在印尼建立起庞大的商业版图,陈显彰始终不忘初心。1933年,在实业救国思想感召下,44岁的陈显彰毅然放弃苦心经营的咖啡园、金铺、百货店等产业,踏上归国之路。在华侨冯少强推荐下,陈显彰与琼崖实业局局长朱赤霓相识,后者极力主张他去海南投资办实业,并两次邀请他到海南考察。


1935年,华侨陈显彰(右)在澄迈福山成立福民农场

彼时“海南的土地,还是一片荒芜”。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人们便意识到,要想让海南的热带农业真正发展起来,离不开广大华侨的参与和支持。1931年6月,《农声》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海南栽植热带产物的价值和南洋华侨所负有的使命》的文章,指出“我国的领土,大部为寒、温、暖,各带气候,而迫近热带气候的领土,只有海南一岛……但是能深刻认识海南的价值的人,究竟还是很少,所以海南现在的农林事业还不见特殊的设施……我有天府,放废不用,以致所需要的热带物产,均不能不仰给于他人。每年如山如海的树胶物品、咖啡、胡椒、肉桂、檀香、其他各种香料,源源输入,真正可怜可叹!”文章进一步分析,发展农业离不开三大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海南已有了土地,所缺乏的就是劳力和资本两件……我国的华侨,对于热带产物的投资经营和劳力工作,确有他的熟习经验和技能。”作者将海南比喻成美丽处女,南洋华侨比喻成未婚才郎,“不知这段姻缘,何时成熟”,并呼吁“南洋华侨,认识自己对于海南所负的使命,有力的出力,有资的出资,各尽各的经验和技能,回到海南去,把需要的热带物产栽植起来,充分使其发达”。

正是在这般深切呼唤下,陈显彰促成了一段“良缘”。他走遍海南岛13个市县,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观看地形,检验土壤,探查水源,认定北部澄迈的福山地区“平芜绵邈,泉甘土肥,四季常绿,交通较便”,是发展热带种植业极为理想的天然场地,便于1935年以300多银圆从大吉村农民手中购下1400余亩土地。同年秋,他返广州携全家14口抵达福山,稍作安顿,建立了澄迈县第一个由侨胞经营的热带经济作物农场——澄迈福民农场,开始大面积种植咖啡。

风味万千

澄迈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咖啡带”范围内,加上土壤多为火山质红壤土,有机质丰富,给咖啡带来更高的蔗糖含量和风味上的多样性。但也由于空气湿热、海拔较低、温差较小等诸多因素,海南并不适合种植阿拉比卡种咖啡,反而成了中粒种的沃土。该种原产于非洲刚果热带雨林区,适应海南岛的高温高湿和低海拔,抗寒力弱,但抗病力强,被陈显彰一眼选中。1935年,他成功引种4麻包罗布斯塔咖啡种,次年移植万余株,成活率高达90%;同时购置脱壳机和粉碎机等设备,将关键工序提升为半机械化操作。

在陈显彰示范带动下,南洋华侨纷纷赴福山创业,昔日荒芜之地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开发景象。可惜因战争等原因,这股热潮迅速消退,唯独陈显彰的福民农场坚持到了海南解放。到1950年,福民农场实垦面积达到800亩:其中有收成的咖啡12500棵,幼树6450棵,苗3万株;剑麻成麻7000株,小苗15万株;成胶300株,幼胶500株;香茅草70多亩。此外还种植有桐油树、芭蕉麻、台湾良种香蕉、爪哇木薯等一批作物。

其实早在1942年,福民农场咖啡已远销香港、广州、上海、天津等地,在陈显彰努力下,福山咖啡成功打开知名度,在岛内外影响力与日俱增。值得一提的是,他从印尼引入香茅草,自制设备生产“鹿牌”香茅油赢得市场认可,开创了国产香茅油的先河。

1949年后,位于海南岛东南部的万宁被设定为归国华侨安置地。第一批马来西亚华侨回国后,700多人被安置到兴隆,拉开了建设兴隆华侨农场的序幕。他们开荒造田,种上水稻等农作物,以及当时国家急需又能短期收获的香茅、剑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以短养长”,即用香茅等短期作物收入来弥补橡胶、咖啡等长期作物收入。

1952—1953年间,应兴隆华侨农场负责人陈平之邀,陈显彰携子陈茂修加入农场,分别担任技术顾问和技术员,负责全面规划与技术指导工作,并提供了大量罗布斯塔咖啡、香茅、剑麻种苗,为农场种植计划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短短几年间,数万亩橡胶园、胡椒园、咖啡园、椰子园建立起来。


20世纪70年代,海南省万宁兴隆华侨农场牛牯田开荒时期的情景

兴隆独特的酸性红壤,虽与澄迈火山红壤一脉相承,却有着微妙差异。正是这方水土的独特性,孕育了兴隆咖啡更为富集的风味图谱。1960年2月7日,周恩来总理到兴隆农场视察,品尝兴隆咖啡后大为赞赏:“兴隆咖啡是世界一流的,我喝过许多外国咖啡,还是我们自己种的咖啡好喝。”他一连喝了三杯。兴隆咖啡的醇香之名,不胫而走,不久便吸引了上海咖啡生产厂一位科长专程前来,学习其炒制冲泡技艺。这种做法的独到之处在于将咖啡豆和白砂糖一同焙炒。最早以糖混炒咖啡的是墨西哥矿工,目的是隔绝氧气,可延长豆子保鲜期,此法在西班牙语中被称为“Torrefacto”。20世纪初,这项技术传入西班牙,后又随着西班牙的殖民脚步进入东南亚。从东南亚归国的华侨们把咖啡种子带回海南的同时,也把南洋咖啡的传统和制作、冲泡咖啡的手艺带到福山、兴隆两地。

据学者陈德新考证,从一颗生豆到一杯咖啡,需历经12道工序。人们首先会对咖啡豆进行手工拣选,剔除瑕疵豆,确保品质纯粹。随后,如同调香师一般,将不同风味咖啡豆进行拼配,以追求层次更丰富的口感。南洋咖啡最独特的标志,莫过于其深邃的色泽与焦糖风味,这源于一道关键工序——热锅翻炒。烘焙师持大号长柄铁铲用大火不停翻炒,等到美拉德反应开始呈现肉桂色,分别加入食盐、牛油和大量白砂糖,再更换小铲继续混合煎炒,直至糖融化,舀起一铲来,可以明显看到焦糖拔丝现象,这才一铲一铲将包裹着焦糖外衣的豆子转移到摊凉板上,冷却轧碎,再经碾磨,制成粗细适中的咖啡粉。至此,前期准备工作告一段落。


2010年12月5日,海南澄迈福山镇上工人们正在烘焙咖啡豆

冲泡一杯南洋咖啡,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过程。咖啡粉被置入搅拌壶中,注入沸水,经反复搅拌与静置浸泡,让风味充分释出。随后,人们先用沸水温烫咖啡布袋,再把咖啡布袋放在咖啡壶口上,将搅拌壶的咖啡液体倒进咖啡布袋中过滤。这一滤,不仅去除残渣,更让咖啡液变得丝滑顺口。最后,深褐色的咖啡液被倒入预先装有炼乳的杯中(可根据个人口味浓淡加入沸水),炼乳的甜润与咖啡的焦香瞬间交融,一杯色泽醇厚、香气扑鼻的咖啡便大功告成。

市井文化

海南咖啡独特之处源于归侨们在西式咖啡烘焙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创新。他们炒制咖啡豆时加入白糖、牛油、芝麻、玉米等配料,这一看似混搭的妙招,不仅有效控制成本,更让咖啡豆在高温下饱吸各类辅料的香气,从而衍生出不同口味。遍布全岛的老爸茶店,正是它最接地气的归宿所在。

在海南话里,“老爸”主要指中老年男性,老爸茶店通常开在老城区小街巷中,陈设简单,五颜六色的塑料椅是其标配。每逢早上和下午,茶店门口总是停满密密麻麻的电瓶车与摩托车,“老爸们”在这里点上一杯咖啡,配上几碟小点心,一坐就是大半天,悠闲的氛围与咖啡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海南岛上最日常也最动人的风景线。民间将这种习惯与渔民生活联系起来,由于海岛常年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加上每年有固定封海期,渔民们常常在休渔的日子聚在一起,共享一壶清茶,闲话生活。久而久之,便出现了固定经营的简易茶棚,渐渐形成规模不大的茶店。事实上,与老爸茶店有直接关联的不是渔民而是归国华侨。


海南老爸茶店里的“歌碧欧”(海南方言中的黑咖啡)与小吃

19世纪中叶以来,大批海南人涌入新加坡或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谋取生路,除部分有资本的人从商外,大部分人在东南亚国家只能出卖劳动力或从事低等服务业,比如在西餐馆打工。耳濡目染中,他们逐渐掌握西餐及咖啡做法,并开始涉足该行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口因市政建设、拆城扩街之需,吸引了一批琼籍华侨回乡投资,他们除带回资本,也将在东南亚一带养成的生活习惯包括饮茶习惯带回海南,陆续在面对海口长堤码头处,今中山路、长堤路、得胜沙街建起几条骑楼街道,经营起西式茶店,供往来客商驻足休息,给海南带来了新风尚。要知道,在此之前,据民国时期海南地方志记载,本岛居民“最好者为米酒”,平常止渴,皆用饭汤,饮茶者甚少。

据当地一些老人回忆,茶店主要经营咖啡、红茶、牛奶、阿华田、可可以及各式糕点。店内装修高档、气派,服务也十分周到,服务员身着清一色旗袍,优雅大方,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的还会讲英语。茶店设有专门的茶师和点心师,这些师傅大多是东南亚一带的归侨,他们带回专门的制作方法,比如咖啡豆都是由茶师亲自炒,茶也是由茶师们亲自冲制,而各式各样的糕点也是点心师制作的。现炒咖啡的香气,弥漫了整条街。起初只有高收入者才能进入高档茶店喝咖啡聊天,据学者刘仕刚考察,“老爸茶”在海南的消费形态经历了从“贵族化”向“平民化”的转变。至1936年《海南岛民俗志》出版时,情况已发生显著变化。该书记载:“近十余年来,琼崖与外交通发达,滨海各区,都市林立,喝茶之风,随之而至;南洋一带之华侨,尤有饮咖啡之风,习俗所染,内地亦交相竞效,于是茶馆应运而生,市镇之所,茶肆少则三数间,多则十余间,当墟日,茶楼常座上客满,地无空隙,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所供茶饮有时茶、龙井、菊花等中式类别,亦有西式茶饮,如咖啡、牛乳、红茶等;佐茶点心有大包、小包、鸡蛋粒等各类小食。

新中国成立后,海口西式茶店数量有所增加,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奔赴海南参与生产建设的同时,也将内地喝茶习惯一并带入海南。海南人喝茶的习惯又向平民化方向迈出了一步。改革开放后,海口个体经营的茶店逐渐兴起,茶饮品种较以往丰富不少,琳琅满目的小吃,甜的如菠萝包,咸的如海南粉,应有尽有,同时还涌现出清补凉、番薯汤、鹌鹑蛋煮白木耳等一批富有海南风味的特色小食。当时茶饮价格亲民,红茶一杯仅7分钱,咖啡1毛,牛奶1毛3分,咖啡奶和红茶奶稍贵,1毛6分。若再配上面包、蛋糕等点心或小吃,一顿下来不过两三毛钱。加之茶店不限制顾客停留时间,吸引了一大批时间宽裕的中老年男性群体,他们往往在那一坐就是半天。后来,这种广受欢迎的饮茶方式,便被海南人亲切地称为“老爸茶”。无论是跑船的船员、捕鱼归来的渔夫、橡胶林里的割胶工还是农场里的农夫,他们每天都会在固定时间段去茶店,坐在老位子上,不需要招呼,服务员很快就为他们端上咖啡配面包的经典早餐——如今变成了咖啡配油条,喝完一杯“歌碧欧”,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在海南琼海老南洋咖啡馆里“呷一杯歌碧欧”。

自主创新

20世纪80年代,当以“恒昌茶店”为代表的老爸茶店在海南大肆扩张时,顶着“美国速溶销量冠军”光环的麦氏(后更名麦斯威尔)咖啡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几年后,雀巢速溶咖啡强势入局,以一句简洁有力的广告语——“味道好极了”与“滴滴香浓,意犹未尽”的麦氏开展了长达数十年的市场角逐。在不少80、90后记忆中,每逢年节,长辈们手里常会提着一个沉甸甸、包装喜庆的礼盒,那多半是雀巢或麦氏的咖啡套装——一罐咖啡粉,一罐咖啡伴侣,再配上精致的陶瓷杯和搅拌勺,拎着它走亲访友既时髦又体面。而就在雀巢与麦氏两大巨头用速溶咖啡教育中国消费者时,海南本土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咖啡变革。

1986年,经国家经贸委、轻工委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第一条速溶咖啡生产线获准立项,在海口咖啡香料厂基础上成立海口速溶咖啡厂筹备处。第二年,这条投资数百万美元的生产线由丹麦公司负责组装,并正式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在既无技术资料又无前人经验可循的情况下,海口速溶咖啡厂总工程师王翰龙率领团队白手起家,迎难而上,经过一年多艰苦摸索和反复试验,攻克了20多个质量管理难题,终于研制出中国人自己的速溶咖啡。

据王翰龙回忆,咖啡成品尚未问世之际,海口速溶咖啡厂筹备处便已未雨绸缪,启动了商标设计工作。经过数轮热烈的讨论,“利神”这一名称脱颖而出,意为“有利提神”。浓香的咖啡产品出来后,一批“利神”咖啡进入市场。当时,广州美院的一位美术教授看到瓶装的“利神”咖啡,建议将“利神”改为“力神”,喻义“力量之神”,他的建议得到大家认可,觉得“力神”比“利神”更响亮,更有文化内涵。由于上市的“利神”咖啡不是很多,很快被新的“力神”取而代之,如今已鲜少有人记得。

为开拓全国市场,海口速溶咖啡厂还制作广告“力神速溶咖啡——中国人自己的咖啡”,于春节前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我们是海南第一家进入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的企业,这个咖啡广告当时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谈及这段往事,王翰龙言语间充满自豪。更令他引以为傲的是,1990年,该厂结合海南地方特色,创新推出椰奶咖啡,在此之前,咖啡普遍只添加奶精或牛奶,尚未出现将果汁融入咖啡的先例。王翰龙对椰奶咖啡的研发过程记忆犹新:“当时考虑到海南热带水果丰富,我们便想在咖啡里加果汁,但那些水果和咖啡都不相容,后来就想到了椰子。”经过反复试验,他们将椰子乳汁经乳化与咖啡萃取液混合、胶磨、均质后,再与糖浆、软化水混合调制,终于研制出具有浓郁椰子香味的椰奶咖啡。不久,力神速溶咖啡和椰奶咖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纷纷亮相,并走出国门,远销苏联等地。

科技赋能

一杯好咖啡的背后,往往离不开科研人员的“保驾护航”。

尽管海南十分适宜种植罗布斯塔咖啡,但这一品种想要实现稳产高产并不容易。海南台风天多、北部地区时有低温,罗布斯塔种作为异花授粉植物容易受到其他植株影响,从而导致性状不稳定、产量低等问题,曾严重制约着海南咖啡产业的发展。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简称“香饮所”)咖啡专家龙宇宙所言,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选育优良品种,然后通过嫁接、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实现规模化种植。”早在1957年,香饮所的前身兴隆试验站就将选育咖啡良种确立为首要任务。1958年3月,该站张籍香等3人组建了咖啡组,这是中国第一个咖啡专业研究机构,并确定了首批科研课题——一种咖啡的生物学习性观察和中粒种咖啡单干修剪试验。


2010年12月5日,海南澄迈福山咖啡店内,各式手工咖啡产品陈列其间

张籍香回忆,当时划归兴隆试验站的500亩土地上,生长着归侨们来到兴隆后种植的香茅。茅草长得有一人多高,很少有树木。科研人员和工人们不分昼夜,每天起早摸黑砍茅草。砍下来的茅草作为青肥,然后再把茅草根清除掉,整理土地,建设咖啡、胡椒等热带作物基地。建站初期,条件非常艰苦,与海口、定安等地相比,兴隆要热得多,在地里劳作时常会碰到毒蛇与蜈蚣,四肢会被茅草割伤。张籍香1955年从现华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之后被派往研究所位于海南万宁兴隆的试验站工作,这辈子再没离开过。

在没有仪器设备、专业书籍和试验田的条件下,中国咖啡育种事业从零起步。没有书,张籍香和同事们去借,仅有3人的咖啡组第一本工具书就是手抄本;没有设备,他们去找;没有试验田,他们自己搭建……咖啡三人组的身影常年穿梭在田间地头,观察、记录、筛选,他们的工作烦琐而漫长,只为找到那最具潜力的“天选之树”。1977年,科研人员初步筛选出15棵初级优良变种母树,其中被标记为“24—1”的正是后来的“热研1号”。20世纪80年代,大学刚毕业的龙宇宙加入咖啡组,咖啡良种选育已进入中后期,但工作的艰辛并未减少。他回忆道:“我好几次下田观测碰到青竹蛇,吓得失眠,被蚂蟥、马蜂叮咬就更寻常了。”这正是无数一线科研人员工作状态的缩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鲜豆、干豆产量是普通罗布斯塔咖啡树2倍的“热研1号”脱颖而出,经过长达十余年、在不同地区的区域性和生产性试验,直到2013年,“热研1号”才正式通过国家审定,成为海南第一个国审咖啡良种。此时,距项目启动已过去55年,先后有张籍香、龙宇宙等三代科研人员为之付出青春与汗水。在此期间,张籍香进行了2000多株咖啡优良无性系的繁育,完成品种农艺性状、产量的测定工作,把咖啡的生物特性摸得无比透彻。她主持的“中粒种咖啡8个无性系的选育”在1998年通过成果鉴定并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国际市场上,罗布斯塔豆一度被贴上“中低端”的标签,因其具有浓郁的苦味和较高的咖啡因含量,适合用于制作速溶咖啡和商业咖啡,相比之下,具有花香味和果酸味的阿拉比卡豆更受精品市场青睐。万宁兴隆咖啡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春光曾表示:“咖啡品种的独特性,是海南发展咖啡产业的劣势也是优势。”随着罗布斯塔豆市场价值和产业占比不断提高,走精品化路线成为海南咖啡破局关键。香饮所咖啡研究中心主任闫林也赞成,“通过标准化种植和加工,打造精品咖啡,扭转消费者对海南咖啡的固有印象,是海南咖啡破题的思路。”


2024年11月2日,海南澄迈,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

在种植端,香饮所经过无数次数据对比和杂交育种,已选育出10个适合我国气候环境的优良品种(系),如“热研”“大丰”系列。“和实生苗比起来,芽接成活率达86%以上,干豆产量能达到150公斤/亩,提高了2—3倍,罗布斯塔豆的成熟周期也大大集中。”闫林介绍,“当前我们保存了280份咖啡种质资源,还通过推广林下种植的模式,帮助农户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实现增产。”

同时,香饮所研究人员创新性地探索复合种植模式,尝试将咖啡与槟榔、香蕉、椰子等作物搭配种植,通过改善微生态环境,为咖啡树创造更优越的生长条件。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克服咖啡树的连作障碍,还能提高土壤质量和咖啡豆品质。而为了提升咖啡豆品质,咖农们也在做出改变,他们努力学习,严格管控从种植到加工的每一个环节,开始自己处理咖啡鲜果,不仅采收的时候要求粒粒红,在咖啡生豆处理上,除原有的“日晒”“水洗”外,还增加了“蜜处理”“厌氧发酵处理”“红酒日晒处理法”,大大丰富了罗布斯塔咖啡的风味。香饮所研发了一系列先进设备,包括鲜果脱皮机、精密筛选设备和咖啡脱胶机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微水脱胶脱皮技术和数字化提升增效技术,可以在咖啡豆加工过程中精确控制每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挖掘咖啡豆的优异品质。

随着加工工艺的不断精进,罗布斯塔豆的优点不断被挖掘,在2023年万宁工会杯兴隆罗布斯塔豆技能大赛上,海南产罗布斯塔豆与来自越南、巴西等世界知名产区的同品种咖啡同台竞技。参赛咖啡师钟云青赛后感叹:“以前我对罗布斯塔豆的印象是十分咸涩的,这次比赛让我感受到了它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层次感。”而在2025年“中国之选”全球精品咖啡生豆大赛中,海南咖啡庄园(企业)不仅包揽罗布斯塔组别冠亚军,更在排名前十中强势占据七席,海南咖啡的辉煌仍在继续。

(参考资料:陈德新《中国咖啡史》《福山咖啡》;刘仕刚《市井文化的延续——从海南“老爸茶”谈起》;高文、邓卫哲、侯雅洁《海南咖啡正“突围”》等)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酒窝陈思诚聊天正面照曝光!称呼对方陈叔叔!网友:有最好资源

小酒窝陈思诚聊天正面照曝光!称呼对方陈叔叔!网友:有最好资源

丁丁鲤史纪
2025-11-01 23:02:37
吴石案为何是冤案,蒋介石为何非杀不可,关键证据是伪造的

吴石案为何是冤案,蒋介石为何非杀不可,关键证据是伪造的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1 08:10:25
明天早高峰通行压力大,记得错峰出行

明天早高峰通行压力大,记得错峰出行

大象新闻
2025-11-02 11:10:09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健身迷
2025-09-20 09:22:20
你的生日尾数是多少,就是什么命!

你的生日尾数是多少,就是什么命!

大禹小城
2025-11-01 20:36:49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参考消息
2025-10-31 15:21:06
于谦财务崩溃仅2天,更多内幕浮出水面,孙越吴京也难以“逃脱”

于谦财务崩溃仅2天,更多内幕浮出水面,孙越吴京也难以“逃脱”

陈意小可爱
2025-11-02 02:51:57
随着大勒布伦4-2逆转达科,男单四强全部诞生,半决赛对阵出炉!

随着大勒布伦4-2逆转达科,男单四强全部诞生,半决赛对阵出炉!

小彭美识
2025-11-02 06:01:56
央视国宴那瓶水火了!不是娃哈哈,更不是农夫山泉,背后有何讲究

央视国宴那瓶水火了!不是娃哈哈,更不是农夫山泉,背后有何讲究

山河月明史
2025-09-09 17:00:57
宁静做梦也没想到,美国前夫留给她的儿子,如今竟成她的唯一依靠

宁静做梦也没想到,美国前夫留给她的儿子,如今竟成她的唯一依靠

巧妹电影
2025-10-30 11:17:27
邱毅:“倘若解放军踏上台湾的土地,台湾军队会直接缴械投降。”

邱毅:“倘若解放军踏上台湾的土地,台湾军队会直接缴械投降。”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13 20:18:11
郑智化最新回应:遭网络暴力,更多细节曝光,深圳机场一点都不冤

郑智化最新回应:遭网络暴力,更多细节曝光,深圳机场一点都不冤

阿纂看事
2025-11-01 15:20:56
12400平方公里庞大土地,什么时候能够“回归”祖国呢?

12400平方公里庞大土地,什么时候能够“回归”祖国呢?

牛马搞笑
2025-11-02 10:08:39
林俊杰、杨丞琳发文悼念!网友不舍屠颖:他前段时间还曾回复我微博私信

林俊杰、杨丞琳发文悼念!网友不舍屠颖:他前段时间还曾回复我微博私信

极目新闻
2025-11-01 22:47:08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中方反对票,或彻底封杀朱拉尼,俄美英法踢到铁板,叙利亚大变天

中方反对票,或彻底封杀朱拉尼,俄美英法踢到铁板,叙利亚大变天

南宫一二
2025-10-31 16:50:24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12分5板10助,威少历史第一!香波特:詹姆斯本该多为他说说话

12分5板10助,威少历史第一!香波特:詹姆斯本该多为他说说话

锅子篮球
2025-11-02 09:56:21
这下瞒不住了!屠洪刚在大湾区晚会上,唱到一半直接把耳返摘了!

这下瞒不住了!屠洪刚在大湾区晚会上,唱到一半直接把耳返摘了!

小娱乐悠悠
2025-10-01 14:25:29
张馨予脱掉25斤裙子,胯好假,第一次见垫成这样的

张馨予脱掉25斤裙子,胯好假,第一次见垫成这样的

可乐谈情感
2025-11-01 08:49:47
2025-11-02 11:20:49
国家人文历史 incentive-icons
国家人文历史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2384文章数 1904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时尚
本地
健康

教育要闻

收藏!2026山东高考报名日程表!18日缴费!第7条公安类院校、专项计划特别注意!

艺术要闻

隈研吾翻车?设计了武汉酒店,网友:像一栋“凉席大厦”

松弛感穿搭太适合秋冬了,减龄又好看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