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一生的高僧为何轮回转世畜生道?地藏菩萨:这个习气比罪业可怕

分享至

佛门《地藏菩萨本愿经》有云:“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世人皆知,造恶业会得恶果,行善事会得善报。但凡人不知的是,在善恶业报之上,还有一种更幽微、更根本的力量,那便是“习气”。

习气,是众生无始劫来,于行住坐卧、起心动念间,反复熏染而成的惯性。它如同茶杯上的茶渍,即便茶水已空,其味与色,却早已浸入杯体,难以洗脱。

有时候,一种看似无害,甚至是以“善”为名的习气,其障道之力,比杀生、偷盗等弥天罪业,更为可怕。因为它会蒙蔽修行者最清澈的灵台,让其在功德圆满的最后一刻,轰然坠落。

01.

望月山深处,有一座千年古刹,名为“云海寺”。

寺中最受后人敬仰的,莫过于二十年前圆寂的慧安老和尚。

提起慧安禅师,山下的老人们至今都赞不绝口。他住持云海寺六十年,一生慈悲,广行善事。修桥铺路,赈济灾民,收养孤儿,他所积累的功德,仿佛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

所有人都说,像慧安禅师这样的大德高僧,圆寂之后,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一个大圆满的结局。



然而,二十年来,一些奇怪的事情,让寺里的僧众,心中始终存着一个解不开的疑团。

首先,自慧安禅师圆寂后的第二天,一只通体雪白,唯有额心一撮金毛的巨犬,不知从何而来,出现在了寺里。

这只白犬极通人性,从不吠叫扰人,也从不偷食僧众的斋饭。它每日只是静静地趴在慧安禅师生前最爱打坐的那棵菩S提树下,仿佛在守护着什么。

僧人们见它颇有灵性,便给它取名“白影”,由它在寺中自由来去。

奇怪的是,白影对香客们温顺无比,任由孩童抚摸;可一旦有哪个贼人宵小,或是心怀不轨之徒踏入山门,它便会立刻变得无比凶悍,獠牙毕露,将其死死拦住,直到僧人闻讯赶来。

二十年来,云海寺从未失窃过一件东西,全赖这只神犬守护。

其次,按理说,有慧安禅师这般深厚的功德福泽,云海寺的香火本该愈发兴旺。

可事实是,自禅师圆寂后,寺庙的发展便陷入了一种停滞。香火不增不减,寺庙不大不小,一切都维持着慧安禅师在世时的样子,再无半分精进。

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这座寺庙,连同所有人的记忆,都“固定”在了二十年前。

这一切,都像一个巨大的谜,笼罩在所有知情人的心头。

02.

小和尚明尘,是听着慧安禅师的传奇故事长大的。

他是禅师当年收养的孤儿之一,对这位未曾谋面的“师祖”,怀有最崇高的敬意。

但随着他在寺中学习的经文越多,他心中的困惑也越深。

佛经上说,大德行者,临终一念,可决定往生去处。以师祖的修为与功德,为何圆寂之后,竟无半点祥瑞显现?既没有舍利子,也没有托梦告知后人。

这不合常理。

明尘总觉得,寺里那只名叫“白影”的白犬,或许是揭开这个谜团的关键。

他与白影格外亲近。

每日清扫完庭院,他都会提着一桶清水,去菩S提树下,为白影梳理毛发,陪它坐上一会儿。

白影从不与旁人亲近,唯独对着明尘,会流露出一种近乎慈爱的眼神。它会用头轻轻地蹭明尘的腿,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呜咽声。

每当明尘为它梳毛时,总能感觉到,这只狗的身体里,似乎藏着一种深深的、化不开的疲惫与悲伤。



有一次,明尘一边为它梳毛,一边轻声念诵《金刚经》。

当他念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时,他清楚地看到,两行清澈的泪水,从白影那双通人性的眼眸中,缓缓滑落。

那一刻,明尘的心,被狠狠地刺痛了。

他几乎可以断定,这只白"影"的体内,禁锢着一个不平凡的灵魂!

这个灵魂,与慧安禅师,与这座寺庙,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03.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那晚,三个胆大包天的盗贼,趁着暴雨的掩护,潜入了云海寺,目标是藏经阁里的一尊前朝的玉佛。

他们算准了巡夜僧人会在暴雨天懈怠,自以为能手到擒来。

然而,当他们撬开藏经阁大门的那一刻,一道白色的闪电,从黑暗中猛地扑了出来!

是白影!

它无声无息,却快如鬼魅。在狭小的空间里,它展现出了与平日温顺模样截然不同的,惊人的智慧与勇猛。

他不与盗贼们缠斗,而是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声东击西,将三人引得团团转,并瞅准机会,一口咬住了其中一人背着的包裹,死死不放。

盗贼们又惊又怒,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狠狠地刺向白影!

白影吃痛,却依旧不肯松口。

最终,巨大的动静惊动了全寺的僧众。当大家举着火把和手电筒赶到时,只见三个盗贼被白影堵在角落里,狼狈不堪,而被它死死护在身下的,正是那尊完好无损的玉佛。



白影的腹部,却被划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鲜血,染红了它身下洁白的毛发。

他看着赶来的僧众,眼神里没有了平日的威猛,只剩下一丝如释重负的欣慰。随即,他头一歪,重重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白影!”

明尘发出一声悲呼,第一个冲了上去。

他跪在地上,颤抖着抱起奄奄一息的白影。

在微弱的手电筒光下,他看到,白影正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抬头望着他。

那双眼睛里,流露出的情感,让明尘永生难忘。

那不是一只动物的眼神。

那里面,有不舍,有眷恋,有守护了一生的疲惫,还有一丝……深深的,无法解脱的痛苦。

04.

白影的伤势,太重了。

寺里懂兽医的僧人,为它清洗了伤口,上了最好的金疮药,但都无济于事。

它的气息,越来越微弱。

明尘守在他的身边,三天三夜,未曾合眼。

他看着这个默默守护了寺庙二十年的“护法”,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他心中那股巨大的悲愤和不解,也达到了顶点。

“为什么?”

他想不通。

如果白影真的与慧安禅师有关,那为何一位功德无量的高僧,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披毛戴角,最终还要为守护身外之物而惨死?

天理何在?佛法何在?

那个夜晚,明尘感觉自己的信仰,都开始动摇了。

他踉踉跄跄地,独自一人,来到了寺中那座终年香火鼎盛的“地藏殿”。

殿中,供奉着手持锡杖、慈悲庄严的地藏王菩萨。

佛经上说,地藏菩萨有大愿力,专司六道轮回之事,能明察众生因果。

明尘跪在菩萨像前,泪流满面。



他平生第一次,不是为了求福,也不是为了忏悔,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诘问的语气,向着满天神佛,发出了自己最深刻的疑问。

“启禀菩萨!弟子明尘,愚钝不解!慧安师祖,一生行善,功德巍巍,为何会堕入畜生道,受此苦楚?若行善之人,亦得此果报,那世人,又何必再信因果,再向善行?”

“求菩萨慈悲,为弟子开示!为师祖申冤!”

他一遍又一遍地叩首,一遍又一遍地追问。

额头磕破了,渗出了鲜血,他也浑然不觉。

最终,他因力竭与悲伤过度,昏倒在了冰冷的蒲团之上。

05.

在昏沉之中,明尘做了一个无比清新的梦。

梦里,他发现自己正身处一片灰蒙蒙的,望不到边际的世界。这里没有日月星辰,也没有山川草木。

一位身披袈裟,手持锡杖,宝相庄严的菩萨,正站在他的面前,慈悲地注视着他。

正是地藏王菩萨!

“明尘。”

菩萨的声音,不高不低,却仿佛能穿透灵魂,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明尘在梦中,再次跪倒,将心中的疑问,又一次说了出来。

“菩萨慈悲,弟子还是不解。师祖一生,从未有过恶行,为何会……”

地藏菩萨静静地听着,脸上露出一丝悲悯的叹息。



“痴儿。”菩萨缓缓开口,“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慧安的功德簿上,确实是清清白白,无有半点罪业。他一生所行的善事,足以让他往生天界,受大福报。”

“那又是为何?”明尘急切地追问。

“唉……”菩萨再次叹息,“你要知道,有时候,阻碍一个人解脱的,并非是罪业。而是一种,连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根深蒂固的‘习气’。”

“习气?”这个词,明尘在经书上看过,却从未真正理解它的分量。

“罪业,如同欠债,总有还清的一天。而习气,如同影子,若不自觉,便会生生世世,如影随形。”

菩萨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梦境,看到了云海寺中,那棵菩S提树下的白犬。

“慧安的修行很好,慈悲心也够。但他一生,却被一个看似‘善良’的习气,给牢牢地捆住了。正是这个习气,让他在圆寂前的最后一念,心生挂碍,灵识下沉,最终自投畜生道,化为护寺之犬,以全他未了的‘心愿’。”

明尘听得心神巨震,他感觉自己正在接近那个残酷的真相。

“菩……菩萨!究竟是何等习气,竟有如此可怕的力量?竟比罪业,还要障道?”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