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又言:“和其光,同其尘。”
古之圣贤早已道破天机:最高深的道理,往往隐藏在最平凡的表象之下;最高明的修行者,从不显山露水,而是将自己融入滚滚红尘,与众生同行。
世人皆以为,修行之人必在深山古刹,青灯古佛,不食人间烟火。
殊不知,时代变迁,天地灵气流转,真正的修行法门,早已换了人间。
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里,在车水马龙的喧嚣街道中,或许,那个与你擦肩而过的平凡人,正是身怀绝技的隐世高人。
![]()
01.
张伯言,今年六十有八,是大学里退下来的历史系教授,一辈子跟故纸堆打交道,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可最近,他感觉自己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像是被撬开了一条缝。
事情得从半个月前说起。
那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样,在书房里整理自己的藏书,准备写一篇关于明代地方志的考据文章。
夜深人静,窗外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他正看得入神,忽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味。
那香味很淡,却极有穿透力,不像是花香,也不像是熏香,倒像是……像是某种陈年的木头,在庙宇里被香火熏了几百年后散发出的味道。
张伯言停下笔,抽了抽鼻子。
香味是从客厅传来的。
他起身走出书房,客厅里空无一人,灯光柔和,一切如常。
但那股味道,却更加清新了。
他循着味道找过去,最后停在了客厅那套红木八仙桌前。
味道的源头,似乎就是这张桌子。
这张桌子是祖上传下来的,少说也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张伯言一直很爱惜。
他俯下身,仔细嗅了嗅桌面,没错,就是这里。
“奇怪,怎么会突然有这种味道?”他心里犯起了嘀咕。
更奇怪的事情,还在后头。
从那天起,这股奇异的香气就再也没散去过,只在他们一家人身边萦绕。
起初,老伴和儿子儿媳还说这味道挺好闻,清心安神。
可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不对劲了。
![]()
家里的绿植,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不管怎么浇水施肥都没用。
养在鱼缸里的几条金鱼,也翻了白肚,一条接一条地死去。
最邪门的是,家里的食物,特别是肉类,放不住了。
早上刚买回来的新鲜排骨,放进冰箱,晚上拿出来就散发着一股腐败的酸臭味,像是放了十天半个月一样。
家里人接连闹肚子,精神也一天比一天萎靡。
张伯言自己,更是夜夜被噩梦纠缠。
梦里,他总是看到一个模糊的黑影,就坐在他家那张八仙桌旁,一言不发地盯着他。
他想看清那黑影的脸,却怎么也看不清,只能感觉到一阵阵刺骨的寒意。
半个月下来,张伯言瘦了整整十斤,眼窝深陷,脸色蜡黄,像是大病了一场。
他一辈子信奉科学,可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却远远超出了科学能够解释的范畴。
02.
“爸,您就别硬撑了,我明天就带您去大医院做个全面检查。” 儿子张建华看着父亲憔悴的样子,满脸担忧。
张伯言摆了摆手,声音沙哑地说:“没用的,这不是病。”
他心里清楚,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这不是医院能解决的问题。
老伴在一旁唉声叹气,偷偷抹着眼泪。
“老张,要不……咱们找人来看看?”
老伴口中的“找人看看”,张伯言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他沉默了。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本能地排斥这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
可是,家里的情况一天比一天诡异,他不得不开始动摇。
最终,在老伴和儿子的坚持下,他们通过朋友介绍,请来了一位据说在城里很有名气的“大师”。
大师姓王,四十多岁,穿着一身唐装,留着山羊胡,手里盘着一串油光发亮的手串,派头十足。
王大师一进门,就煞有介事地四处打量,然后捏着胡子,高深莫测地说道:“府上阴气很重啊。”
他走到那张八仙桌前,伸出两根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又闭上眼睛念念有词。
片刻后,他猛地睁开眼,一脸凝重地说:“问题就出在这张桌子上!”
“这张桌子年代久了,里面寄宿了一个‘东西’,它在吸你们家的阳气和生机。”
张伯言一家人听得心惊肉跳。
王大师接着说:“不过别怕,有我在,保证给你们处理得干干净净。”
接下来,便是开坛、画符、念咒、烧纸……一套流程下来,折腾了小半天。
王大师满头大汗地收了法,长舒一口气。
“好了,已经没事了。那东西已经被我镇住,七七四十九天内,保证你们家宅平安。”
张建华恭恭敬敬地递上一个厚厚的红包,王大师推辞了一下,便不动声色地收下了。
送走王大师,一家人虽然半信半疑,但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然而,这份心安,只维持了不到三天。
第三天晚上,张伯言又从那个噩梦中惊醒。
梦里的黑影,比之前更加清晰了一些,那股彻骨的寒意,仿佛要将他的灵魂都冻结。
他猛地坐起来,惊恐地发现,那股奇异的木香味,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比之前更加浓烈了!
一家人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张建华气得大骂骗子,但钱也花了,人也找不到了,只能自认倒霉。
张伯言彻底陷入了绝望。
他甚至想过,干脆把那张老桌子给劈了烧掉。
可这毕竟是祖上传下来的念想,他又于心不忍。
就在这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他从未注意过的人,却意外地进入了他的视线。
03.
这个人,是负责打扫他们这片小区的老清洁工。
大家都叫他老陈,没人知道他的全名。
老陈大概六十岁上下,身材瘦小,皮肤黝黑,背有些微驼,总是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作服。
他每天天不亮就出现在小区里,拿着一把大扫帚,默默地清扫着每一个角落。
张伯言以前也见过他无数次,但从未放在心上。
在他眼里,这只是一个为了生计而奔波的普通劳动者。
![]()
那天早上,张伯言一夜没睡,天蒙蒙亮就出了门,想在小区里走走,透透气。
清晨的空气微凉,他裹紧了外套,精神恍惚地在小道上踱步。
走着走着,他看到了正在扫地的老陈。
老陈的动作很慢,但极有节奏。
扫帚起落之间,悄无声息,地上的落叶和尘土,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乖乖地聚拢成一堆。
他每扫一下,仿佛整个世界的喧嚣都随之沉静了一分。
张伯言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静静地看着。
看着看着,他忽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老陈的扫帚,每一次挥动,扫过的地面,都会留下一点点极其微弱的、肉眼几乎看不见的淡金色光华。
那光华一闪即逝,仿佛晨曦的露珠折射出的光芒。
张伯言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他揉了揉眼睛,再次定睛看去。
没错,确实有光!
虽然微弱,但真真切切地存在着!
一个清洁工,扫地能扫出金光?
张伯言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他呆立在原地,一直看到老陈将整条小道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推着垃圾车,默默地走向下一个区域。
从始至终,老陈的表情都无比平静,仿佛这世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一种强烈的直觉,在张伯言心中升起。
这个人,绝对不简单!
04.
从那天起,张伯言开始有意无意地观察老陈。
他发现,老陈的生活极其规律。
每天凌晨四点半开始工作,上午十点结束。
工作的时候,他从不与人闲聊,只是专注地扫着自己的地,仿佛那不是一份苦差,而是一种修行。
![]()
中午,他就坐在花坛边上,从一个布袋里拿出两个干硬的馒头,就着一壶白开水,吃得津津有味。
下午,他会坐在小区的石凳上,闭目养神,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风吹不动,雨打不摇。
张伯言尝试着去接近他。
他给老陈递过烟,老陈摆摆手,说不会。
他给老陈送过热水,老陈会点点头,道一声谢,但不多说一句话。
他甚至旁敲侧击地问起一些神神叨叨的事情,老陈也只是笑笑,不接话。
张伯言感觉自己像是在对着一堵棉花墙,有力使不出。
这天下午,天气突变,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
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
小区里的行人都急匆匆地往家跑。
张伯言也正准备回家,却看到老陈依然雷打不动地坐在那石凳上,任由风吹雨打,仿佛毫无知觉。
张伯言心里一动,撑开伞,快步走了过去,将伞举在老陈的头顶。
雨水顺着伞沿流下,形成一道水幕。
老陈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
清澈、深邃,仿佛饱含了星辰宇宙,古井无波,却又洞悉一切。
被这双眼睛一看,张伯言感觉自己心里那些焦躁、恐惧和不安,瞬间被抚平了。
“老先生,雨大,您怎么不躲躲?”张伯言轻声问道。
老陈的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没有回答张伯言的问题,而是抬头看了一眼张伯言家的方向,缓缓开口道:
“你家那张桌子,是块阴沉木吧?”
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张伯言的脑海中炸响!
他瞬间愣住了,手里的雨伞都差点没拿稳。
阴沉木,又叫乌木,是古时树木被埋入地下,在特定的环境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炭化形成的一种木材。
他家那张桌子,确实是祖上传下来的阴沉木所制!
这件事,除了他们自家人,外人根本不可能知道!
他……他怎么会知道?
张伯言张大了嘴,震惊地看着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清洁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老陈却像是说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他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不存在的灰尘,淡淡地说道:
“阴沉木聚阴,本是常事。但你家那块,被人动了手脚,里面养了一道怨念。”
“那股香味,是它成熟的标志。香气越浓,说明它吸的生机越多。”
“再过些时日,香气由浓转淡,便是它要‘结果’的时候。”
“到那时,你家里的人,怕是一个都活不了。”
老陈的声音很平淡,没有一丝波澜,但听在张伯言的耳朵里,却比那滚滚的雷声,还要让他心胆俱裂!
05.
恐惧,前所未有的恐惧,像一只冰冷的手,紧紧攥住了张伯言的心脏。
他嘴唇哆嗦着,看着眼前这个瘦小的老人,双腿一软,差点就要跪下去。
“大……大师!求求您,救救我们一家!”
![]()
老陈伸出手,轻轻扶住了他。
他的手掌干瘦而温暖,带着一股奇异的力量,让张伯言瞬间镇定了下来。
“我不是什么大师,只是个扫地的。”
老陈的语气依旧平淡,他转过身,看着瓢泼的大雨,悠悠地说:
“万事万物,皆有因果。你家这桩事,源头不在那张桌子,而在你家祖上的一段恩怨。”
“解铃还须系铃人,外人强行插手,只会让因果纠缠更深。”
张伯言听得云里雾里,但他抓住了一点,急切地问道:“那……那到底该怎么办?求大师指条明路!”
老陈沉默了片刻。
雨更大了,天地间一片白茫茫,仿佛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许久,老陈才转过头,那双深邃的眼睛,静静地看着张伯言。
“你也是个读书人,应该明白,这世间的修行法门,千千万万。有人在深山古刹里参禅打坐,有人在道观庙宇里诵经炼丹。”
“可你知道,为何到了现在这个年代,真正有道行的人,反而都销声匿迹,藏在了这滚滚红尘之中吗?”
张伯言愣住了。
这个问题,他从未想过。
是啊,为什么?
如果真有神仙高人,为何不去那清净无为的洞天福地,反而要在这喧嚣扰攘的凡尘俗世里,做一个毫不起眼的清洁工呢?
他看着老陈,就像一个最虔诚的学生,在等待老师的开示。
“我……我愚钝,还请大师解惑。”
老陈看着他,又抬头看了看这被钢筋水泥包裹的天空,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
他轻轻叹了口气,仿佛在叹息这变幻的世道,又仿佛在感慨这无常的众生。
张伯言屏住呼吸,他知道,对方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能会颠覆他一生的认知。
他急切地追问:“请大师开示,这真正的修行,到底逃不过什么?”
老陈收回目光,看着他,那平静的眼神里,终于有了一丝波澜。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张伯言的耳中。
“也罢,你既然与我有缘,告诉你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