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五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较大的发展,但不同省份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湖北作为中西部地区985大学数量最多,双高计划建设高职数量最多的省份,高等教育基础雄厚,但这几年来,湖南的高等教育发展还在迅猛发展。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在这五年里,湖南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如何。
![]()
根据2025年教育部最新发布的高校名单,湖南现有各类全日制高校147所,相较于2019年,数量上新增了22所,五年来,增长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完成了对中部兄弟省份湖北的数量超越。当前,湖南共有公办普通本科院校32所,公办职业本科院校1所,民办职业本科院校1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10所,尚未完成转设的独立学院10所,公办高职高专72所,民办高职21所。我们就来具体盘点一下湖南高校在五年里都具体有哪些变化。
1.1所民办高职升格为民办职业本科院校,湖南软件职业学院升格更名为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2.1所公办高职升格为公办职业本科院校,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升格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
3.4所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院校,湖南工商大学北津学院转设更名为湘潭理工学院;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转设更名为张家界学院;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转设更名为常德学院;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转设更名为岳阳学院;
4.1所独立学院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转设更名为长沙工业学院;
5.新设1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新设长沙科技学院;
6.新设21所高职高专院校,其中公办高职高专8所,分别包括:永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娄底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怀化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虽然一直在名单上,但事实上在2006年已经停止招生,直至2020年才获批重新设置,不算新增院校;
民办高职13所,分别包括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岳阳现代服务职业学院、郴州思科职业学院、衡阳科技职业学院、湘潭科技职业学院、长沙医药健康职业学院、长沙科技职业学院、株洲科技职业学院、衡阳理工职业学院、郴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岳阳科技职业学院、邵阳通航职业技术学院。
![]()
![]()
湖南省高校数量在近五年的快速增长,确实是区域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驱动,而是一系列政策、经济和社会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产业升级驱动人才需求,新设高校的专业高度聚焦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健康养老等湖南重点发展产业。强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优化教育结构,补齐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短板,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资源优化布局,引导新设高校向非省会城市分布,促进高教资源均衡化。新增高校中以民办性质为主,有利于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扩大教育资源供给。
![]()
湖南的高教发展策略显现出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的清晰路径。在全力建设“双一流”高校、培养顶尖研究型人才的同时,将大量资源投向职业教育领域,旨在打造一个与区域经济适配度更高的“金字塔形”人才结构。这种做法的本质是错位发展,让不同类型的高校各司其职,避免同质化竞争。
虽然当前高考人数仍处于平台期,但未来生源下降的挑战是可以预见的。通过提前布局一批特色鲜明、就业导向明确的高校,有助于在未来的生源竞争中凭借专业特色和就业质量吸引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
总的来说,湖南高校数量的快速增长,是其主动适应经济转型、积极调整教育供给的集中体现。这是一场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以职业教育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活力的综合性改革。其最终成效,将取决于这些新建和转设的高校能否真正培养出社会认可、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