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两年的时间,周口港小集作业区从一个沙颍河畔的小村庄加速变身,成为全省排名第一的智慧大港口。
![]()
从高空俯瞰看周口港小集作业区一期工程,宛如一幅铺展在大地上的巨型工笔画。2000多亩的作业区,24万平方米的堆场,河南省首个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正在加速成型。一期港池已建成并完成蓄水。施工单位近期将开展港池清淤作业,以满足通航要求,为如期开港做好准备。
![]()
周口港小集作业区是中原腹地第一个按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定位的高标准港口项目,共规划建设22个2000吨级泊位和支持保障区,年综合通过能力达176万标箱。其中一期建设13个泊位,设计年吞吐量107万标箱。建成投用后,周口港将成为立足国内、服务西北、面向世界的专业化集装箱水陆联运枢纽,切实承担起“豫货出海”的战略使命。
自2024年4月3日开工建设以来,广大建设者为实现今年年底通港运营的目标,中交二航局周口港项目部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加班加点抢进度。随着项目的紧张推进,原来的麦田上盖起了指挥中心,老河堤上建起了新码头,村子搬迁后成了集装箱堆场,小集村渐行渐远,小集作业区越来越清晰。
周口港小集作业区依沙颍河而建,除了通航,河道还承担着行洪的职能。针对沙颍河河道不是很宽的现状,中交二航局周口港项目总工程师刘炎表示,他们通过把建造传统码头的下横梁结构优化成了桩帽式结构,较少横截面,增大过水面积,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
作为内河航运第四代港口,码头上还采用了智能操作和设备控制系统,通过远程控制就能实现港口装卸作业。岸桥与轨道吊是国内内河港口中首批全自动化港机设备。自动化岸桥采用全管结构体系,圆管与单梁设计大幅减轻了设备自重、降低风阻,不仅抗风性能更强,还能完美适配沙颍河3.5米的水位落差与桥梁限高,实现100%航道通达。自动化系统的引入,预计可提升岸桥作业效率30%。
上海振华重工内河业务事业部周口港港机设备现场负责人李磊说:“随着一期港池蓄水,待满足远程调试条件后,我们将进行荷载调试运营。”
目前,周口港小集作业区已完成3台岸桥和6台自动化轨道吊的安装,通电调试正在进行。港池开挖与土方回填进度过半,码头平台后平台横梁安装、空心板架设接近尾声,堆场、指挥中心建设等正在加速推进。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赵俊伟 通讯员 王栋良
编辑/魏鑫 审核/谢明 监制/武文科 总监制/程战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