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一种看似寻常却暗藏危险的“不明物体”悄然出现在街头巷尾,不少人争相捡拾。
![]()
![]()
银杏果,俗称白果,因其外表晶莹剔透而得名。
在传统观念中,白果是药食同源的宝贝,每年秋天都有不少人捡来吃。
但近年因误食白果引发中毒的案例也屡见不鲜,那么,这枚小小的金黄果实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安全隐患?
![]()
去年10月,河南王先生在外出游玩时发现不少人在街边捡银杏果,一问才知道这东西营养价值高,还卖得不便宜,甚至可以降血压。
当下他也加入了捡果大队,更是直接生吃了20个银杏果!
![]()
然而没过多久,王先生就开始恶心、呕吐,开始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没当回事。可随着时间的发展,症状越来越严重,这才让他察觉情况不对去了医院。
医生对此表示,这是典型的银杏果中毒症状,好在来得及时,不算太严重,捡回一条命。
![]()
更令人揪心的,是杭州的刘阿姨。
刘阿姨不知道从哪里听的“银杏果可以降血脂”,捡了一大袋,一次性就吃了快一斤。
当天晚上就出现了严重的恶心呕吐、剧烈抽搐等症状,被家人紧急送医后直接转入ICU,经过2次的血液灌流治疗后,情况才恢复稳定。
![]()
不仅如此,就连触碰银杏果也可能带来麻烦。
24年1月,李大爷图便宜就捡了一些银杏果回家清洗食用,清洗时没戴手套,结果双手很快出现红肿、脱皮,继而发展成溃烂,经检查发现是因为银杏果过敏所致。
真别瞎捡了!
![]()
直至今日,因银杏果而酿成的悲剧还时有发生。
那么,为什么有人吃了银杏果会中毒洗胃,有的人接触后会皮肤溃烂?
![]()
银杏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已有上亿年历史。
但它的营养价值并没有吹嘘的那么神奇,其内里主要就是淀粉、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一些抗氧化成分。
![]()
比起靠吃银杏果补充营养,显然它的安全问题更要引起重视。
银杏果的毒性不是由单一一种毒素引起的,而是多种有毒成分“协同作战”的结果。
氰化物,是银杏果中毒的“元凶”之一,该物质会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一旦中毒会出现呕吐、恶心、头疼、抽搐等急性症状,严重者会昏迷抽搐,甚至因呼吸困难丢命。
除了氰化物外,银杏果内还有银杏酸、类似生物碱的毒物,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都有极大的伤害。
![]()
另外,银杏果的种皮和果肉存在致敏物质,剥壳时若汁液沾到手上,很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手部会发红发痒,严重时还会起水疱、刺痛难忍。
而且不单是果子有毒,银杏的叶、皮均有毒,也不可随意食用!
![]()
至于民间广为流传的“银杏果可降压降脂”的说法,更不可信了。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实这一说法,高血压、高血脂是需要长期管理和控制的慢性病,食用银杏果并不能起到治疗疾病或是让症状消失的效果。
![]()
![]()
看到这里,不少人会疑惑:既然银杏果有毒,可外面也有不少餐厅在用白果做菜,这里的白果为何就没事呢?
其实,通过科学的处理方法,如清洗、去壳、去胚和高温烹煮,是可以大大降低银杏果毒性的。
因此,在食用银杏果时,务必牢记以下几点:
1、银杏果是绝对不可生食的,但其毒性成分易溶于水,通过充分加热即可被破坏。
2、银杏果的绿色胚芽部分毒性最高,食用时要去掉种皮、衣膜和胚芽。
![]()
3、“浮头白果”不建议食用,也就是放在水中会浮起来的银杏果,这种属于发育不良的银杏种子,不仅营养价值低,还可能有有害成分。
![]()
4、即使是处理得当的银杏果,也要注意控制量,5~10g即可,每日不超过15g。儿童、老人及代谢能力较差的人群更要减少摄入量,孕妇和婴幼儿则完全不建议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吃银杏果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渠道,不要乱捡路边掉下来的,这种银杏果没通过可食用标准检测,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
现在,正是银杏果成熟的季节,甚至很多人已经捡了不少银杏果回家了!
为了家人的健康,请把这篇文章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让更多长辈了解银杏果的危害~
参考资料:
[1] 《这种北方常见的果子很多人爱吃,还能治疗糖尿病?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样!》.科学辟谣.2024-11-06
[2] 《路边这种小果子,别捡!别吃!》.光明日报.2025-10-13
[3] 《别捡!这种野果最近街头大量出现,有人吃完当晚进ICU》.科普中国.2022-11-2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