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月你跑了多少单?”
深夜,某全国性康复治疗师群弹出这样一条消息。
原本严肃的学术交流群,瞬间变成了外卖跑单经验分享区。几位治疗师纷纷晒出自己下班后的“战绩”——本月成功配送外卖56单、48单...
![]()
这不是段子,而是许多医务人员当下的真实生活。
医疗寒冬持续,不少医护人员在各大平台发声,有绩效停发的,有医护罢工的,还有医院倒闭的。
![]()
工资单上的“验证码”
在某知名分享平台上,不少康复科从业者晒出自己的月收入,数字低得令人惊讶。
一位工作三年的治疗师展示了他的到账工资:3500元。“我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行业干了这么多年,收入还能这么低。”他在帖子中写道。
![]()
面对这样的收入水平,治疗师们不得不各寻出路。除了送外卖,还有治疗师选择下班后摆摊做按摩。
之前标价19.9元/次的按摩服务,在同行竞争下已经卷到了9.9元/次。
![]()
“比科室的诊疗费还便宜,这不浪费人力吗?”不少治疗师吐槽道。
是无奈还是不愿努力?
不仅是治疗师,事实上大多数医院的医务人员处境都不太乐观。据丁香园论坛上有医生透露,科室里近一半的人都去送外卖了……
这些现象在网络上也引发了不同声音。
有网友直言:“还有时间送外卖,说明工作很轻松或者不务正业!难道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如果全科上下都懒,谁也救不了。”
更引发争议的是,一位网友转述了当地卫健委主任的观点:“年轻人不要那么看重钱,要多奉献。”这句话在医务人员的圈内迅速传播,引发了强烈反响。
![]()
康复治疗的世界参差
就在大多数治疗师为生计发愁时,一位来自浙江的治疗师晒出了自己的待遇:某镇卫生院康复专业编制,绩效工资五千到八千元之间,这还不包括基本工资和五险二金。
他每天接待8-10个病人,大部分是颈肩腰腿痛患者。
![]()
粗略算下来这位浙江省某乡镇卫生院康复治疗师在好的时候能够月入过万!
这条分享瞬间引爆评论区,许多同行表示难以置信:“从来没见过拿这么多的,除非科室主任人真的很好很公平。”
也有江浙沪地区的治疗师证实了这一情况:“我们这边确实差不多,江浙沪对康复接受度高,也愿意买单。”
这鲜明的对比印证了那句话: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即便是同一行业,在不同地区的待遇也可谓天差地别。
新出路正在酝酿中
面对低收入困境,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医务人员平时的工作已经非常辛苦,下班后再从事需要耗费精力的副业,无疑是对身心的双重挑战。
当医务人员们不得不靠送外卖、摆地摊来维持生计时,他们还有多少精力可以投入到专业技能的提升中?
副业总归不是长久之际,但一些新的可能性正在浮现。
今年7月,京东健康开始在北京招募康复治疗师,开辟上门康复服务版块。
同时,上海卫健委印发的《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工作规范》通知也明确列出了九大类51项家庭病床服务,其中上门康复也可以用医保报销。
![]()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疗模式转变,上门康复服务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些变化为治疗师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政策也在逐渐为这个行业松绑。
或许不久的将来,康复治疗师们会迎来越来越多的发展机会。
但在这个过渡期,他们还需要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而不是一句轻飘飘的“不要太看重钱”。
· 欢迎点赞、在看、分享到朋友圈 ·
来源:小红书、康知了
编辑丨云自闲
本文系“康知了”综合整理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本文部分内容为广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