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石嘴山寒意渐浓,而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地下,一条新生的“动脉”正悄然搏动。目前,全长16.5公里的地下中水管道已全面铺设完毕,加压泵站稳步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完工,明年正式运行后,将为园区上百家企业注入新的生机。
![]()
项目施工现场鸟瞰图。
过去,石嘴山高新区不少企业用水难问题突出。“我们就像‘靠天吃饭’,只不过依赖的是地下水。”该园区一家新材料企业负责人坦言。企业生产长期依靠自备井抽取地下水,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制约了发展,又威胁着生态平衡。
今年5月,石嘴山国家级高新区第一中水厂扩容提标(高新区配套管网)项目启动,该项目通过对污水深度净化实现“变废为宝”,将再生水通过地下管道和加压泵站输送到企业,打造“第二水源”。“我们的使命,就是为企业‘解渴’,为生态减负。”项目负责人孙磊说。
项目建设之初,石嘴山高新区精准研判,发现中水管道铺设路线与另一项市政工程的路线高度重合。为避免重复开挖和资源浪费,园区统筹协调,推动两项目同步施工,大幅节省了资金,也跑出了建设“加速度”。
![]()
加压泵站正在进行地基施工。
然而,真正的考验却潜藏在地下。全长16.5公里的中水管道需穿越世纪大道、110国道等多条城市主干道与绿化带,如何做到既不影响施工效率,又能最大限度保护城市生态?答案就是水平定向钻(非开挖)技术——在施工路段两头开挖工作坑,让钻头在地下穿行、拖拽管道,如“微创手术”一样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负责人孙磊说,面对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团队手持探测仪与管网图,一寸寸勘探、一次次校准,反复优化钻孔轨迹。施工中每推进10米便用激光精准校对角度,确保钻头如“穿针引线”般精准避开每一处障碍,最终实现了项目提前完工和生态保护双赢。
据悉,加压泵站明年试运行后,每日最高能将1万立方米再生水输送到企业生产线。这不仅能降低企业成本、支撑扩产升级,更能缓解贺兰山地下水超采压力,为石嘴山高新区吸引优质环保项目、筑牢绿色发展根基提供支撑,为城市积聚起经济向好、向绿而行的新动能。(记者 袁佳 王宵 见习记者 杨梅)
来源:石嘴山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