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丈夫高智商杀妻,用一块冰让妻子幸福死去,法医:手段太高明

分享至

深夜的市法医中心解剖室,灯火通明,冷气开得比平时更足。

老张摘下口罩,满脸困惑地摇了摇头,将一份初步报告递给了身边的周正。

“老周,我干了三十年,没见过这么‘干净’的案子。”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法解释的疲惫和挫败。

“死者就像是睡着了,所有生命体征都是在同一瞬间自然停止的。”

“如果这不是一场意外……”

老张顿了顿,似乎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词。

“那凶手的手段,简直是艺术。”

这一切,都得从三天前那个看起来再也普通不过的清晨说起。

01

安海市的初秋,空气里还带着夏末的燥热。

周正把车停在“瀚海天辰”小区的地下车库时,已经是上午九点。

“瀚海天辰,安海市最高档的楼盘之一,一平米顶我半年工资。”

年轻的搭档张亮一边解开安全带,一边咋舌。

周正没说话,只是揉了揉因宿醉而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昨晚儿子学校的老师又打电话来告状,说他上课跟同学打架,老婆在电话里哭,他在外面陪客户喝酒,一地鸡毛。

受害者的家在17栋B座2101。

电梯间光洁如新,弥漫着淡淡的香薰味。

开门的是房主,也是报案人,曹斌。



他看上去二十九岁的样子,穿着一身质地很好的灰色居家服,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这是一个英俊且极为体面的男人。

他的脸上带着清晰可见的悲伤,但眼神却异常冷静,逻辑清晰地将周正和张亮引了进去。

“警察同志,辛苦了。”

他的声音很稳,没有一丝颤抖。

这是一套装修极简却处处透着昂贵的房子,大平层,视野开阔,几乎一尘不染。

周正的目光扫过客厅,一切都摆放得井然有序,就像家居杂志里的样板间。

“我妻子……米莱,就在卧室里。”

曹斌的声音低了下去,他指了指主卧的方向,眼圈瞬间就红了。

“早上八点,我做好早餐叫她起床,一直没有回应。”

“我进去的时候,她就躺在床上,身体……已经凉了。”

他说这话时,双手紧紧地攥成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主卧的床上,一个年轻女人安静地躺着,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丝被。

她长得很漂亮,即使毫无生机,也能看出曾经的明媚动人。

她的表情很安详,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就像做了一个甜美的梦。

现场勘查的同事已经工作了一阵,他们小心翼翼地掀开被子,对尸体进行初步检查。

没有挣扎的痕迹,没有外伤,没有呕吐物,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

周正走到曹斌身边,递过去一支烟,被他摆手拒绝了。

“曹先生,节哀。”

周正公式化地安慰了一句,然后开始询问,“昨晚,您太太有什么异常吗?”

“没有。”

曹斌摇摇头,陷入了回忆。

“她最近在做一个家居改造的视频系列,有点累,睡得比较早。”

“大概十点钟,她就睡下了,我还给她倒了一杯温水放在床头。”

“她有心脏病或者其他突发性疾病的病史吗?”

张亮在一旁拿着本子记录。

“没有,莱莱的身体一直很好,我们每年都做体检,所有指标都非常健康。”

曹斌的称呼很亲昵,莱莱。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是深不见底的痛苦。

“周警官,请你们一定要查清楚,她到底是怎么了。”

周正看着他,这个男人表现得无懈可击。

悲伤,但没有崩溃;痛苦,但保持着理智。

对于一个刚刚失去挚爱的丈夫来说,他冷静得有些过分了。

也许,这就是一个高智商工程师该有的样子。

周正心里想着,但多年的刑侦直觉,却让他闻到了一丝极不寻常的味道。

02

接下来的两天,调查工作按部就班地展开。

周正和张亮首先走访了瀚海天辰小区的邻居。

住在2102的,是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姓林。

“曹斌和米莱?”

林教授一听到这两个名字,立刻露出了惋惜的神情。

“多好的一对孩子啊,怎么就……”

“您跟他们熟吗?”

“不算特别熟,但在电梯里经常碰到。”

林教授回忆道,“那个叫米莱的女孩子,总是笑眯眯的,特别有礼貌,每次见都主动打招呼。”

“曹斌就稳重一些,话不多,但你看得出来,他特别疼他爱人。”

“怎么看出来的?”

周正追问。

“细节啊。”



林教授说,“米莱手里从来不提重东西,大包小包永远是曹斌拿着。下雨天,伞永远是朝着米莱那边歪的。有时候米莱在小区里拍她那些视频,曹斌就在不远处看着,那眼神,啧啧,我们这些老头子都羡慕。”

物业的保安也证实了这一点。

“曹先生和曹太太是我们小区的模范夫妻,从来没听他们红过脸,进进出出都是手牵着手。”

“也没见过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人来找他们。”

似乎所有人都认定,这是一对完美的伴侣,他们的生活就像一个无菌的玻璃罩,隔绝了外界一切的风雨和尘埃。

随后,周正见了米莱的父母。

两位老人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十岁,米莱的母亲一看到周正,眼泪就控制不住地往下掉。

“我女儿命苦啊!警官,她才28岁啊!”

老太太哭得喘不上气。

“阿姨,您节哀。我们想了解一下米莱和曹斌的夫妻关系怎么样?”

“好,那还能不好吗?”

米莱的父亲,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开口了,声音沙哑。

“斌子这个孩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

“他是我们单位大总工的儿子,从小就是学霸,脑子特别聪明。”

“他和我家莱莱是高中同学,从那时候就喜欢我们莱莱,追了好多年。”

“结婚这几年,他对我们莱莱,那真是没话说。我们莱莱什么家务都不用做,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斌子在后面支持着。莱莱喜欢当什么家居博主,那些设备、材料,都是斌子给她买的,熬夜帮她剪片子。”

米莱的母亲补充道:“上个月莱莱过生日,斌子瞞着我们所有人,在市中心包下了一块大屏幕,放了一整天莱莱的照片,跟求婚一样。我女儿回来跟我说,妈,我这辈子嫁给曹斌,真是太幸福了。”

幸福。

周正反复咀嚼着这个词。

一个感到无比幸福的女人,在一个普通的夜晚,悄无声息地死在了自己的床上。

这本身就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

张亮那边,对夫妻二人的财务状况和通讯记录也做了初步排查。

结果同样是“完美”。

他们没有一分钱外债,反而有不少存款和理财。

曹斌作为精密仪器工程师,收入极高。

米莱作为小有名气的家居博主,收入也不菲。

他们的通话记录干净得像一张白纸,除了工作伙伴和家人,几乎没有私人来往。

曹斌没有暧昧短信,米莱也没有可疑电话。

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米莱的死,纯属意外。

03

第一次尸检报告出来了。

周正一字一句地看着结论,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死者心血管、脑部、呼吸系统等关键器官均未发现致命性病变。血液、胃容物中未检测出常见毒物、药物成分。体表无任何伤痕,无暴力侵犯迹象……”

报告的最后,法医老张用一种不确定的口吻写道:“综合现有检测结果,暂定为‘心源性猝死’,但具体诱因不明,建议进行更深度的病理学和毒理学分析。”

“诱因不明?”

张亮看着报告,也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每年体检都健康的人,怎么会突然就心源性猝死了?”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周正将报告拍在桌上,“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就没了。”

他拿起电话,直接拨给了曹斌。

“曹先生,有一件事需要跟你核实一下。米莱小姐生前,有没有服用过什么特殊的保健品,或者接受过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治疗?”

电话那头的曹斌沉默了几秒钟,然后用一种非常疲惫但依旧清晰的语气回答。

“没有,周警官。莱莱很注重养生,但她只相信食补,从不吃任何保健品。至于治疗,更没有了,她连感冒都很少得。”

“好的,打扰了。”

周正挂了电话,心中的疑云却越来越重。

这个曹斌,太完美了。

他提供的所有信息,都与警方的调查结果严丝合缝。

他表现出的悲伤和对妻子的爱意,连米莱的父母都深信不疑。

可周正总觉得,这完美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一层冰冷的、看不见的东西。

“头儿,会不会是我们想多了?”

张亮有些动摇,“也许……就真是一场不幸的意外呢?”

“意外?”

周正冷笑一声,“张亮,我干了二十年刑警,见过各种各样的意外。但从来没有哪一场意外,会把自己收拾得这么干净。”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继续查!”

周正的语气不容置疑,“把他们夫妻俩从出生到现在的全部资料都给我调出来!我不信一个人的人生会是一张白纸!”

调查陷入了僵局。

而曹斌,却像个没事人一样,开始为米莱准备后事。

他亲自挑选了墓地,是米莱生前最喜欢去的一片郊野公园附近。

他为米莱选了一张笑得最灿烂的遗照。

他还开始整理米莱的遗物,将她所有的视频作品、插画手稿都仔细地分类归档,说要为她办一个纪念展。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像是一封写给亡妻的深情情书。

他越是这样,周正心里的那根刺就扎得越深。

04

转机,出现在一次看似毫无意义的排查中。

张亮在整理米莱的网络浏览记录时,发现了一个被加密的文件夹。

这引起了他的警觉。

在技侦同事的帮助下,文件夹被打开了。

里面不是什么出轨的证据,也不是什么秘密的账户,而是一个私密的医疗咨询论坛的对话记录。

时间跨度长达一年。

米莱一直在论坛上,用一个匿名的身份,咨询一种极其罕见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

这种病的初期症状很不明显,可能只是偶尔的头晕和手脚发麻。

但随着病程发展,会逐渐影响运动功能,最终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跳骤停。

而且,这种病,目前的医学手段很难在常规体检和尸检中发现。

“头儿!你看!”

张亮兴奋地把笔记本电脑推到周正面前,“米莱很可能知道自己有这个病!她是病发去世的!”

这个发现,似乎能解释一切了。

一个知道自己身患绝症、时日无多的女人,为了不让家人担心,选择了隐瞒。

她的丈夫,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

如果知道,那么他这段时间的“完美”表现,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他在用自己的方式,送妻子最后一程。

如果不知道,那他只是一个被蒙在鼓里的、可怜的受害者。

无论是哪一种,似乎都将这起案件,从“刑事”的范畴,推回了“意外”的轨道。

周正立刻带上张亮,再次找到了曹斌。

这一次,见面的地点是在曹斌的公司,一家位于高新区的生物科技研究所。

曹斌穿着白色的研究服,气质更显清冷。

当周正将打印出来的论坛记录放在他面前时,曹斌的身体有了一瞬间的僵硬。

他扶了扶眼镜,拿起了那几张纸。

他看得非常慢,非常仔细。

周正紧紧地盯着他的脸,不放过任何一丝微表情。

终于,曹斌看完了。

他将纸张轻轻地放在桌上,抬起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也充满了周正所以为的“真相大白后的震惊与痛苦”。

“她……她竟然……”

曹斌的声音嘶哑,充满了不敢相信。

“她从来没有跟我提过一个字。”

他摘下眼镜,用力地揉着眉心,肩膀微微地颤抖起来。

“她为什么不告诉我……为什么……”

这是一个丈夫在得知妻子隐瞒了绝症后的正常反应。

痛苦,自责,心疼。

一切都合情合理。

连周正,都几乎要相信了。

他甚至开始为自己之前的怀疑,感到一丝愧疚。

也许,他真的想多了。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爱情和可怜的意外。

05

案件的调查方向,因为这个“绝症”的发现,彻底扭转了。

队里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准备将案件以“因病猝死”定性,然后归档。

只有周正,心里那块石头还是悬着。

他同意了这个结论,但在结案报告上签字的时候,他犹豫了。

“把现场所有物证的照片,再给我调出来看一遍。”

他对张亮说。

张亮虽然不解,但还是照做了。

整整一个下午,周正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张一张地翻看着几百张现场照片。

从客厅的沙发,到厨房的灶台,再到卧室的每一个角落。

照片很多,很杂,也很无聊。

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一张拍摄卧室床头柜的特写照片,让他停住了。

照片上,是一个设计简约的玻璃水杯,旁边是一个正在工作的加湿器。

这是曹斌说过,他为米莱倒的那杯温水。

杯子里的水已经没有了,杯底留下了一圈淡淡的水渍。

很正常。

周正的目光本来已经要移开了,但他忽然觉得,那圈水渍的形态,有些奇怪。

它不像普通水渍那样均匀散开,边缘处,似乎有一些极其细微的、像是结晶一样的痕迹。

他想起了第一次勘查现场时,空气中飘过的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医院消毒水的淡薄气味。

当时现场人多,气味很杂,他以为是自己的错觉,或者就是房间主人用的某种清洁剂的味道。

现在想来,那味道和曹斌这个精密仪器工程师的身份,以及他书房里那些深奥的化学书籍……

一个疯狂的,甚至有些荒谬的念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周正脑中的迷雾。

他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他立刻抓起桌上的电话,直接拨给了法医中心的老张。



“老张!别睡了!马上对死者肺部组织切片做一次深度元素分析!”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形。

电话那头,老张被他没头没尾的话搞得一头雾水:“老周你疯了?常规毒理学检测都做烂了,什么都没有!你还想查什么?”

“别问那么多!”

周正吼道,“重点检测……检测所有惰性气体的残留!尤其是氩气!”

“氩气?那玩意儿无色无味无毒,怎么可能……”

周正没有解释,他挂断电话,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上那张水杯的照片,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嘴里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不是人,是魔鬼。”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