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隐藏厨神”系列报道③
书香氤氲一碗粉
——谢家百味粉馆的二十年
全媒体记者 廖艳霞
当书香与米粉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湘潭,谢家百味粉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里不仅提供地道米粉,员工还会每天读书打卡,让精神滋养与食物香气交融共生。
“我卖的不只是米粉,更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感受。”店主谢典均从2006年至今,始终秉持这一理念。她带领员工读书,优化环境,坚持使用手工粉和大块肉条,让一碗米粉成为传递温暖的载体。
![]()
谢典均正在为顾客下米粉。(记者 陈旭东 摄)
一份初心
困境中开出“百味”花
谢典均的创业之路始于未圆的大学梦。因父亲离世、家境所限,她与大学失之交臂,这份遗憾成为她闯荡世界的动力。
1998年,她从湘潭电缆厂停薪留职,南下发展。2003年回湘潭后,她敏锐察觉到咖啡市场的商机,向朋友借款6万元在建设南路开设咖啡屋。首年生意红火,但随后因同行竞争加剧,经营陷入困境。
在她最低谷时,房东的“不要考虑房租,只管全力以赴”给了她莫大鼓舞。同时,她参加了市妇联举办的首届女性创业培训班,决定转型。凭借丈夫的厨艺和婆家在长沙经营餐饮的经验,她多次赴长沙实地学习,最终决定传承婆家手艺开米粉店。2006年9月28日,咖啡屋改造而成的“谢家百味粉馆”正式开业,“百年传统工艺,新鲜可口美味”的初心从此落地生根。
一方小店
温暖万家灯火
在湘潭街头,谢家百味粉馆以其干净整洁的环境、原汁原味的口感,打破了传统粉馆“两炉立店、灰尘飞扬”的刻板印象。
“粉要劲道,肉要实在,汤要鲜醇”是谢典均坚守的原则。米粉采用传统手工制作,粉皮厚实弹牙;肉条精选当日新鲜前腿肉,手工切制;汤底用筒子骨、老母鸡搭配秘料当天熬煮,米粉上桌时保证“油热、汤热、码子热”,她坚持让食客品尝米粉本身的香味。
这份匠心藏在无数温暖故事里:有女儿每周驱车40分钟带母亲来吃“最爱的那碗粉”;有爷爷奶奶带着孙子,笑说“儿子儿媳谈恋爱时就爱来这里”;还有曾一天三顿光顾的男孩。“食客喜欢,我就觉得有价值、有幸福感。”谢典均说,这碗米粉抚慰的不仅是胃,更是心灵。
一缕书香
传递美好与文化
“嗦粉配茶,读书打卡”是谢家百味粉馆的特色。店内常备绿茶,食客嗦粉后可坐下喝茶聊天;下午时分,熟客、周边商户常来这里品茶看书;二楼墙上,“谢家百味说”牌匾、湘潭总和码头文化图文展相映成趣,琅琅书声更是这里的“常客”。
每天,18名员工会在荔枝App上完成读书打卡,《京瓷哲学》《六项精进》等书籍是他们的“必修课”。谢典均常去胖东来等企业学习,并将读书融入管理。通过读书,员工改善了亲子关系,她的女儿也受熏陶考上了研究生。
这份书香更延伸为善意:成立爱心基金关怀员工,为流浪人员提供免费米粉,坚持“加量不加价”……谢典均说,创业路上得到过太多帮助,现在要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二十年过去,谢家百味粉馆已不仅是一家粉店。谢典均正朝着“幸福百年老店”的目标迈进,希望通过这碗米粉,传递湘潭饮食文化,温暖莲城的万家灯火。
寻味线索
谢家百味粉馆位于岳塘区建设南路海关路口,醒目的大红灯笼和“米粉经营标准化店”牌匾是其标志。店内,满盆油亮肉条和印着“湖南都爱这碗粉”字样的员工T恤格外醒目。每天6:30至次日凌晨2:00,沿着红灯笼,循着肉香,便能找到这份20年不变的老味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