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夜,一夜凉一夜。随着秋风夹杂着寒意,候鸟迁徙也拉开了大幕。在纬度相对较低的云南,人们正在迎接越冬候鸟,又一个热闹的冬天正在到来。
![]()
云南是重要的候鸟迁徙地区,每年有超过200种、数百万只候鸟飞到云南或途经云南到东南亚等地越冬,大批候鸟聚居在大大小小的栖息地中,成群的鸟儿或展翅飞翔,或栖息觅食,构成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
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让云岭大地充满生机。那么,候鸟都喜欢去云南哪些地方过冬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昆明·滇池
滇池作为国家三大重点保护湖泊之一,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鸟类到此栖息。
![]()
从1985年红嘴鸥首次光临昆明至今,这群白色精灵已经把昆明当成了第二故乡,每年不远万里飞越重洋来到昆明越冬。昆明市鸟类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昆明越冬红嘴鸥数量达到39700只,数量与前年持平。
![]()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红嘴鸥,至滇池越冬的水鸟还包括棕头鸥、凤头䴙䴘、白骨顶、赤膀鸭、绿头鸭、赤麻鸭等,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这些越冬候鸟也成为了滇池的“常客”。
大理剑川·剑湖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湿地上,湖面上升腾起层层薄雾,一群群候鸟在晨雾中翩翩起舞,宛如精灵,给剑湖湿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
剑湖湿地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为各种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到多种珍稀候鸟,除了有“凌波仙子”水雉、“鸟中大熊猫”黑鹳、“世界上最漂亮的水鸟”紫水鸡,剑湖湿地还是黑鸢、铜翅水雉、灰鹤、彩鹮等鸟类的理想家园。
![]()
大理剑川剑湖湿地位于中国西部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上,这里既是候鸟迁徙的集结点和停歇地,也是云贵高原上水鸟越冬的重要栖息地。秋冬季节的剑湖,天上飞鸟群起群落,湖面渔船星星点点,美如水墨画,成为观鸟时节最为壮观的风景。
昭通·大山包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3200米,这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珍稀物种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
![]()
近年来,大山包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为黑颈鹤和其他鸟类营造了更适宜的越冬栖息环境,大山包黑颈鹤越冬种群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大山包黑颈鹤数量从1990年的260只增加至2024年的2100多只。
![]()
除了黑颈鹤,大山包保护区内还有红嘴鸥、赤颈鸭、赤膀鸭、赤麻鸭、凤头潜鸭、红头潜鸭、普通秋沙鸭、凤头鸊鷉、青脚鹬、红脚鹬、林鹬、夜鹭、池鹭、大白鹭等候鸟,经过多年的努力和保护管理,这里已成为数万只候鸟的优质栖息乐园。
曲靖会泽·念湖
每年10月底开始,都会有大批候鸟来到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其中包括了黑颈鹤、灰鹤等180余种鸟类。
![]()
会泽念湖湿地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区,面积2260.75公顷,位于云南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中亚至印度候鸟迁飞通道上的重要越冬地和中途停歇地,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的固定越冬地之一,每年有超过2万只水禽在此越冬和停歇。
![]()
除黑颈鹤外,这里还可以看到灰鹤、中华秋沙鸭、黑鹳、金雕、白琵鹭、鸳鸯、斑头雁、赤麻鸭、大火烈鸟、大鸨等鸟类,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是念湖的最佳观鸟季。
红河石屏·异龙湖
异龙湖是国家湿地公园,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我国最南端的高原湖泊。异龙湖生境类型众多,有裸地、滩涂、浅滩、荷塘、芦苇荡、菖蒲丛等,优越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众多鸟类的越冬地和繁殖地。
![]()
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异龙湖湿地内共监测到野生鸟类173种,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9种;越冬候鸟有红嘴鸥、白额雁、灰雁等54种,占所有鸟类品种的31%,每年到异龙湖过冬的海鸥在4000只左右,异龙湖已成为鸟类的天堂。
![]()
灰头麦鸡属冬候鸟,属国家三有保护鸟类,涉禽类,它们一般于10月初迁徙至异龙湖,于次年2月回迁。在异龙湖周边,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可以看见灰头麦鸡、黑鹳、彩鹮、凤头潜鸭、红头潜鸭等珍稀鸟类。
迪庆香格里拉·纳帕海
纳帕海是最富有高原特色的风景区之一,一年四季景观迥异,各有芳华。秋冬来临,草原一片金黄,远山如黛,皑皑雪峰倒映于湖泊之中。这一季节,黑颈鹤、黄鸭、斑头雁云集于此,在草丛中、水面上嬉戏漫游,使广阔空灵的草原另具一番诗情画意。
![]()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优雅的黑颈鹤在湖边漫步,它们的身姿优雅,宛如仙子;可以看到成群的白鹭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它们的舞姿翩跹,仿佛在诉说着纳帕海的美丽传说;还可以看到雄壮的斑头雁在空中翱翔,它们的鸣叫声响彻云霄,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
近年来,纳帕海湿地生态持续向好,大批珍稀候鸟在此越冬,纳帕海也因此成为飞鸟的天堂。
丽江·拉市海
每年秋冬季节,丽江拉市海湿地公园景色秀美,越冬的候鸟如约而至,成群的灰雁、绿头鸭、白骨顶、野生鸬鹚等水鸟在湖岸浅滩游弋觅食、飞舞嬉戏,呈现出充满灵动与生机的高原湿地生态美景。
![]()
拉市海是国际九大候鸟迁徙路线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三大候鸟迁徙线西线的一个中转点,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候鸟途经拉市海,并选择在此越冬。到拉市海栖息的候鸟族群,大部分集中在湿地公园、打渔村、候鸟湾等地,可满足市民游客的游览需求。
![]()
近年来,拉市海保护区开展了一系列保护修复措施,如湖滨带湿地的修复,根据湖滨带的地形地貌,修建一些浅水区、小水沟、浅水塘,还在湖滨带补植一些适合候鸟食用的植物,为候鸟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为候鸟营造更为舒适的生态环境。
文山丘北·普者黑
在丘北县,有一片被誉为“人间秘境”的土地——普者黑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正以其独特的高原水乡风貌,成为越来越多候鸟迁徙途中眷恋停留的天然乐园。
![]()
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现有鸟类222种,其中有东方白鹳和金雕两种一级保护鸟类,二级保护鸟类24种,是滇东南重要的候鸟栖息地,每年吸引着苍鹭、大雁、绿头鸭、白骨顶、黑翅长脚鹬、灰头麦鸡、斑嘴鸭等十余个种类的上万只候鸟到此越冬。
![]()
近年来,丘北县致力于普者黑景区的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清淤拆堤、构建灌丛隔离带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让普者黑逐渐成为候鸟们理想的栖息地,每年吸引着大量珍稀鸟类迁徙至此。
保山隆阳·青华海
碧波荡漾,候鸟翔集……从空中俯瞰保山坝子,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锦绣如屏的青华海湿地。
![]()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秋末冬初,越来越多的候鸟迁徙至保山市隆阳区青华海湿地越冬。在湖面上,候鸟们或是临水梳洗,或是贴水低飞,叫声此起彼伏,各自忙碌,和谐共处。候鸟们翩跹而至来此安家,看中的正是湿地生态的不断改善。
![]()
保山地处中亚—印度和东亚—澳大利西亚两条国际候鸟迁徙路线的交叉重合区域内,是候鸟迁徙的重要路线,因此,保山青华海也成为了大量候鸟的越冬地,包括灰鹤、棕头鸥、翘鼻麻鸭、绿翅鸭、红头潜鸭、赤嘴潜鸭等常见候鸟。
玉溪江川·星云湖
秋末冬初时节,玉溪市江川区境内的星云湖迎来了首批候鸟“先头部队”,白骨顶鸡、红嘴鸥、夜鹭等候鸟陆续抵达星云湖畔越冬。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星云湖发现和有记录的候鸟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9种。
![]()
每年11月至来年3月间,都会有大量海鸥飞到星云湖越冬,白鹭、绿头鸭、黑水鸡、红嘴鸥等候鸟,每到迁徙时节也会来江川“打卡”,彩鹮、紫水鸡、水雉等比较罕见的物种也光临星云湖。
![]()
随着江川星云湖保护治理的推进,水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湖滨湿地得到了很好地修复,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很多候鸟和野生动物在此栖息。
云南处于中国西部最大的候鸟迁徙通道上,也是北方候鸟主要的越冬栖息地。候鸟结伴南飞,有的在云南境内停留,有的则飞越云岭继续南下。云南省昭通、玉溪、大理、红河、文山等州市,都是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落脚点。
果实丰富、水草丰茂,让云南成为候鸟休息补给的首选场所。随着省内多处鸟类栖息地生态向善、生物多样性向好,鸟类资源得以不断丰富。据统计,截至2024年,云南省鸟类达793种,占全国种类的63.7%。
![]()
除了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外,云南还以“硬手段”确保“候鸟驿站”安全舒适。
2023年12月,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云南省候鸟迁徙通道重点区域范围(第一批)》,公告明确了7个州(市)12个县(市)10处候鸟迁徙通道重要地点,在候鸟迁徙期间,严格限制夜间篝火、高强度照明、喷洒农药等妨碍候鸟迁飞和栖息的活动,更好地保护候鸟及候鸟迁徙通道。
万物多彩,生命可爱。到云南来,和Ta们交个朋友吧!共赴一场不打扰的相逢吧~
开屏新闻记者 猫恩泊 整理报道
图片均为开屏新闻资料图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李鸿睿
主编 严云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