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晚,一条“严正声明”蹦出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红头白字,火气冲天。老爷子张伯礼,名字被人拿去开医馆、卖药、办培训。一句话:没授权,别蹭热度,再蹭就报警。热搜秒爆,评论区炸锅。有人喊“支持张院士”,也有人嘀咕“早该管管”。我揉揉眼睛,把声明读三遍,心里只剩一句:这哪是侵权,这是把老百姓当韭菜,连根拔。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冒名开店,老套路,新高度“伯礼医堂”“张伯礼大药房”,听着像亲儿子。点开公众号,头像就是老爷子笑眯眯的照片。推文里“院士推荐”“独家秘方”,配图一水儿金黄药材。评论区“感谢张院士救我糖尿病”,点赞999+。我顺手查工商注册,成立时间最早的一家才八个月。股东名单里没一个姓张,更别提交大。典型“李鬼”打法:先抢名,再抢信任,最后抢钱包。去年就有患者投诉,吃“伯礼降糖胶囊”住进ICU。药监批号一查,保健食品,硬吹成神药。老爷子人在北京带学生,锅从天上来。
![]()
《民法典》第1014条,白纸黑字:未经本人许可,不得以营利目的使用他人姓名。违法所得超5万,可处5倍罚款。刑事责任也跑不了,刑法第二百八十条,冒充国家工作人员,三年起步。有人抬杠:“叫张伯礼的多了,凭啥不能重名?”重名可以,别挂照片、别穿白大褂、别暗示“院士唯一指定”。证据链一固定,就是赤裸裸的侵权。中医大这次放话“已收集证据”,翻译过来:律师函在打印,警车已在路上。坐等蓝底通报。
![]()
最气人的,是瞄准老年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天天吃药,心里最慌。骗子一句“院士秘方,停胰岛素”,立马掏半年退休金。天津平均退休金3300,一瓶“伯礼神药”标价1680。吃不起?客服贴心分期,花呗白条全上。吃完血糖飙升,对方已读不回。维权群里,一位大妈边说边哭:“闺女在外地,我怕死,才偷买。”听着扎心。这哪是骗钱,是拿人命玩击鼓传花。
![]()
公众号、短视频,认证资料全靠一张营业执照。花300块淘宝代办,当天下证。流量怎么来?标题带“院士”,平台自动加权推荐。我试了试,同样内容,带“张伯礼”仨字,阅读量翻十倍。平台嘴里“技术中立”,兜里广告分成照拿。去年抖音下架中医违规视频52万条,封禁账号18万个。数字挺大,换个马甲又重生。真想管,简单:医疗类账号,必须上传医师执业证,人工审核。一旦出现患者投诉,先停播后核实。成本涨一点,骗子少九成。就看愿不愿意动真格。
![]()
武汉抗疫,他带队进红区,胆囊炎发作,摘了胆接着干。回来路上,女儿接机,他摆摆手。就这么个人,被人拿去当招牌卖假药。心里啥滋味?采访里他说过一句:“中医名声刚攒点,别给霍霍了。”话音没落,霍霍就来了。老爷子今年77,本该天天泡实验室带学生。现在得抽空签字、取证、跑法院。时间全花在打怪上。想想就窝火。
![]()
老百姓怎么防?记住三句话。看病去公立医院,门口挂红盾。买药认准“国药准字”,蓝帽子的保健品不治病。看见“院士推荐”,先上学校官网查声明。顺手举报,微信长摁“投诉”——虚假宣传,两分钟搞定。别嫌麻烦,你点一下,骗子少一个客户。积少成多,就是帮自己。真有病,挂个三甲医院十几块的号,比啥都省钱。
![]()
张伯礼这代老中医,退休金不过万,还天天挤地铁。一门心思就想把方子留给后人。名字被拿去卖钱,维权还得自己掏律师费。哪天老爷子心一凉,闭嘴不谈了。损失的是整个中医。到时候,没人再敢出头,骗子更嚣张。所以,这次必须支持到底。让法院判个高额赔偿,让骗子把牢底坐穿。只有这样,下一个想蹭名的人,才真哆嗦。名字,是长辈给的。声誉,是自己攒的。两样都敢偷,就得付代价。
![]()
今晚,我把声明转到家庭群,顺手@了爸妈。“以后看到张伯礼三个字卖药,直接拉黑。”不是冷漠,是保护。别让老爷子的脸,再被钉在假药盒上。他本该在实验室,闻草药香,而不是在法庭,拍桌子骂娘。
在新加坡生活
468篇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