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
来源:苏州大学
今年6月,苏州大学—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拔尖人才培养合作正式启动,长三角国创中心本科生教育“学行交替”理念在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试点开展。在大二和大三两个学年,每个学年被分为3个学期,参与试点项目的学生一学期在企实习、一学期在校学习,如此交替进行。第四学年再回校完成毕业设计。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与企业、产业距离更近,实践与实习经历更丰富。
![]()
来源:苏州大学
同样鼓励创新与实践,还有一些高校,为毕业考核提供更多元化的路径,破除以往毕业评价体系“唯论文”的情况。
在“不写论文”这件事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非“孤勇者”。早在2017年,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就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多元化学习成果”可替代毕业论文;2020年,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出台实施办法,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以签约作者身份在知名网络文学平台发表作品且符合具体要求,可以申请以网文作品代替传统毕业论文
无论是改革课程体系,还是建立毕业考核的多元化路径,各所高校释放的信号很明确:“毕业”是一根指挥棒,学校以此为突破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建立学生实践成果与课程学分、毕业论文等毕业硬性要求结合的机制,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活力与动力。
改革收获积极反馈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人才素质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成为各地高校纷纷开展本科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因。
![]()
大学生创新成果的展览现场。
虽推行时间不长,相关改革做法已得到社会各方的积极反馈。
![]()
这款“哪吒”系列海空跨域无人航行器登上大学生创新成果展。
这几年,在高考招生报名中,与产业结合紧密的专业和课程更受学生和家长青睐。尤其在长三角一些新建大学,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直逼985高校。这类反馈也在不断督促甚至“倒逼”各高校进行更多改革尝试。
原标题:《中国最富庶之地的工科强校,不约而同开始本科教育改革,甚至不写论文也能毕业》
栏目主编:陈抒怡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巩持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