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委屈!女孩实习期因投诉外卖员,被老板当场辞退,聊天记录曝光!
有时候,压垮一个人的,真的只是一杯奶茶。
它很轻,也很甜。
但它也能变得很重,重到能压断一个年轻人对职场的所有美好想象。
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日,女孩所在的公司正在搞团建。
作为实习生的她,接到了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任务:给大家订奶茶。
这是一个建立好感、融入集体的好机会。
她很认真,仔细统计好每个人的口味,确认好公司的地址。
XX大厦,5楼。
地址清清楚楚,就像她此刻对未来的期待一样。
前几次的外卖订单,都顺利送达。
骑手们拎着大包小包,乘电梯上楼,送到工位旁,收获一句“谢谢”。
一切都理所当然。
![]()
直到那个下午,一个订单的骑手,成了那个不和谐的音符。
电话接通了。
女孩的语气很温柔,带着笑意。
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冰冷的命令。
“你要喝,你就下来拿,不然这个单我自己买,我不送上去。”
女孩愣住了。
她看了一眼订单,地址没错,就是五楼。
她也看了一眼窗外,没有狂风暴雨。
为什么别人都能送,就你不能?
哪怕是商量的语气,说一句“我订单快超时了,您方便下来一下吗?”女孩可能都不会如此生气。
但对方没有。
那是一种不容置喙的、居高临下的命令。
![]()
仿佛她点的不是外卖,而是求来的一份施舍。
女孩拒绝了。
她守着自己的道理,也守着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然后,骑手点了“已送达”,自己买单了这笔订单。
事情到这里,本可以只是一个简单的差评。
但女孩选择了投诉。
理由是:虚假送达。
平台介入,规则清晰,骑手被扣罚了100块钱。
女孩以为,这件事画上了一个句号。
她不知道,这个句号,其实是一个引爆火药桶的导火索。
被扣钱的骑手,怒了。
他的怒火,没有烧向平台的规则,而是精准地对准了那个维护规则的实习生。
很快,公司的楼下变得不再安宁。
骑手带着他的“兄弟们”,浩浩荡荡地来了。
![]()
一个大喇叭,成了他宣泄愤怒的武器。
刺耳的喊话声,穿透了楼宇的玻璃,灌进了公司的每一个角落。
所有人都伸头探脑,办公室里议论纷纷。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家公司欠了什么天大的债务。
连警察都出动了。
骑手的诉求,简单又粗暴:
女孩必须赔偿他200块钱。
明明平台只扣了100块,他却要双倍的“精神损失”。
否则,就一直闹下去。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威胁,一种把个人纠纷升级为公共骚扰的流氓行径。
女孩心里又气又怕。
她不明白,自己只是点了一份外卖,做了一件再正常不过的工作,怎么就成了一个需要被围堵、被喊话的“罪人”?
她求助于平台客服。
第一个客服的回答,让她心凉了半截。
客服的意思大概是,骑手在线下闹事,他们管不着,得找警察。
第二个客服终于承认,这是骑手的问题,会对站点施压,处罚骑手。
但这些,已经无法抚慰女孩内心的巨大风暴。
她对着电话哭了。
![]()
她拼命地问那个素未谋面的客服:
“我到底哪里做错了?为什么明明是别人的错,却要我来买单?”
也正是在这声嘶力竭的哭喊中,一个更残酷的真相浮出水面。
那个让她崩溃的,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
就在骑手楼下大闹的时候,她的领导,那个决定她去留的老板,做出了一个“神操作”。
老板把她叫了过去。
没有询问对错,没有关心她是否受了委屈。
老板只关心一件事:楼下的大喇叭,给公司造成了负面影响。
他只想尽快平息这场风波。
而平息风波最快的方式,就是牺牲掉那个引起风波的“源头”。
于是,女孩被辞退了。
她成了公司为了“脸面”,随手丢弃的一颗棋子。
一个为了给同事们买奶茶,认真工作的实习生,就这样,在自己努力想要扎根的地方,被连根拔起。
我们总说,这是一个讲道理的社会。
可在这件事里,“道理”却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
![]()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起事件里的三方角色,你会发现一幅令人不寒而栗的众生相。
先看那个外卖骑手。
他有他的苦,平台的高压、时间的紧迫、风雨的无情。
这些都值得同情。
但这绝不构成他可以违背契约、甚至上门骚扰的理由。
当他接到那个标明“五楼”的订单时,契约就已生成。
当他用命令的语气要求顾客下楼时,他已经失了理。
当他因为被依规处罚就带人围堵时,他已经破了法。
他把自己放在弱势群体的保护色下,行的却是欺负更弱者的流氓事径。
这种人,不过是把生活的戾气,凝聚成一把刀,砍向了那个手无寸铁、只是想喝杯奶茶的普通人。
再看那个女孩。
她有什么错?
她唯一的“错”,可能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错误的人,并且天真地以为,规则和道理能够保护自己。
她是一个典型的“秩序维护者”。
她相信平台的规则,相信公司的制度,相信只要自己做得对,就不会有问题。
结果,她被自己所相信的一切,联合绞杀了。
![]()
骑手的报复让她身体受惊,公司的抛弃让她心灵受死。
双重打击之下,她的世界观,在那一刻,可能已经崩塌了。
最后,我们必须看看那个老板。
他才是这出悲剧中,最冷血的角色。
他奉行的是一种可怕的“摆平哲学”。
出了问题,不问根源,不辨是非,只求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让问题消失。
很不幸,那个实习生,就是他眼里的“最低成本”。
一个实习生走了,明天就能招来另一个。
但公司楼下的安宁,和所谓的“企业声誉”,在他看来,千金不换。
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两千多年前,孟子曾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其中,“是非之心”,就是判断对与错的能力,是智的开端,也是人区别于禽兽的底线之一。
这位老板,为了息事宁人,主动放弃了“是非之心”。
![]()
他不关心谁对谁错,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是否受损。
这种不分青红皂白,轻易就能抛弃手下的人,他的生意,注定做不大。
因为一个企业的根基,不只是利润,更是人心。
一个连为公司做事却惹上麻烦的员工都不能保护的企业,谁还敢为你卖命?
这件事,绝不仅仅是一个实习生的悲惨遭遇。
它放大了我们这个社会中一种正在蔓延的“病”。
那就是“弱者欺负更弱者”的恶性循环。
骑手在平台的规则下是弱者,于是他把怒火转向了消费者。
老板在舆论和麻烦面前是弱者,于是他把代价转嫁给了实习生。
一层压一层,最终,那个最守规矩、最没有还手之力的人,被压得粉碎。
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
在公司里,被上司压榨的小主管,回到家,可能就把怨气撒在伴侣和孩子身上。
在服务中,受了委屈的客服,转头就可能用最敷衍的态度对待下一个来电的客户。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色里感到无力,又在另一个场景里,成为施暴者。
当一个社会开始崇拜“摆平就是水平”,那真正被摆平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尊严。
那么,面对这种困境,我们能做什么?
第一,对于所有打工人,尤其是年轻人,你得明白一个道理:
选择一份工作,不只是看薪水,更要看它的“企业文化”。一个在关键时刻会把你推出去挡枪的公司,给再多钱,都别去。你的安全感和尊严,比那点工资重要得多。
第二,学会保留证据,懂得寻求法律援助。
![]()
在这次事件里,女孩如果能录下老板辞退她的对话,记录下骑手骚扰的全过程,她就拥有了反击的武器。面对不公,情绪宣泄是本能,但冷静取证,才是保护自己的高级智慧。
第三,对于所有管理者、所有老板:
请记住,你的员工,是你最宝贵的资产,而不是你用来消灾的耗材。你今天如何对待你的员工,明天市场就会如何对待你的品牌。人心,才是最大的商道。
最后,回到那个哭泣的女孩。
希望她能明白,她没有做错任何事。
错的是那个极端的骑手,和那个冷血的老板。
这个世界有时候确实不完美,甚至有些残酷。
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擦亮眼睛,带上铠甲,勇敢地选择与善良和正义站在一起。
别让一杯奶茶的甜,变成一生中无法忘却的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