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长期“陪跑”诺贝尔奖,科研能力其实早就超过美国?

0
分享至



近日,2025年诺贝尔三大科学奖获奖名单已尘埃落定。

美国科学家继续领跑,日本次之,而中国再次颗粒无收。



表面上看,这又是一次中国的挫败。

但是最近几年来,中国的科技成果却呈现井喷状态,尤其是今年,“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更是交出了超出预期的成绩单。

我们有智慧的医疗系统,我们有闪送的外卖,我们有智能化的家电,我们有无人驾驶的汽车,科技已经渗透到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诺奖的失利和科技的进步,这看似矛盾的背后,是中国科研在实体应用方面的真实付出。



今天的中国,有着敢和世界叫板的底气,归功于中国科研力量的强大。

面对贸易上的围堵、科技上的封锁、芯片上的断供,我们统统大力反击,谁先冒犯我们,我们一定还以颜色。

根据人民网国庆期间发表的关于中国经济的系列文章披露,中国科研已经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我国每年培养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毕业生数量达到500万,科研人才库储备量世界第一。

我国的研发经费,在最近的20年里,翻了近20倍,2024年总投入已超过3.6万亿元,排名世界第二。

很明显,我国在研发上的投入强度是非常巨大的。



尽管科研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漫长的时间,甚至几代人的接力,才可能有起色,但是我国现在的科研成果,的确让西方人惊叹不已。

我们用20年走完了发达国家200年的路。

2024年,我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达到七万多件,专利数量、高水平论文数量和论文被引用次数数量,三者稳居世界第一。

如果论文和专利的数量还不足以说明科技实力,那么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落地应用,便是最直观的证明。

九三阅兵仪式上完全自主的精良装备、执行超一万五次商业航班的国产C919飞机、火爆全球的国产大模型DeepSeek、功率高达1.2兆瓦的全球最大“风筝”发电机、七百多米世界最深的高速公路竖井……我们创造的世界纪录根本无法穷举。

我国在航空、人工智能、新能源和基建领域的成绩格外亮眼,已经不容置疑。

人口红利推动科技发展,科技发展又回馈老百姓的生活。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外国人在炎热或者严寒的天气里,因为高昂的电费或者断电发愁时,特高压技术却让我们不怕断电,也不怕用不起电。

“中国制造”不仅物美价廉,让我们过上了便利的生活,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总的来说,中国的科研投入和产出现状呈现势不可挡的态势。



既然我们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为啥诺贝尔奖并不青睐中国人呢?

这其实跟诺贝尔奖的奖励本质有关,它奖励的是科学,而不是科技。

科学重在理论基础,而科技重在实践发展。

换句话说,就是先有种子,后有大树。

我们取得的科技成就,并不是因为开创了一个新的学科理论体系,而是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加以发展。

比如,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电池理论,然后我国基于这个理论发展实际应用,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和消费国,超百万辆电动汽车远销海外。



别人总结出方法论,我们把方法论直接拿来用,只能说明我们学习能力强,不能说明我们原创力强。

我们和西方国家基础原创的差距,体现在某些产业掌控权的缺失。

“中国制造”并不全是高端和高利润,恰恰相反的是,有很多行业都是代工模式,议价权受制于人,技术核心是别人的,利润大头也是别人的。

除了基础科学原创力不够的因素,诺贝尔科学奖本身的延迟性和局限性,也限制了中国取得这个奖项的数量。

诺贝尔奖其实是个迟来的奖励,一般的诺奖获得者,他们发表成果二三十年之后,才可能获得诺奖。

可以说,诺奖评选的成果,早已经过了时间的考验。



而在二三十年前,中国的科研还处于薄弱时期。

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诺奖的获奖时间虽然远在“发现期”之后,但通常位于“影响期”的早期或中期。

说白了,就是诺奖依然是商业价值的风向标,在告诉人们哪里可以赚钱这件事上,它并没有延迟。



1984年,免疫学领域的单克隆抗体获奖,获奖时这个技术商业用途还不多,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个技术打开了千亿美元的生物医药市场。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诺奖对未来产业投资和经济增长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不过,诺奖的局限性却体现在它设置了获奖者不能超过3人的规则,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优秀的多人团队被拒之门外。

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那些先进国家工程动辄几十人,上百人也很常见。

所以说,诺奖这面镜子,照得见我们的来路,却映不出中国科研的全部未来。



中国科研的未来,必然会是一个书写传奇的过程。

我们知道诺奖的奖金很高,折合人民币七百多万,而现在有一个新兴奖项的奖金是诺奖的三倍。

它就是由很多科技圈富豪们出钱资助,诞生于2012年的科学突破奖。

科学突破奖聚焦前沿科技,致力于科学大众化,还特别设置了诺奖没有的数学奖,并且没有获奖者人数限制。

中国科学家在此奖上的表现确实非常突出,完美展现了多人团队的智慧力量。



没有诺奖,其他有分量的科技奖,也能间接证明中国的基础研究逐渐获得国际认可。

当然我们大力发展科研,并不是只为了一份奖章的荣誉,让老百姓真正获利才是初衷。

目前,中国正在建造和探索一批大国重器,从国家层面的巨额投入上,我们看到了谋求长远发展与未来竞争力的坚定。



就在本月初,人们还沉浸在国庆的喜庆里时,一系列好消息的传来,更是让人喜上加喜。

10月2日,甘肃建成全球首座“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每年发电18亿,可以供50万个家庭使用。

10月9日,上海的科研团队宣布研发出全球首颗非传统架构的闪存芯片,突破了困扰业界多年的“存储墙”这一世界性难题。

这些好消息都是中国强大的证据。

以前,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条件简陋,很多人才不愿意回国吃苦。

如今国家强大了,研发环境优化了,大批顶尖学者和青年人才从海外回流。

科技和人才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一直努力补齐科研的短板。

国家提供了科技人才发展的土壤,再给予充分的时间,认认真真地搞科研,提高基础理论“原创度”,自是水到渠成。



我们要实现科技应用创新和基础科学创新两条线并行,才能真正地被称为科研强国的目标。

科研强国必然会迈向某些产业链的顶端,继而成为一个在很多方面都有定价权的经济强国。

流水不争先,争得是滔滔不绝。

虽然我国科研起步晚,但专注于打造持续的竞争力。

中国科研持续的竞争力,正是支撑中国强国梦的坚实根基。

参考资料:

1.人民网 《合集 | “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经济专论”系列“钟才文”文章》

2.三联生活周刊 《诺贝尔奖为什么好像总是“慢一拍”?》

3.科技日报 《“科学界奥斯卡奖”明星闪亮登场——2025年度“科学突破奖”揭晓》

作者:金句

编辑:歌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丽文称台湾是“国家”,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

郑丽文称台湾是“国家”,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

寻途
2025-11-17 20:51:57
前拉玛西亚队友:梅西做的那些动作,他在小时候就能做

前拉玛西亚队友:梅西做的那些动作,他在小时候就能做

懂球帝
2025-11-19 00:22:18
合肥市委副书记路军被查,4个月前兼任新职,一周前出席两场会议

合肥市委副书记路军被查,4个月前兼任新职,一周前出席两场会议

上观新闻
2025-11-18 17:28:02
中日磋商不欢而散,一细节引发全球热议,美媒:日本毫无还手之力

中日磋商不欢而散,一细节引发全球热议,美媒:日本毫无还手之力

临云史策
2025-11-18 22:19:45
蔡孝乾叛变吴石暴露,李克农派出的潜台小组,不辱使命绝境立功

蔡孝乾叛变吴石暴露,李克农派出的潜台小组,不辱使命绝境立功

黑句本
2025-11-03 10:45:13
队史最亏交易!九换一啊,送了亚历山大&杰威,如今球队彻底挣扎

队史最亏交易!九换一啊,送了亚历山大&杰威,如今球队彻底挣扎

大卫的篮球故事
2025-11-18 09:53:49
重大转变!“中国:0→47%,美国:88%→9%”

重大转变!“中国:0→47%,美国:88%→9%”

观察者网
2025-11-18 08:39:03
曾出演《艾斯奥特曼》的日本演员高峰圭二发帖质问高市:与中国起争执有什么好处

曾出演《艾斯奥特曼》的日本演员高峰圭二发帖质问高市:与中国起争执有什么好处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20:59:32
41岁白百何现身东京,她的下跨变得好大啊,脸也胖了,变化真大

41岁白百何现身东京,她的下跨变得好大啊,脸也胖了,变化真大

陈意小可爱
2025-11-19 01:06:46
6500万解约金!曼联锁定爆点王牌,冬窗已占先机

6500万解约金!曼联锁定爆点王牌,冬窗已占先机

奶盖熊本熊
2025-11-19 00:39:14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App打死都不适配鸿蒙系统了!

大白聊IT
2025-11-18 17:18:04
六国外援待命,高市告知全球,对华第二枪打响,解放军硬仗在前

六国外援待命,高市告知全球,对华第二枪打响,解放军硬仗在前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5 10:47:22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乡野小珥
2025-10-19 14:41:29
出大事了,乌克兰首都爆发混乱,泽连斯基被逼宫,美俄法选边站

出大事了,乌克兰首都爆发混乱,泽连斯基被逼宫,美俄法选边站

小陆搞笑日常
2025-11-19 00:46:44
中方不见日本首相,不到24小时,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电磁炮亮相

中方不见日本首相,不到24小时,高市报复来了,自卫队电磁炮亮相

吴欣纯Deborah
2025-11-18 18:59:27
日本歌手美依礼芽发文称永远支持一个中国,目前其账号IP仍在日本;曾参加《乘风2023》人气暴涨

日本歌手美依礼芽发文称永远支持一个中国,目前其账号IP仍在日本;曾参加《乘风2023》人气暴涨

极目新闻
2025-11-18 13:14:13
华为Mate80系列价格预测:5499元起 麒麟9030加持

华为Mate80系列价格预测:5499元起 麒麟9030加持

手机中国
2025-11-17 21:01:09
成都直飞札幌航线将取消?川航回应:近期暂无执飞计划

成都直飞札幌航线将取消?川航回应:近期暂无执飞计划

封面新闻
2025-11-17 20:13:08
道指大跌超400点,科技股、中概股普跌,晶科能源跌超7%

道指大跌超400点,科技股、中概股普跌,晶科能源跌超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23:31:05
塔利斯卡:和C罗一起踢球的感觉很不真实,他是史上最伟大的球员

塔利斯卡:和C罗一起踢球的感觉很不真实,他是史上最伟大的球员

懂球帝
2025-11-18 17:06:07
2025-11-19 02:16:49
毒sir财经 incentive-icons
毒sir财经
前一线财经媒体记者,聚焦财经大势,辣评财富人物
1623文章数 14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房产
手机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你绝对没见过!黎雄才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亲子要闻

最能干活的那批人回来了 孟婆汤的质量越来越差了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手机要闻

红米K90至尊版突然被确认:大屏高刷+超帧生态,是否值得期待?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