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专利卡脖子、工人躺平,中国电车的路,陷入双重死结的欧盟走不通

0
分享至

疫情后开过新款中国电车的人,大概率都会有一个共识:

世界汽车的未来在电车,而电车的未来在中国。



这份底气,让美国不惜联合加拿大对中国电车全面封锁,也让欧洲陷入了两难境地。

想禁止却舍不得在华的庞大利益,想效仿却又始终迈不开关键步子。



于是,欧盟想出了两条“自保”规则:

给中国电车定限价,防止本土厂商被挤压。

要求中国车企到欧洲建厂时必须技术转移,试图“抄作业”建立自己的电车产业。

但现实很骨感,这看似周密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10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时。

针对欧盟拟迫使中国车企移交技术的传闻作出明确回应,提出“三个反对”:

反对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强制技术转让、反对干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反对以提升竞争力为名的保护主义歧视性做法。



这番表态,直接戳破了欧盟试图通过“明抢”技术挽救本土电车产业的幻想。

中国电车用几十年闯出来的路,藏着专利布局的巧思和产业生态的韧性。

这些都是早已陷入双重死结的欧盟学不会、也抄不走的,欧洲的电车梦,终究只能是一场空。



专利壁垒绕不开

欧盟想靠技术转移复制中国电车的成功,首先就得闯过专利这道坎。

可这道坎,恰恰是他们自己当年给别人设下的,如今轮到自己,才发现根本跨不过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搞汽车合资模式时,并没有强制要求欧美车企转让核心专利。

只是通过股权限制和本地零部件生产比例,吸引外资落地。

可即便如此,中国民营车企还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专利卡得举步维艰。



变速箱、引擎这些核心部件的专利,被欧美厂商密密麻麻地保护起来。

各种可能的技术组合都被注册殆尽。

中国车企要么只能在过时专利里打转,要么就得花巨大代价绕开专利。

这也是当年本土品牌被贴上“落后低档”标签的核心原因。



如今风水轮流转,中国车企早已凭借电动化和智能化实现了弯道超车。

在智能汽车的车机系统领域,绝大部分专利掌握在中国厂商手中。

电车相关专利,中国厂商和特斯拉基本平分秋色。



反观欧洲车企,他们要做智能电车,就必须用到这些专利。

可他们手里的油车专利,对中国车企的吸引力早已大不如前。



更关键的是,为了争夺中国市场,欧洲车企已经把能交换的专利都交换完了。

到了欧洲本土,他们根本拿不出足够有分量的专利来和中国车企对等交换。



欧盟想让中国车企建合资厂、提高本地零部件生产比例。

这些中国车企或许可以接受,但核心专利始终牢牢攥在中方手里。

就像当年中国民营车企无法随意使用欧美专利一样。



欧洲车企就算拿到了生产技术,没有专利授权,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特斯拉在德国建厂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子。

明明启动得比上海工厂早,却因为各种利益纠葛进展不顺,最后甚至萌生了撤资的想法。



而欧洲寄予厚望的电池企业北伏,即便从中国二线电池厂商手里买到了技术。

也因为专利配套和技术衔接问题,最终走向破产。



没有专利的支撑,任何技术转移都是空中楼阁。

这一点,欧盟显然还没看透。



躺平工人接不住

如果说专利是硬门槛,那欧洲的劳动力现状,就是让技术转移彻底沦为空谈的软障碍。

再好的技术,终究要靠人来落地。

可欧洲如今的“躺平式”劳动力生态,根本接不住来自中国的先进技术。



欧洲早已进入“富三代”的舒适区,普通民众大多过着低欲望的生活。

对他们来说,一个礼拜工作四天都嫌累,挣钱的动力严重不足。

毕竟挣多了也会被高额税收稀释,不如安于现状躺平。

这种心态蔓延到职场,就变成了工人不愿学习新技能,技术工人严重断档。



北伏公司的破产,除了专利问题。

更核心的是就算拿到了中国的电池技术,也找不到足够多能熟练操作的技术工人。

管理层浮于表面,一线工人能力不足,再好的技术图纸也无法转化为合格的产品。



反观中国,无论是车企的生产线还是电池工厂,都早已实现高度自动化。

工人虽然占比低,但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极强。

为了跟上技术迭代的速度,中国工人不断提升自身技能。

企业也愿意投入资源进行培训,形成了良性循环。



而欧洲因为要兼顾就业问题,很难像中国这样快速推进全自动化生产。

传统工厂的工人习惯了旧有的生产模式,对电车的新技术、新流程充满抵触,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



更严重的是,欧洲的社会制度很难留住有野心、想奋斗的人。

那些有能力、想钻研的技术人才和企业家,要么被美国吸引,要么选择来中国发展。

留在欧洲的人大多安于现状。



没有了人才的支撑,就算欧盟能拿出钱买到技术,也找不到人来消化、吸收、再创新。

技术转移从来不是简单的图纸交接,而是需要整个劳动力群体具备相应的技术素养和奋斗精神。

这恰恰是欧洲最缺失的。



欧盟只想着“拿来主义”,却忘了问自己:

我们有足够多愿意钻研的工人吗?有能带领团队突破技术瓶颈的企业家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政策市场两头空

欧盟的技术转移计划,还陷入了政策与市场的双重矛盾。

一方面想通过保护主义政策扶持本土产业,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中国电车的技术和产品支撑。

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最终只会让他们两头落空。



欧盟内部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其车企在中国有着庞大的利益。

所以德国总理朔尔茨明确表示,中国电车的竞争能刺激德国车企创新,反对贸易保护。





法国因为本土车企在中国市场表现惨淡,就极力施压欧盟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强制技术转移。

这种利益分歧导致欧盟的政策始终摇摆不定。

既想强硬打压中国车企,又怕得罪德国等有在华利益的国家。

最终出台的政策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



从市场需求来看,欧盟制定了2035年禁售燃油车、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要达成这个目标,至少需要3000万台零排放汽车,而这离不开中国电车的支持。



中国在电车全产业链的优势是全球公认的。

从电池生产到整车设计,从续航技术到智能驾驶,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欧盟想通过技术转移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可本土产业的不争气让这个想法成了幻想。

大众、奔驰、宝马等老牌车企虽然在转型电动化,但进度缓慢。

还多次提出要推迟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计划。



中国车企也早已看清了欧盟的套路,纷纷通过本地化生产规避关税。

比亚迪在匈牙利建设的工厂将于2025年底投产,年产能达30万辆。

上汽、奇瑞也纷纷在西班牙布局工厂。



这种“以投资换市场”的策略,既绕开了欧盟的关税壁垒,又没有出让核心技术。

让欧盟的技术转移要求彻底落了空。



欧盟想靠保护主义留住市场。

却发现自己既离不开中国的技术和产品,又无法培育出能与之抗衡的本土产业。

最终只能在政策摇摆中错失电动化转型的最佳时机。



中国电车的成功,从来不是靠运气。

而是几十年在专利布局、技术研发、产业生态和劳动力培养上的持续积累。



欧盟想走“捷径”,靠强制技术转移抄作业,却忽略了最核心的两点:

一是专利壁垒难以突破,没有对等的专利交换,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落地。

二是劳动力生态已经固化,“躺平”的工人和缺失的人才,让技术转移失去了承接的基础。



再加上欧盟内部的利益分歧和政策矛盾。

这场看似周密的“抄作业”计划,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满盘皆输的结局。



电动化的大潮不可逆转,中国电车已经站稳了全球领先的位置。

欧盟如果继续抱着保护主义的执念,不愿正视自身的短板,不愿与中国开展平等合作。

最终只会在这场全球电车竞速中被越甩越远。



毕竟,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靠“抢”来的,而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闯出来的。

这一点,欧盟或许永远都不会明白。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村民众筹30万元欲硬化通村路,10年间10人去世都未等来动工,街道办称尚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村民众筹30万元欲硬化通村路,10年间10人去世都未等来动工,街道办称尚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大风新闻
2025-11-02 10:04:07
欲哭无泪!东风本田几千人的二厂倒了,如今官宣卖地,要盖成住宅

欲哭无泪!东风本田几千人的二厂倒了,如今官宣卖地,要盖成住宅

火山诗话
2025-11-02 09:56:39
参加蔡英文、赖清德就职,却不出席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参加蔡英文、赖清德就职,却不出席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02 16:27:24
3-1!亚马尔破门 拉什福德爆射独造12球 巴萨反超黄潜落后皇马5分

3-1!亚马尔破门 拉什福德爆射独造12球 巴萨反超黄潜落后皇马5分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3 03:26:50
乱套了!大雨+大暴雨+降温!浙江人做好准备:马上突袭!这波冲击30℃

乱套了!大雨+大暴雨+降温!浙江人做好准备:马上突袭!这波冲击30℃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2 16:31:54
高三男生遭邻居驾车故意冲撞身亡案明日开庭,家属希望严惩肇事者

高三男生遭邻居驾车故意冲撞身亡案明日开庭,家属希望严惩肇事者

极目新闻
2025-11-02 19:07:41
张文宏院士:糖尿病可以吃的食物排名,不知道的糖友太亏了

张文宏院士:糖尿病可以吃的食物排名,不知道的糖友太亏了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2 07:55:38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09:52:04
政府停摆第31天,特朗普恼羞成怒提了个大胆建议,共和党后背发凉

政府停摆第31天,特朗普恼羞成怒提了个大胆建议,共和党后背发凉

军机Talk
2025-11-01 11:32:59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麦小柒
2025-10-31 20:53:15
4-3拒爆冷!凌晨0点,王艺迪赢了:大心脏挽救赛点夺冠,王者国乒

4-3拒爆冷!凌晨0点,王艺迪赢了:大心脏挽救赛点夺冠,王者国乒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03 00:07:32
嗨爆了!法国赛氛围无敌棒,莫雷加德客场4-1完胜勒布伦打进决赛

嗨爆了!法国赛氛围无敌棒,莫雷加德客场4-1完胜勒布伦打进决赛

乒谈
2025-11-02 21:28:17
突发特讯!美方通告全球:美军机连续坠入南海并非巧合,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突发特讯!美方通告全球:美军机连续坠入南海并非巧合,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在新加坡生活
2025-11-03 01:12:19
苏丹爆发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尸体堆积如山

苏丹爆发大屠杀!数万人被杀尸体堆积如山

亚太观澜
2025-11-02 21:27:06
被抢到断货的千元羽绒服,究竟是谁在买?

被抢到断货的千元羽绒服,究竟是谁在买?

蓝鲸新闻
2025-11-02 00:35:13
筹码集中!最新股东户数环比减少30%以上的公司一览

筹码集中!最新股东户数环比减少30%以上的公司一览

A股数据表
2025-11-02 17:00:25
正式离队,杨瀚森发声,新球队曝光,赛季首次,女友官宣决定

正式离队,杨瀚森发声,新球队曝光,赛季首次,女友官宣决定

乐聊球
2025-11-02 08:32:07
鲍威尔深夜官宣,美国3年骗局被拆穿,中国股市将迎来史诗级暴涨?

鲍威尔深夜官宣,美国3年骗局被拆穿,中国股市将迎来史诗级暴涨?

烈史
2025-11-02 07:35:24
黄金税收新规来了,你媳妇手上的金镯子未来可能卖不动了。

黄金税收新规来了,你媳妇手上的金镯子未来可能卖不动了。

流苏晚晴
2025-11-02 16:34:00
2025-11-03 05:20:49
以茶带书 incentive-icons
以茶带书
一群坚持唯物辩证法分析事物的小伙伴,愿为中国崛起尽一份心力
2317文章数 4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亲子
旅游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学龄前的孩子真的不要教,榜样的力量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亲子要闻

我发现一个带娃永远不生气的理论

旅游要闻

这道金黄的绝美秋景里藏着古韵京华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