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走遍中国——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美术家写生创作行动新疆段收官

0
分享至


写生团合影

10月6日至18日,“走遍中国——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美术家写生创作行动”第二阶段新疆段活动收官。本次活动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大唐鹿野苑·国际森林度假区、北京国亭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协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支持。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该行动执行委员会主任张江舟的带领下,由韩硕、刘健、老圃、马海方、陈孟昕、陈钰铭、任惠中、林容生、陈琪、李伟、许俊、刘建、殷会利、邢斯恬等艺术家,以及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监事长杜伟、秘书长赵长海组成的写生团齐聚新疆,开启了为期13天的艺术采风之旅。此次活动组织艺术家们通过画笔深入挖掘新疆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记录新时代新疆的发展成就与多元文化图景,致力于推动艺术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杨晓阳作为该行动总负责人,从宏观角度总结了本次活动的三大特色:首先是立意宏阔、系统推进,行动以三年为期,深入基层写生;其次是激发创新,鼓励艺术家突破传统范式,在写生中融合时代精神与个人风格;第三是扎根生活、回应时代,新疆之行中艺术家们既感受民族风情,也目睹当地基础设施与新能源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创作注入鲜活的时代内涵。

一、乌鲁木齐:丝路风情与历史回响

写生团的首站乌鲁木齐,是新疆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抵达当日,艺术家们走进新疆国际大巴扎,这座富有民族特色的集市,生动展现出古丝绸之路商贸往来的历史传承。高耸的观光塔、精美的手工地毯、绚丽的艾德莱斯绸以及浓郁的市井氛围,为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观察视角与创作素材。



天山天池



写生活动现场

次日,写生团前往天山天池,途经民俗风情园时,艺术家们立即被那里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吸引,纷纷打开画夹,用画笔记录下眼前生动的画面。骆驼温顺的眼神、毡房精美的纹饰、居民淳朴的笑容,都成为艺术家笔下的动人素材。在天池湖畔,博格达峰的雪顶、湛蓝的湖水和金黄的秋色,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艺术家们迅速投入创作,将这片“瑶池仙境”纳入画幅。张江舟表示:“新疆的自然与人文双重独特性,为艺术家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陈孟昕补充道:“写生是艺术与生活的桥梁,能在与现实的对话中催生新的表现技法。”



写生活动现场


写生活动考察现场

8日,写生团登上红山公园,俯瞰乌鲁木齐城市风貌,任惠中感慨:“登高远眺新旧交融的城市风貌,让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视角。”下午,艺术家们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和克孜尔石窟壁画等文物,让大家深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底蕴。张江舟总结道:“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丝路辉煌,更引发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傍晚,晚餐时偶遇的一场维吾尔族婚礼让艺术家们亲身感受到新疆人民的生活热情,刘健感叹:“从自然山川到人文风情,新疆给我带来了直击心灵的深刻激荡。”

二、博乐:自然奇观与民族印记


写生团合影

9日,写生团驱车至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探访被誉为“天然雕塑博物馆”的怪石峪风景名胜区。千姿百态的花岗斑岩奇石,在秋日光影下呈现出独特的肌理效果。韩硕表示:“北疆的自然风貌与南疆截然不同,怪石峪给我的创作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元素。”陈钰铭认为,这里的奇石景观突破了人物画家的题材界限,促使艺术认知从描摹向文化思考升华。



写生活动考察现场

10日,写生团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展开深度文化探访。上午,艺术家们参观了博尔塔拉博物馆,馆内陈列的草原石人、鹿石、岩画等珍贵文物,静静诉说着游牧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悠久历史。这些承载着岁月印记的展品,为艺术家们理解当地文化脉络提供了丰富素材。下午,写生团走进阿里翁白新村,艺术家们不仅用画笔记录下田园风光,更与当地村民展开深入交流。刘建表示:“此次写生行动计划周全,我将用画笔表现新疆独特的自然与人文。”


赛里木湖



写生活动现场

11日,写生团奔赴赛里木湖,湛蓝的湖水在阳光下呈现出层次丰富的蓝色,艺术家们支起画架,试图捕捉赛里木湖的静谧与浩瀚。殷会利感慨:“新疆多元的文化资源始终滋养着艺术家的灵感,这次采风必将催生优秀作品。”


叼羊比赛



写生活动考察现场


座谈会现场

12日至13日,写生团深入温泉县和查干屯格乡,在博格达尔村与各族村民互动,艺术家们感动于村民身着民族服装配合写生的真诚;在野鸭湖湿地写生和观看叼羊比赛中,艺术家们从自然与竞技中汲取灵感,进一步丰富了笔墨语言与构图创新。13日下午,“走遍中国——美术家写生创作行动座谈会”在温泉县圣泉湾·万信至格酒店会议室举行。座谈会围绕“写生与创作”的核心关系展开深度思辨。与会艺术家们就当代艺术语境下写生实践面临的挑战进行热烈讨论:如何超越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实现主观精神的有效表达;如何在图像泛滥的时代保持创作的鲜活度与独特性;如何将写生获得的直接经验转化为具有时代精神与个人风格的深度创作。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思辨与交流,与会艺术家们汇聚集体智慧,以期推动该行动在后续行程中更富成效地开展。

三、伊犁:多元交融与时代画卷


果子沟大桥

14日,写生团驱车穿越被誉为“新疆第一桥"的果子沟大桥前往伊犁。途中老圃深有感触地说:“越过山脊进入伊犁,满目葱翠扑面而来。特别是伊宁城中那片天蓝色建筑群,宛若将整个城镇浸润在湛蓝海水之中,如此独特的视觉体验,促使我必须探索新的艺术表现手法。”





写生活动现场

15日至16日的行程聚焦于伊宁老城的深度文化体验。首日,艺术家们走进六星街,其独特的放射状街巷格局与色彩明快的民俗建筑,为写生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素材。次日,采风团转往喀赞其历史文化街区,搭乘当地特色的“哈迪克”马车穿梭于纵横交错的街巷。马车载着艺术家们深入街巷深处,他们应邀走进维吾尔族传统民居,与主人品茶交谈,了解世代传承的居住智慧与生活习俗。随后的民俗活动中,一场融合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的歌舞表演精彩上演。艺术家们被表演者精湛的舞技与饱满的热情所感染,纷纷打开速写本,记录下精彩生动的艺术瞬间。许俊表示:“伊犁的多民族文化传统令人印象深刻,画家用画笔描绘山河与群众,真正融入时代与生活。”马海方补充道:“当地人的朴实与融洽互动,让写生更接地气。”




写生活动现场

17日,写生团走进喀赞其老城阿依敦七巷,参加了当地特色的百家宴活动。喀赞其社区党支部书记古力拜克热木·阿布力孜介绍道,活动旨在通过社区聚会的形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百家宴上,各族居民纷纷将自家精心准备的拿手菜摆满长桌,大家互尝美食、交流技艺,共话邻里情谊。活动还穿插了表彰先进党员、慰问老军人等环节,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与认同。杨晓阳在活动现场深受感染,一直用画笔记录着这生动场景。他感慨道:“这次偶然参与的百家宴,让我们看到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扎实成效。年轻的维吾尔族女书记将自家布置成社区活动中心,通过聚会、表彰等形式,把党的政策温暖传递给群众。这种接地气的工作方式,让干群关系、民族关系更加融洽,充分展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力量。”





写生活动现场

18日,写生团前往察布查尔锡伯古城开展深度文化采风。艺术家们首先参观了锡伯民族博物院,通过历史文物与文献资料,深入了解锡伯族西迁至伊犁屯垦戍边的历史。在古城广场,写生团观赏了展现锡伯族“箭乡”风采的传统射箭表演和庄重的开城仪式,让艺术家们直观感受到锡伯族独特的民族气质。深受感染的艺术家们随即展开写生创作,他们通过画笔与历史对话,将多元民族文化融汇于笔墨之中。此次锡伯古城之行,通过历史感知与现场写生的深度融合,为“走遍中国”伊犁段写生行动画上了圆满句号。艺术家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更在艺术表现中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杜伟总结道:“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这条采风路线既确保了艺术收获,又彰显了多元文化共生的和谐图景。”


此次“走遍中国——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美术家写生创作行动”新疆段活动,以“构想宏大、学术领先、名家阵容、影响深远”为特色,艺术家们从乌鲁木齐的丝路风情到博乐的自然奇观,再到伊犁的多元交融,全方位感受了新疆的壮美与深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温泉县举办的座谈会,通过深度学术交流,艺术家们进一步明确了写生与创作的辩证关系,为后续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据悉,本次采风写生的作品将在全国巡回展览并出版文献集,这些凝聚时代气息与艺术探索的作品,将向世界展示大美新疆的无限魅力,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新时代文艺繁荣注入新活力。

写生作品欣赏


杨晓阳


杨晓阳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美术家写生团在写生途中》 15cm×12cm 2025年


杨晓阳 《塔塔尔族姑娘》 15cm×12cm 2025年


张江舟


张江舟 《维吾尔族老人像》 50cm×25cm 2025年


张江舟 《哈萨克族老人像》 50cm×25cm 2025年


韩硕


韩硕 《维吾尔族老人写生》 45cm×30cm 2025年


韩硕 《维吾尔族老人写生》 45cm×30cm 2025年


刘健


刘健 《各族村民——新疆温泉县查干屯格乡莫都停浩图呼尔村写生》 33cm×66cm 2025年


刘健 《伊犁喀赞其老城写生》 50cm×50cm 2025年


老圃


老圃 《无花果》 25cm×50cm 2025年


老圃 《伊犁写生》 50cm×50cm 2025年


马海方


马海方 《阿依墩街写生》 50cm×25cm 2025年


马海方 《阿依墩街少女》 50cm×25cm 2025年


陈孟昕


陈孟昕《维吾尔族老人》 73cm×50cm 2025年


陈孟昕 《新疆阿里翁白新村村民》 73cm×50cm 2025年


陈钰铭


陈钰铭 《蒙古族民间歌手》 67cm×25cm 2025年


陈钰铭 《维吾尔族小乐队》 67cm×53cm 2025年


任惠中


任惠中 《维吾尔族妇女》 45cm×35cm 2025年


任惠中 《维吾尔族青年》 110cm×68cm 2025年


林容生


林容生 《伊犁工人街小景》 45cm×32cm 2025年


林容生 《赛里木湖》 45cm×32cm 2025年


陈琪


陈琪 《温泉县野鸭湖写生》 50cm×50cm 2025年


陈琪 《温泉县写生》 50cm×50cm 2025年


李伟


李伟 《六星街写生》 45cm×50cm 2025年


李伟《喀赞其人物写生》35cm×45cm 2025年


许俊


许俊 《喜庆的伊宁六星街》 45cm×66cm 2025年


许俊 《温泉县布热村村边即景》 45cm×66cm 2025年


刘建


刘建 《博格达尔村速写》 16cm×22cm 2025年


刘建 《博格达尔村速写》 16cm×22cm 2025年


殷会利


殷会利 《民族人物写生》 35cm×45cm 2025年


殷会利 《民族人物写生》 35cm×45cm 2025年


邢斯恬


邢斯恬 《果子沟附近的山》 26cm×32.5cm 2025年


邢斯恬 《果子沟附近的山》 26cm×32.5cm 2025年

编辑 | 刘 晶

摄影 | 欧阳秋婷

制作 | 殷 铄、刘根源

校对 | 安亚静

初审 | 殷 铄

复审 | 冯知军

终审 | 陈 明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6年出版43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58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美术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美术报
中国美术报
5488文章数 42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