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不会忘记,在中国围棋的复兴之路上,陈毅将军是一位关键人物。这位曾与毛主席一同历经烽火的将领,对围棋怀有深厚的感情。有趣的是,据说在革命岁月里,为了表明决心,他毅然将心爱的棋盘沉入了长江。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渐趋稳定。在陈毅将军等人的大力推动下,围棋这项古老艺术重新获得生机。从五十年代起,中日两国开始了持续至今的围棋交流。
![]()
京剧大师梅兰芳也曾参与其中,曾推荐过两位天赋异禀的少年赴日深造。可惜因长崎发生的国旗事件,这个计划最终搁浅。那两位少年,正是后来在中国棋坛举足轻重的陈祖德和陈锡明。直到1962年,他们才作为中日友好围棋代表团成员踏上了日本的土地。
临行前,周总理特意嘱咐陈祖德:到了日本,一定要亲自登门拜访吴清源先生。多年后,吴清源仍清晰记得那个年轻人来到小田原家中做客的情景。在那个代表团里,陈祖德是与日本职业棋手对弈中唯一取得四胜三负战绩的棋手,这份成绩单让他开始在国际棋坛崭露头角。
后来,关于聂卫平、吴淞笙等棋手赴日留学的事宜也被提上日程。吴清源甚至做好了周全安排——计划让他们住在自己家中,每日前往日本棋院修习。他还特意联系了曾有合作关系的《读卖新闻》社,寻求经济支持。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这个留学计划却因日本棋院只愿授予聂卫平五段资格而未能如愿,这个决定让中方深感遗憾。
![]()
或许正是这次挫折,激发了聂卫平更加刻苦钻研的决心。数年之后,他在中日围棋交流赛中战胜了坂田荣男九段,这场胜利成为中国围棋发展的重要契机。自此,中国棋坛人才辈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作为中国围棋的开拓者,陈祖德始终致力于围棋事业的振兴,后来担任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围棋在这十年间实现了质的飞跃,终于成长为能与日本、韩国鼎足而立的围棋强国。
2001年春,陈祖德主席召集国内顶尖棋手时曾说:“我们要向在日本的吴清源老师学习。”这句话既是对吴清源不断探索新棋路的肯定,也寄托着这位棋坛前辈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年轻棋手有所裨益。
![]()
回首往事,周总理在日理万机之中,仍细致入微地关心着中国围棋的发展,甚至亲自叮嘱少年陈祖德拜访吴清源,这份对中日友好与围棋事业的重视令人动容。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得知,中国早期曾计划派遣陈祖德、陈锡明乃至聂卫平等棋手赴日深造,虽然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这些经历反而激励着聂卫平等一代棋手奋发图强。试想若当年聂卫平真去了日本,他能否取得如今的成就?这永远是个未解之谜。
这让人联想到韩国棋手曹薰铉九段的经历。当年他选择留在韩国而非赴日发展,曾被许多人视为遗憾。然而他最终在韩国取得了非凡成就,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
人生的轨迹往往如此,看似错失的机缘,或许正是另一段传奇的开端。这大概就是命运最耐人寻味之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