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1日讯 10月21日,“数智引领·阅享生活”2025年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交流活动暨无感借阅闭环系统研讨会在济南开幕。
开幕式上,举行了新成员单位证书颁发仪式、优秀主题案例证书颁发仪式,并进行了轮值城市会旗交接。下一届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会议将由洛阳市轮值主办。
多位业内专家,以及来自全国113个城市的文化主管部门和图书馆代表、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成员单位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据悉,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是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图书馆学会指导,温州市、上海市浦东新区、济南市等12地共同发起,各城市图书馆自愿加入的公益性服务组织。2020年9月,全国城市书房合作共享机制在浙江温州市成立。今年,随着北海市图书馆、青岛市图书馆、枣庄市图书馆等9市公共图书馆的加入,联盟图书馆数量已经拓展至151家。
近年来,济南将“泉城书房”建设作为文化强市的重要抓手,已建成近70家泉城书房,年均服务群众超300万人次,构建起覆盖城乡、特色鲜明的阅读服务网络。这些嵌入城市肌理的文化空间,成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
山东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祝晖表示,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立足时代之需,赓续历史文脉,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城市书房建设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建成城乡书房963个,总藏书量约457万册,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15分钟阅读圈”。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旨报告环节,现场专家分别从格局之变、体验之变、模式之变切入,从顶层设计、技术赋能到运营优化,全方位解读了新型阅读空间和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创新实践与发展前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霍瑞娟立足新型阅读空间建设的顶层设计、时代意义,系统梳理了全国多地新型阅读空间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未来发展方向,描绘了新型阅读空间从“物理空间”建设到“文化生态”营造的宏大图景。浙江图书馆原馆长褚树青以济南市图书馆全国首个无感借阅闭环系统为例,系统阐释了RFID、AI算法与3D导航等技术如何重塑图书馆服务流程,为公共阅读空间智慧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马知遥分享了温州如何推动城市书房从“增量建设”迈向“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运营与价值共创。
闪电新闻记者 耿欣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