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真没想到,做生意被拖欠了这么久的货款,在人民调解室里一次性解决了,既不用请律师,更不用打官司,效率高得很!”10月20日,家住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孙先生,握着人民调解员杨巧波的手高兴地说。通过打造涉诉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模式,该区今年来以审前调解形式化解各类纠纷4100余件,实现“为审判分流、为群众减负”的双赢。
“诉讼周期长、群众诉累重,是困扰法院和群众的‘两难’问题,我们通过全域覆盖的调解体系,就是要开辟一条更快捷、更经济的解纷渠道,推动社会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海曙区司法局负责人说。
![]()
去年10月,海曙区建立区级“一站式”矛盾化解枢纽,开始搭建“调解中心+法庭”的审前调解架构。“我们整合法院立案庭、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物业等行业性调解力量和专业商事调解组织集中入驻,打破‘各负其责’的限制。”海曙区调解协会会长、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钟珍明说。工作中,该中心靠前接待、和当事人主动沟通,让众多“对簿公堂”的矛盾纠纷止于“审前调解”,并逐步形成“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大调解”工作格局,让审前分流有章可循。
多元解纷的导向下,一批创新经验在海曙脱颖而出。其中,西郊法庭联合区物业管理协会成立物业纠纷诉前调解工作室,推出“统一受理+反向审查+公告督促”的特色物业解纷机制;望春法庭针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创新开发“防范—调解—确认”的闭环解纷流程……“这些给审前调解‘技术赋能’的新做法,为更多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战术指南’,不仅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群众的获得感也愈发明显。”海曙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
与此同时,更多优秀的基层调解组织成为专业攻坚疑难复杂纠纷的“主力军”。古林镇专职人民调解员戴燕娜发起成立“8090”调解工作室,专注劳动争议调解等领域,成为新就业群体的贴心人;洞桥镇陈杰调解工作室深耕“云调解”服务品牌,线上线下同步调解农村地区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一大批“法律明白人”、资深心理咨询师、优秀律师积极参与调解,成为海曙充分发挥“审前调解”作用的坚实保障。
![]()
目前,海曙发挥人民调解组织靠前排摸作用,不仅在镇街层面实现了涉法涉诉信息及时预警;还在村(社)指导建立三级微信塔群,吸纳网格员、楼道长等力量形成排查预警网,确保基层矛盾早发现、快化解。
下一步,海曙将继续推进案件清单模式,优化诉调衔接机制,健全调解网络,集约化解矛盾纠纷,在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确保提升审判质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减轻群众诉累,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公平正义。(潘洒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