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
走在街头,你很可能留意到一种看似奇怪的现象:麦当劳与肯德基常常隔窗相望,星巴克附近总能发现喜茶或奈雪的身影,就连OPPO门店旁,vivo也几乎从不缺席。
3
明明是直接竞争的关系,为何这些品牌偏偏选择“贴身肉搏”?有人将其视为无序内耗,可现实却是,它们在密集共存中越战越强,生意蒸蒸日上。
4
这背后其实蕴藏着一套被忽视的商业智慧,不仅揭示了消费者行为的本质,更为创业者提供了避开冷启动困境的关键路径——正是这种竞品扎堆的布局策略,才让许多品牌得以持续火爆。
5
![]()
6
竞品“贴贴”不是傻
7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经历:想喝一杯现制奶茶时,会本能地走向聚集多家品牌的“奶茶街”;打算更换手机时,第一反应是前往集中了各大数码品牌的商业路段?
8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其深层逻辑远超简单的“争夺客户”。表面看是竞争加剧,实则构建了一个对买卖双方都有利的生态体系。
9
常人可能会质疑:把对手放在眼皮底下,岂不是自找麻烦?但换个角度思考,对于顾客而言,“扎堆”意味着更高的决策效率和更丰富的比较空间。
10
11
选购汉堡时可以试吃不同风味,挑选饮品时能自由调节甜度偏好,无需穿梭多个街区即可完成对比——这种“集中式消费体验”极大提升了便利感,促使人群自然向此类区域流动,形成强大的聚客效应。
12
久而久之,整条街道因多样性而活跃,每家店铺都从中受益。客流不再属于某一家,而是被整个集群共享并放大。
13
对商家而言,特别是新兴品牌或资源有限的小型企业,主动进入竞争密集区是一种极具战略眼光的选择。
14
试想一家新创奶茶店,若孤零零开在无人知晓的小巷深处,即便产品出色,仍需投入巨额推广成本才能被人看见。
15
但如果它出现在喜茶、奈雪等成熟品牌旁边,不仅能共享“想喝奶茶”的精准人流,还能吸引那些不愿排队、渴望尝试新鲜口味的顾客。
16
“扎堆”的真正魔力,并非陷入恶性比拼,而是借助已有热度降低获客门槛,实现低成本曝光与快速验证市场反应。
17
![]()
18
从“各占一半”到“肩并肩”
19
很多人以为这些品牌天生就喜欢挨着开店,实际上,这种紧密布局是在动态博弈中逐步形成的,其背后遵循着一个经典的经济学模型——霍特林法则(Hotelling's Law)。
20
设想一条长一公里的步行街,两端为住宅区,中间分布办公场所。起初,肯德基设于东端,麦当劳位于西端,各自覆盖约一半潜在消费者,看似互不干扰。
21
然而商业的本质是逐利。麦当劳开始盘算:若将门店向东移动200米,虽然东侧居民距离略增,但他们仍愿前来;而原本居中的上班族却因距离缩短更倾向光顾我方。
22
这样一来,麦当劳便悄然扩大了服务半径,抢占额外市场份额。
23
肯德基察觉后迅速反击:你不仁,我不义!随即也将店面西移400米,进一步靠近中心位置,意图夺回流失客户。
24
25
双方你追我赶,最终竟奇迹般地紧邻而立——谁也无法再通过位移获取优势,反而达成了新的稳定状态。
26
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小区门口往往同时出现数家便利店,房产中介也能在同一条街上密集布点,本质上都是同一原理的体现。
27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竞争并非恶意倾轧,而是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结果。
28
就像两人分蛋糕,最初各执一端,后来都想多拿一点,最终站到了同一个位置。虽彼此紧贴,却保障了整体公平性,也让消费者以最小代价获得所需商品。
29
我认为这一点尤为值得玩味:它打破了“离得远才香”的传统认知,说明真正的竞争力不在于地理位置的隔离,而在于能否在共存中找到共生的平衡点。
30
![]()
31
创业者别踩坑
32
理解了霍特林法则之后,不少创业者会产生疑问:那我是不是也应该把店开进竞品聚集区?答案并非绝对,这里有两点必须清醒认识。
33
首先,该法则成立的前提是企业之间独立决策、不存在合谋行为。
34
一旦参与者开始私下串通,比如统一价格、划分地盘或联合排他,原有的良性竞争结构就会崩塌,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利益与自身信誉。
35
曾有某网红小吃街上的几家烧烤摊主达成“涨价同盟”,结果仅一个月时间,食客纷纷转投其他街区,生意迅速冷却。可见,“扎堆”的生命力源于公平较量,而非抱团宰割。
36
其次,切勿混淆“差异化选址”与“脱离目标场景”。当前部分创业者误以为避开竞争就是创新,执着于寻找“没人做的空白地带”。
37
38
例如曾有一位创业者在老旧小区开设高端精品咖啡馆,周边尽是菜贩与杂货铺,尽管咖啡品质优异,定价三十元一杯,但运营不到半年便宣告关闭。
39
问题不在产品本身,而在场景错配——买菜的人群不会顺手消费高价咖啡,需求与环境严重脱节。
40
相比之下,中小品牌更应善用“借势思维”:先进入已有流量池的竞品圈层,依托成熟的消费氛围获取基础客流,再通过独特口味、贴心服务或个性装修建立差异优势,从而实现突围。
41
当然,霍特林法则也非放之四海皆准。在人口稀少的小县城,若两家大型商超强行毗邻,极可能因市场容量不足而导致双输局面。
42
但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即便连续开出三家主打相似品类的奶茶店,只要运营得当,仍可各自锁定细分群体,实现共荣共赢。
43
因此关键变量在于“区域客流密度”与“品牌自身实力”。若你是具备强大号召力的品牌,如星巴克、苹果零售店,即便独居一隅也能吸引忠实用户登门。
44
但对于初创者来说,依附于成熟品牌生态圈,相当于搭乘一趟高速列车,能够显著减少试错成本,更快触达真实用户。
45
![]()
46
结语
47
归根结底,商业选址从来不存在放诸四海皆准的标准模板,但霍特林法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视角:不要被“远离竞争才是出路”的思维定式束缚。
48
有时候,勇敢走进战场中心,与强者同行,反而能更快看清市场需求的本质。
49
对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永远是便捷性和选择权;对经营者而言,能带来稳定收益的位置,才是真正的好位置。
50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