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天津,第七届中国直升机博览会落幕之际,直-20T突击直升机以一组干净利落的特技动作完成了它的表演首秀。
悬停致敬展现精准操控能力,向后上升演示紧急脱离战术,垂直爬升凸显动力优势,干扰弹发射则是对实战环境的真实模拟——这场看似常规的飞行表演,实则是中国陆军航空兵作战体系变革的重要信号。
(图1)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直-20T并非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今年9月3日的胜利日阅兵式上,七架直-20T飞越天安门广场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图1)。
但天津展示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是该型号首次进行详细的能力展示,也是解放军罕见地公开展示其专用突击直升机的完整作战能力。
作为直-20系列中的陆军专用版本,直-20T的短翼设计让它能够携带辅助油箱和各种弹药,这种设计思路明显区别于基础型号,显示出中国在直升机任务专业性上的成熟考量。
从技术层面看,直-20T最值得关注的是其模块化设计理念。通过拆除武器挂载,它可以迅速转换为通用运输直升机;恢复武器配置后,又能立即投入空中突击任务。
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装备使用效率,更在本质上改变了陆军航空兵的作战模式——同一平台可根据任务需求在数小时内完成角色转换,从运输兵力到提供火力支援,再到执行特种作战,实现了“一机多能”的作战构想。
(图2)
![]()
飞行员张骞在接受采访时点出了关键:“直-20T(图2)让中国航空兵拥有了更强大的翅膀。”这句看似简单的评价背后,是作战能力的质的飞跃。
扩展的武器配置、增强的防护系统、优化的飞行控制系统,这些改进让直-20T不再是单纯的运输工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空中作战平台。
回顾直-20系列的发展历程,2018年投入使用的直-20作为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10吨级中型通用直升机,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
它被普遍视为中国版的“黑鹰”,但天津展示的直-20T证明,中国的目标远不止于复制。从基础型号到专用突击型,再到去年珠海航展展示的舰载反潜型,直-20系列正在形成完整的家族谱系,这种发展路径显示出中国在直升机研发上的系统思维。
(图3)
![]()
在具体技术配置上,直-20T配备了先进的涡轮轴发动机和高性能旋翼系统(图3),防冰功能使其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最新的天气和防撞雷达系统,则让它在复杂环境和超低空飞行中游刃有余。这些技术细节共同构成了直-20T的实战底气,也解释了中国为何敢于公开演示其极限性能。
事实上,更让美军担忧的还在后头!毕竟直-20系列的发展前景已经相当清晰,大规模列装各军种只是时间问题,而随着使用经验的积累,后续改进型号也将陆续出现。动力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航电系统的持续升级、智能化水平的提升,都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更重要的是,随着直-20系列在各军种的普及,联合作战能力将得到实质性提升,解放军的作战样式也将随之发生深刻变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