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四十,算不上饱经风霜,却也尝遍了世味。上学时的紧张、职场中的迷茫、家庭里的琐碎,还有那些突如其来的离别与失去,走过,才慢慢读懂什么是“不拧巴”。
![]()
我们这代人,大多是被“懂事”教大的。
从小学着讨他人喜欢、迎合他人期待,在职场琢磨着如何获得领导好评,在家中想着怎样让所有人满意,很多时候却忘了自己的感受。
日子久了,纠结成了常态,内耗成了习惯——明明没做多少事,却总觉得身心俱疲;反复咀嚼着过去的错误决定,空想“如果当初”,又焦虑着未来的未知。
我刚失业的那段时间对自己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没有做好人际关系处理,然后像放电影一样,复盘当时的各种场景,一遍遍的批判自己。陷入拧巴的情绪里,让我一整天都很疲惫。
现在逐渐明白,人的能量是守恒的。
拧巴本质上就是在浪费能量,把心思耗在和自己较劲上多一分,那么在让生活顺畅、让自己舒服的事上,就少了一分。
四十岁的清醒,是开始学着“省着用”能量:不再纠结小事的对错,学着把自己的想法捡回来。
有人提为难的要求,不再条件反射式答应,先留几分钟缓冲期,问问自己“愿不愿意”;
做决定前,先把“我想选什么”放在前面,哪怕最后还是照顾了别人,至少没忽略自己的心意;
每周留给自己一些“任性时间”,不管是躺着刷剧,还是吃一顿大餐,买一件心仪已久的衣服,只用来取悦自己。
四十岁最好的状态,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完美,而是不再和自己拧巴。把消耗在纠结里的能量,匀给家人,匀给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