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截至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超20天,这场始于两党预算分歧的僵局,早已不是简单的政治博弈。
不光是普通民众怨声载道,上街游行反对特朗普,就连一向支持政府的联邦雇员如今也不得不通过兼职来艰难度日。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会让联邦政府再一次陷入停摆的闹剧之中呢?
![]()
这场停摆的核心,始终绕不开两党在预算与医保上的拉扯。
参议院已经进行了9次投票,最近一次51票赞成对44票反对的结果,距离通过所需的60票门槛仍差9票。
如今的情况就像一场没人愿认输的“拔河赛”,双方都攥着绳子不肯松手。
共和党坚持只批准7周的短期拨款,认为必须控制开支,民主党则寸步不让,要求永久延长医保补贴,还得把Medicaid医疗补助的削减给扭转回来。
![]()
这里要明确两个易混淆的医保项目,Medicare是面向65岁以上老人和部分残障人士的“老年医保”,而Medicaid是联邦与加州政府合办的“低保医保”,专门保障低收入人群。
此次两党博弈的关键恰是Medicaid,共和党想通过削减该项开支压缩预算,民主党则坚决主张恢复补贴,双方立场尖锐对立,毫无妥协迹象。
白宫近期的表态颇具耐人寻味。
首席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在采访中乐观预测本周可能结束停摆,称民主党人或主动推动政府重开。
但同时放出狠话,若民主党不放弃医保诉求,白宫将联合预算主管拉塞尔·沃特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施压。
![]()
有趣的是,他又将解决责任推给参议院,称特朗普虽全程保持活跃,却不会直接介入僵局。
民间的不满情绪已逐渐发酵。
全美即将掀起超过2600场抗议活动,民众试图通过集会表达对当前执政议程的不满。
而民调数据给了民主党坚持的底气,多数选民将停摆责任归咎于特朗普和共和党,且强烈支持延长奥巴马医改补贴。
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直言,我们的处境每日向好,毕竟早在9月底前,民主党就已预判医保会成为争议焦点并做好了充分准备。
![]()
而停摆带来的直接冲击,全部压在了普通联邦雇员身上。
目前已有75万联邦雇员被停职或被迫无薪工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议员们每月1.4万美元的薪水分文未减,办公室的咖啡机依旧正常运转。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实,让无数雇员深感寒心与不公。
有不少联邦雇员白天在政府部门“无薪坐班”,夜晚换上工作服成为Uber司机,Uber平台数据显示,近期注册的联邦雇员数量暴涨200%。
这些曾将“联邦工作”视为铁饭碗的从业者,如今为了生计疲于奔命,部分人甚至一天打4份工,累到直不起腰。
![]()
数据统计至少70万至75万个家庭正被“断收入”的焦虑笼罩,房贷延期申请、失业金领取队伍不断拉长,有人甚至要算计着冰箱里的牛奶能支撑几天。
这种困境已蔓延至地方,西弗吉尼亚一座3万人口的小城,因3000名联邦雇员停薪,当地餐馆、加油站生意惨淡,连教堂捐款都大幅锐减。
在这些依赖联邦支出的地区,政府工资如同“地方货币”,一旦断流,整个小城的经济便陷入停滞。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民众对政府信任的崩塌。
![]()
曾经“稳定”的政府工作形象被打破,民众发现一纸停摆令就能让生活陷入绝境,原本对政府解决通胀、控枪等问题的期待,也因“连工资都发不出”的现实而落空。
这种信任流失比短期经济损失更难修复,或许未来几十年,美国人对“政府工作”的认知将彻底改变。
与此同时停摆对美国经济的打击正逐步显现。
最直观的是经济数据“断更”,原定于10月15日发布的CPI通胀数据延迟至24日,若非劳工统计局为社保调整紧急恢复报告,拖延时间可能更长。
![]()
其他经济数据至今仍处于停摆状态,这让美联储陷入两难境地。
但是美联储10月29日将召开利率会议,其决策一贯强调“数据依赖”,如今关键数据缺失,如同厨师无食材却要做菜,只能“盲飞”决策。
调高利率怕压垮经济,调低又怕通胀失控,市场随之陷入恐慌,VIX恐慌指数飙升,美元汇率波动剧烈,投资者陷入迷茫。
更严峻的是国家核安全局的运营危机。
![]()
这个负责维护美国核武库的能源部下属机构,10月20日启动大规模停职,1400名员工收到停职通知,仅留不到400人负责核武库守卫等紧急任务。
高达80%人员离岗,这是该局2000年成立以来首次在停摆期间出现如此大规模停职。
停职人员原本承担的核弹头维护、海军核动力项目监督、防扩散计划等核心工作被迫停滞,直接影响美国核安全体系运转。
同时国际业务也受波及,核安全局在乌克兰等地的“全球危险核材料保障”工作因停摆协调受阻。
![]()
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暂停了在2024年支持民主党候选人的各州的110亿美元基础设施项目,白宫将其归咎于“停摆削弱项目管理能力”,实则难掩背后的政治考量。
此外,白宫预算主管曾预测将解雇超1万名联邦工作人员,虽被旧金山联邦法官下令暂停,但目前已有4000人被列入解雇名单。
这场停摆早已超越美国“家务事”的范畴,演变为牵动全球的问题。
美元霸权正被悄悄侵蚀,尽管短期内美元的主导地位难以替代,但美国频繁因政治分歧导致政府停摆,持续消耗“美元信用红利”。
![]()
以往全球对美元稳定性的信任,正随着政府“缺钱发薪”的闹剧逐渐动摇,不少国家开始探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国际机构也在重新评估与美国的合作。
联合国、IMF、WTO等组织以往无需过度担忧美国的履约能力,如今却不得不质疑,一个连自身预算都无法通过的国家,如何保证国际承诺的兑现?
专家指出,这并非个别官员的能力问题,而是治理体系的结构性漏洞,即便拥有顶尖专家团队,缺乏政治共识也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
回溯本质,这场停摆暴露了美国治理的深层困境。
参议院60票门槛原本旨在实现“制衡”,如今沦为“否决工具”。
两党将2026年中期选举的选票利益置于民生之上,把预算投票变成政治表演,议员们凭借稳定薪资与民众痛苦隔绝,这种治理脱节让政府失去了民心根基。
![]()
结语
没人能预判这场僵局将持续多久,但可以确定的是,拖延越久,对美国民众和全球经济的伤害越深。
当前最迫切的,是两党摒弃党派私利,回归治理本质。
当科学家在超市理货、小城餐馆倒闭、核安全项目停滞时,所谓的“政治博弈”不过是让普通人买单的闹剧。
这场困局的终结,不能仅等待“CPI数据发布”这样的偶然拐点,更需要治理者找回为民服务的初心。
![]()
信息来源:新华社新媒体
![]()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
1.新华社新媒体:《美政府“停摆”20天:核安全局近乎“放空” 白宫开始大兴土木》2025-10-21
2.界面新闻:《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四周,已波及核能力关键机构》2025-10-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