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3年10月28日,山城重庆,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接到美国总统罗斯福发来的一份电报:“我极其盼望与阁下及丘吉尔能及早会晤于某处,时间定为11月20日至25日之间”。这是蒋介石第一次作为同盟国的首脑,应邀参加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命运的重要会议——开罗会议。
为了这次重要会议,蒋介石和他的幕僚做了详尽的准备,他将起草方案的任务交给了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
王宠惠曾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北洋大学堂法律科毕业,而后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随即转赴英国研究国际公法。他是民国政府第一任外交部长,也是第一位出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的中国人。
一开始,王宠惠代表中国政府提交的公报草案,其核心内容——要使日本从中国窃取的领土 “当然归还中国”一句,被英国代表贾德干改成了“必须由日本放弃”。
王宠惠在日记中写道:世界人士均知此次大战,由于日本侵略我国东北而起,而吾作战之目的,亦贯彻反侵略主义……措词如此含糊,则会议公报将毫无意义,且将完全丧失其价值。
当时英国坚决反对使用“归还”,但美国代表听了王宠惠的论证之后,支持王宠惠的观点,丘吉尔跟他的外交代表只好放弃了坚持,最后的文字改为“归还”。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明确指出:“要使日本从中国窃取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等领土归还中国。”《开罗宣言》不仅确认东北、台湾、澎湖列岛是中国领土,肯定中国收复失地的神圣权利,而且强调要将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
回溯到1895年4月17日,甲午战争惨败后,清朝政府派出的大臣李鸿章被迫与日本方面的代表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并赔偿2亿3000万两白银。
为占领台湾,日本当局动用了当时其全国三分之一以上,7万多人的兵力和常备舰队的大部分舰只大举南下。在日军登陆台湾的前五个月时间,台湾民众至少有14000人被杀,受伤人数更是不计其数,而同时期日军也付出4800余人死亡和27000余人负伤的惨重代价才占领台湾。从台北到台南,从沿海到山区,台湾民众用血肉之躯投入一场不计胜算的家园保卫战。从1895年开始,台湾民众的武装抵抗一直坚持了30多年。
时间到了1936年,已经占据东北和台湾的日军对中国更为广袤的土地虎视眈眈,战争的阴影笼罩华夏大地。带着种种悬念,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陕北,他是第一位进入红色区域的西方记者。在随后出版的《西行漫记》中,斯诺记述了与毛泽东的一次谈话,毛泽东告诉他:
“中国当前的任务是收复全部失地,不仅仅是保卫我们长城以南的主权。这就是说,东三省是必须收复的……对于台湾也是如此。”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1938年4月1日,蒋介石发表抗战演说,申明了收复台湾的决心。国共两党对收复失地的看法,不谋而合。
1940年4月,出席国民参政会的中共代表董必武,与其他各党派的代表一起,联署提交了《策进台湾朝鲜革命使敌益速崩溃案》。“…应即宣布《马关条约》无效,认台湾亦在收复之失地范围…”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同时进攻东南亚和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天,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签署发布了《对日宣战布告》,中国正式对日本宣战。在宣战的同时,中国声明,中日两国间的不平等条约通通失去效力,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开罗宣言》,在中国打赢抗日战争之后,《马关条约》也会根据国际法失去效力,中国自己也会收回台湾。
1944年4月17日,“台湾调查委员会”在重庆成立。曾任福建省政府主席的陈仪牵头负责,接收台湾的工作正式铺开。
1944年10月,美军对日据之下的台湾开始空袭。各式战机轮番轰炸,机场、工业设施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几近瘫痪。伴随炸弹从天而降的,还有数十万份传单。有的传单上面是和平鸽,下面印着《开罗宣言》,正反两面分别用日文和中文书写,有的传单中间印着台湾地图,上面的文字写着:“太平洋沿岸两大国家联合一致,决心扫荡日寇,恢复人民之自由”。
1945年7月26日,同盟国发表《中英美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法西斯立即投降。明确指出:《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的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我们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宝岛台湾,也迎来了新生。
*本文根据纪录片《台湾·1945》整理
来源:台海时刻
![]()
近期视频推荐
更多精彩请关注川越海峡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