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26年伦敦世乒赛团体赛的赛程安排引发关注,比赛从4月28日持续至5月10日,长达12天的赛期创下世乒赛历史最长纪录。
这一安排背后,是赛事规模的大幅扩容:男女团体参赛队伍从40支增至64支,小组赛阶段需在铜箱体育馆完成112场循环赛,淘汰赛阶段移师温布利体育馆再战31场,总计143场比赛的体量直接拉长了赛程。
对于参赛队伍而言,若算上适应时差和训练时间,至少需在伦敦驻扎半个月,这对运动员的体能储备和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
而这庞大的赛事扩容,则也是由于乒乓球运动的全球化趋势。
犹记得,1926年首届世乒赛在伦敦举行时仅有9国参与,而2026年将迎来64支队伍覆盖五大洲的盛况。
此次,国际乒联为此设计分层晋级机制:世界排名前七的队伍和东道主英格兰直接晋级淘汰赛,其余56队争夺24个晋级名额。
这种设计既保障强队竞争力,又为新兴队伍提供机会,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队首次入围正赛。
当然,多国参与并不代表能够全部到场,毕竟许多粉丝担心伦敦的高消费。
![]()
有队伍反映,当地一份普通盒饭售价约25英镑(折合人民币240元),三人餐费可达760元人民币。
赛事期间,预计全球将有超10万游客涌入伦敦,不可避免的,预估酒店价格会普遍上涨30%,温布利体育馆周边经济型酒店可能每晚价格突破200英镑。
这些成本说白了,最终还是由观众、特别是核心粉丝群体承担。
而我国的孙颖莎和王楚钦等球星的支持者多为学生群体,其消费能力怕是难以负担。
从这里不难看出,英国主办方是有些商业考量的。
![]()
尽管乒乓球在英国本土热度有限,但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王楚钦和孙颖莎的微博粉丝合计超3000万,其周边商品销量常年居顶。
为了迎合商业需求,赛事期间,温布利体育馆将设置球星签名会、主题快闪店等互动环节,门票采用动态定价策略,决赛门票最高达300英镑。
这种定位明显瞄准海外球迷的消费能力,尤其是中、日、韩等乒乓球热门地区的追随者。
除了钱的问题,许多选手的体能问题也成为了老大难。
![]()
因为根据新赛制,非种子队选手若从小组赛突围至决赛,需在12天内完成最多10场比赛。
举个例子,王楚钦作为男队核心,其打法依赖高强度移动,连续作战可能加剧肩腕损伤风险。
尤其是孙颖莎还需应对混双、女团多线作战,日均赛场次或超3小时。
目前,教练组已着手制定轮换方案,但密集赛程仍可能影响关键场次的发挥。
![]()
另外就是宣传方面的热议,尽管国际乒联强调,百年庆典旨在推广乒乓球文化,伦敦将同步举办历史展览和青少年培训活动。
但当地民众对长达半月的交通管制和物价上涨颇有微词,有市民表示“乒乓球狂欢更像商业狂欢”。
预祝赛事能够圆满成功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