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特朗普称美方将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列为对中国三大问题,中方回应

0
分享至

最近,特朗普宣称要把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列为美国对中国的三大问题。这事儿一出来,舆论场上可就炸了锅了。大家伙儿都在议论,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咱们先从稀土说起。这玩意儿,被称为“工业维生素”,重要性不言而喻。手机、电脑、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甚至是最尖端的军事武器,都离不开稀土。咱们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这话一点不夸张,可以说是“得稀土者得天下”的一半。

遥想当年,大概是在2010年左右吧,中日钓鱼岛事件那会儿,中国曾经短暂限制过对日稀土出口,结果把日本给急坏了。那次事件,就像是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原来稀土这张牌,中国真能打。从那以后,美西方国家就开始坐不住了,嘴上说着要“去风险化”,要寻找替代供应链,可真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哪有那么容易?这些年,美国虽然也想重启本土稀土矿,投资了不少钱,但成本高、污染大,效率也远远比不上咱们。这不,去年(2024年)还有报道说,美国某家稀土企业,投入巨资搞了半天,结果产量还不到中国一个零头。稀土,已经成了美国眼中的“战略焦虑症”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这次回应得很明确:“中方近期出台多项涉及稀土的新出口管制,引发美西方政策圈的震动。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9月份稀土磁铁出口量与8月份相比下降6.1%,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增长势头。” 你们品品,这话里有话啊。这不就是告诉美国,稀土这张牌,我们一直攥在手里,而且有能力、有底气打出去。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贸易问题,这是涉及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的战略博弈。

接着聊聊芬太尼。这个问题,说实话,挺让人来气的。美国把芬太尼危机归咎于中国,这完全是甩锅行为。芬太尼是啥?它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止痛药,本身是合法的处方药,但滥用就会导致严重后果。美国国内的芬太尼泛滥问题,那简直是触目惊心,每年因为阿片类药物过量死亡的人数,都创下新高。据我了解到的最新数据,就今年(2025年)上半年,美国因芬太尼过量死亡的人数,又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几。这背后,是美国根深蒂固的毒品文化、宽松的处方药管理,以及社会深层矛盾的体现。

中国对于禁毒的决心和力度,那是有目共睹的。咱们国家对芬太尼类物质的管控,一直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早在2019年,中国就整类列管了芬太尼类物质,比联合国管得还早、还严。为了配合美国禁毒,咱们做了多少努力?提供了多少协助?可美国呢?他们却反过来指责中国,甚至还对中国的禁毒机构和个人进行制裁。这不是典型的“恩将仇报”吗?



郭嘉昆发言人说得好:“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美方无视中方的善意,执意对中国加征芬太尼关税,这严重冲击中美在禁毒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也严重损害中方利益。” 这话掷地有声,直接点出了问题的核心。美国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想通过外部施压来转移视线,这简直是痴心妄想。这种做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破坏两国之间本已脆弱的信任基础。你们想想,如果一个国家连最基本的善意都得不到尊重,那还怎么谈合作?这简直就是“贼喊捉贼”的典型案例

最后,我们说说大豆。这大豆啊,看似普通,却是中美贸易摩擦的“风向标”。中美贸易战刚开始那会儿,大豆就成了美国农民的心头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美国农民的大豆很大一部分都销往中国。一旦中国减少进口,美国农民可就遭殃了。

还记得2018年那会儿吗?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结果美国中西部的大豆产区哀嚎一片,豆农们颗粒无收,欲哭无泪。当时媒体上铺天盖地都是美国农民的惨状。特朗普为了安抚农民,不得不拿出大笔补贴。但这补贴,毕竟是杯水车薪,而且治标不治本。



现在,随着特朗普政府不断加码对华关税威胁和限制围堵,咱们中方也采取了反制措施。路透社10月20日报道,中国9月未从美国进口任何大豆,这是自2018年11月以来,进口量首次降至零。你们看,这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谁说中国没有反制手段?我们不光有,而且精准有效。少了美国大豆,我们可以从巴西、阿根廷,甚至俄罗斯等国家进口。咱们国家现在“朋友圈”越来越大,供应链也越来越多元化,根本不怕被美国卡脖子。

特朗普把这三样东西摆上谈判桌,其实反映了他一贯的谈判策略:先制造筹码,再极限施压。稀土,是想逼迫中国在战略资源上让步;芬太尼,是想甩锅推责,把国内问题国际化;大豆,则是想用经济利益来敲打中国,争取农业州的选票。这些招数,咱们看得清清楚楚。

郭嘉昆发言人说得非常好:“中方在处理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双方应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协商解决有关问题。” 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深意。它传递了几个关键信息:



  1. 立场一贯、明确。这说明咱们不会轻易动摇原则,更不会屈服于压力。无论是谁上台,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我们坚持自己的核心利益和立场。

第二,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这句话,不仅是对美方的劝告,也是对国际社会的表态。贸易战没有赢家,只会两败俱伤。这一点,中美两国在过去几年的贸易摩擦中,都付出了沉重代价,应该都深有体会。

第三,平等、尊重、互惠。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前提。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对话;没有尊重,就没有互信的基础;没有互惠,合作就无法长久。美国想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颐指气使地让中国让步,那是不可能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美关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上世纪70年代的“乒乓外交”,到后来建交、改革开放,再到现在的竞争与合作并存,跌宕起伏。但无论如何,对话和协商,始终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我记得一个历史细节,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那会儿,中美两国连基本的沟通渠道都没有,全靠巴基斯坦从中斡旋。周恩来总理和基辛格在没有任何前例可循的情况下,硬是谈出了一个历史性的《上海公报》。那种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放到今天也依然让人敬佩。那时候,两国意识形态差异巨大,实力对比也相去甚远,但为了共同的战略利益,双方还是坐下来谈了。

反观现在,中美两国经济上深度交融,人员往来频繁,在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上也有共同责任。但某些美国政客,却沉迷于冷战思维,试图构建“小院高墙”,这完全是逆历史潮流而动。

展望未来,中美重返谈判桌,这本身就是个积极信号。但谈判,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双方必然会有一番唇枪舌剑,甚至可能会有反复。但只要对话的门开着,就有解决问题的希望。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维护自身核心利益,也要展现开放和合作的姿态。

就像我经常跟大家说的,国际政治不是非黑即白,它是复杂的、多变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情绪化的语言去评价,而是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动因。特朗普这次抛出的“三大问题”,无疑是中美关系中的老问题,但也被他赋予了新的“政治使命”。如何应对,考验着双方的智慧和定力。



最后,我想用一句老话来结尾:“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中美关系这条大船,虽然有时会遇到风浪,但只要双方能以史为鉴,着眼长远,保持理性,就一定能找到新的“压舱石”,驶向更加稳定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近史谈 incentive-icons
近史谈
近代史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041文章数 8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