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台风“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叠加及其残余环流影响,百色市田东县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部分区域出现内涝、山洪及地质灾害风险。面对严峻汛情灾情,田东县党委、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科学统筹部署,聚焦“防风险、保安全、抢恢复”主线,打出灾后重建“组合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强化监测预警 筑牢“第一道防线”
该县始终把监测预警作为灾后防范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密雨情、水情、地质灾害隐患监测,依托气象、水利、水文、自然资源、应急等专业平台实时汇总分析数据,精准研判灾害发展趋势。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应急广播、短信推送等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明确预警等级、影响范围及防范要求,切实提升预警信息的权威性和覆盖面,引导群众提前做好转移避险准备,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
10月18日,作登瑶族乡巴立村组织党员群众清理龙外屯内道路垃圾。陆向宇摄
聚焦次生防范 守住“安全底线”
针对暴雨过后次生灾害多发的特点,田东县持续加强中小河流重点区域、薄弱堤段的堤防巡查力度,对发现的隐患点及时标记、建立台账、迅速处置。同时,扎实做好泄洪河道两岸安全防范,提前谋划临灾群众转移安置方案,确保“应转尽转、不落一人”;紧盯水库运行安全,严格落实巡坝查险制度,做到险情早预测、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坚决守住“水库不垮坝”的底线。
深化部门联动 凝聚“重建合力”
该县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作战机制,积极协调水利、住建、应急、消防等部门力量,重点聚焦作登、印茶、祥周、思林等乡镇11个村18屯的内涝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形成“统一指挥、分工负责、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灾后第一时间,各部门迅速投入疾病防控、道路清障、电力通讯抢修等工作,同步推进农作物复种复耕抢收。目前,已完成11个屯受灾区域消杀作业和恢复电力供应工作,畅通多条道路,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恢复受灾区域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10月18日,作登瑶族乡巴立村在外务工人员自发组织捐赠物资援助家乡受灾群众。陆向宇摄
精准核查救助 兜牢“民生底线”
为全面掌握灾情,田东县组织工作人员对受灾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核实房屋倒塌、农作物受损、基础设施损毁等情况,建立详实灾情台账,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在此基础上,按照“精准救助、应保尽保”原则,及时组织民政、乡镇等为受灾群众发放大米、饮用水、帐篷、棉被等生活物资,妥善安置因灾转移群众,保障基本生活需求。截至10月15日,民政部门共为6个受灾乡镇发放面条336斤、大米3030斤、瓶装饮用水1100件、食用油555瓶、方便面1020箱、橙汁980箱、黄桃罐头160箱、牛奶80箱、鸡蛋60箱、豆皮176袋、白色pp绳和洗衣机等物资一批,总价值约18.06万元。
做实物资保障 提升“应急效能”
由田东县应急管理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牵头统筹,提前制定救援物资采购计划,加大冲锋舟、救生衣、排水泵、照明设备等防汛救灾物资储备力度,并将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前置到重点乡镇和风险区域,建立“就近调度、快速响应”的物资保障机制,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为灾后重建和应急处置提供坚实物资支撑。目前,当地政府累计组织发放大米、面条、饮用水等生活类物资4200余件,蔬菜1600余斤,累计约5万元;发放棉被、帐篷、折叠床等应急救援类物资500余件。
目前,田东县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受灾区域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下一步,该县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把群众生活生产放在第一位,统筹做好清淤、消杀、房屋安全鉴定、供水供电生活生产恢复工作等,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周月珍、农思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