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26岁女子只喝矿泉水从不烧开水喝,去医院体检,医生呆住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实人物和事件。

“嘉树,你知道的,我不喝这个。”程悦看着未婚夫递过来的玻璃杯,微笑着摇了摇头。

周嘉树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小悦,我们家这套净水系统快一万块了,过滤完再烧开,比很多纯净水都干净。”

程悦只是从冰箱里拿出一瓶昂贵的进口矿泉水,拧开盖子:“感觉不一样,这是我的底线。”

她坚信这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却没想过,这份坚持的最终账单,会在医院的诊室里,让一位见惯风浪的医生都愣在当场。



01

程悦的生活,在她的百万粉丝眼中,就是一个精致、健康、自律的范本。

她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健康生活方式博主。

每天清晨,当城市还在沉睡时,她的直播间就已经亮起柔和的灯光。

画面里,她身穿剪裁合体的瑜伽服,身形窈窕,皮肤白皙透亮,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一股优雅。

“宝宝们早上好呀,”她对着镜头,声音甜美而富有感染力。

“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清晨的第一杯水,我依旧选择来自阿尔卑斯山冰川深处的这个品牌。”

她举起一个设计简约的玻璃瓶,瓶身在灯光下折射出晶莹的光。

她身后的背景,是一面顶天立地的置物架,上面没有书籍,没有摆件,而是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码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瓶装矿泉水。

法国的、意大利的、斐济的……琳琅满目,像一座晶莹剔TDS透的水晶宫殿。

“很多新来的宝宝可能不知道,我为什么对喝水这么执着。”程悦一边将水倒入精致的杯中,一边开始她的“科普时间”。

“我们日常的自来水,虽然经过了水厂处理,但在漫长的管道运输中,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而且,为了消毒,水中会残留氯气,长期饮用对身体是一种负担。”她的语气专业而笃定,仿佛一位资深学者。

“更重要的是看一个指标,叫总溶解固体,也就是大家常说的TDS值。这个数值代表了水中的杂质含量。大家看,”她拿起另一瓶水,指着标签上的数字,“这款水的TDS值只有三十,说明它非常纯净。而我们家里的自来水,烧开前TDS值可能高达两三百,烧开后虽然能杀死细菌,但水里的重金属、水垢这些东西是去不掉的。”

直播间的弹幕飞速滚动着。“哇,学到了!我这就去下单!”“难怪悦悦皮肤那么好,原来秘密在这里!”“我喝了二十多年开水,瑟瑟发抖……”

看着粉丝们的追捧和信赖,程悦的嘴角勾起一抹满足的微笑。

这份对“纯净”的偏执,是她人设的核心,也是她安全感的来源。

这份安全感的建立,要追溯到八年前。

那时的程悦,还是一个刚进大学的黄毛丫头。

宿舍里,那个嗡嗡作响、内壁结满黄褐色水垢的老式热水壶,是所有人的饮水来源。

室友们都习以为常,但程悦总觉得那烧出来的水有一股说不出的铁锈味和漂白粉味。

真正让她感到恐惧的,是一篇偶然在图书馆看到的深度报道。

报道图文并茂地揭露了某个工业城市因为水源污染,导致当地居民健康状况普遍恶化的骇人事实。

文章里,那些因为长期饮用不洁净水而病倒的人们,那些触目惊心的化验单,像一根根针,深深扎进了程悦的心里。

从那天起,恐惧的种子便生了根。

她开始拒绝饮用宿舍的开水,宁愿每天跑很远的路去超市买最便宜的瓶装水。

她省下饭钱,省下买新衣服的钱,只为了能喝上一口她认为“干净”的水。

室友们都笑她“穷讲究”、“大小姐脾气”,她也不辩解。

这个习惯,随着她毕业、工作、经济独立,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

当她成为一名健康博主后,这份偏执更是被她打造成了自己最鲜明的标签。

她坚信,自己是在向大众传递一种更科学、更负责任的生活方式。

只是,这种“科学”与“负责任”,在生活中,常常会与最亲密的人产生小小的摩擦。

“小悦,汤好了,快来喝。”未婚夫周嘉树从厨房里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汤。

程悦走过去,看了一眼,问道:“用什么水炖的?”

“还能用什么水,净水器里的水呗。”周嘉树理所当然地回答。

为了程悦,他特意花大价钱装了一套多重过滤的反渗透净水系统,出水的TDS值能降到二十以下,比很多瓶装纯净水都低。

程悦却轻轻皱了皱眉:“跟你说过啦,做饭煲汤也要用矿泉水。净水器只能过滤,但水本身的矿物质结构已经被破坏了。”

周嘉树有些哭笑不得:“我的大小姐,这汤我都炖了两个小时了,你就尝一口,好不好?”

程悦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转身从她的“水晶宫殿”里取下一瓶标着“适合烹饪”的矿泉水:“算了,我还是自己煮点蔬菜汤吧。”

看着她固执的背影,周嘉树的眼神里充满了宠溺和一丝难以察觉的担忧。

他爱她的自律和对生活的热情,也包容她近乎苛刻的习惯。

他只是隐隐觉得,这种极致的追求,像一根绷得太紧的弦,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出令人不安的声音。

02

最先发出声音的,是程悦的身体。

起初,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问题。

她的指甲变得很脆,以前能留得长长的、涂上漂亮颜色的指甲,现在稍微长一点就容易从中间断裂。

她以为是频繁做美甲伤到了,便停了几个月,可情况丝毫没有好转。

接着是头发。

作为美妆博主,她拥有一头令人羡慕的、浓密柔顺的长发。

可最近,每次洗完头,浴室地漏上那团黑乎乎的头发都让她心惊。

发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发际线似乎也悄悄后移了一点。

她开始疯狂尝试各种昂贵的防脱洗发水、生发精华,在直播时也绝口不提这个烦恼。

有一次,为了拍摄一个甲油广告,她不得不偷偷贴上了一片假指甲,来掩盖自己那个刚断掉的、参差不齐的指甲。

镜头前,她依旧是那个光鲜亮丽的完美博主,笑容灿烂地展示着手上完美的“作品”。

可镜头后,看着镜子里自己那双不再完美的双手,一丝焦虑第一次爬上了她的心头。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面子”问题,那么接踵而至的疲惫感,则开始真正动摇她的“里子”。

她引以为傲的自律生活,开始变得力不从心。

以前,清晨五点半起床做一小时瑜伽,对她来说是享受;现在,闹钟响过三遍,她还挣扎着不想离开被窝,一整套瑜伽做下来,不再是神清气爽,而是气喘吁吁。

她还变得特别怕冷。

明明是初夏,办公室里稍微开一会儿空调,同事们都觉得凉爽,她却要披上一件厚厚的外套,手脚冰凉得像两块冰。

“悦悦,你是不是太累了?最近看你脸色不太好。”有同事关心地问。

程悦总是笑着摆摆手:“没事,最近接了几个项目,压力有点大,熬夜多了。”

她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工作压力,解决办法也简单粗暴——喝更多的水。

她认为,身体疲劳就是能量不足,而那些来自高山冰川、富含矿物质的“高能量”矿泉水,一定能帮她补充回来。

于是,她喝水的频率更高了,从以前的一天八瓶,增加到了十瓶、十二瓶。

她甚至觉得,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净化”,能把身体里的疲惫和毒素都排出去。

然而,身体的警报却在以一种更激烈的方式拉响。

那天,她和周嘉树正在为婚礼做最后的准备,去郊区一个风景优美的度假村考察场地。

阳光很好,微风和煦,一切都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他们跟着场地负责人,在草坪上、湖边,边走边聊。

不到半个小时,程悦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脚下的草地开始变得软绵绵的,耳边的交谈声也仿佛隔了一层纱。

她停下脚步,想扶一下旁边的树,可还没等手触到树干,一阵猛烈的天旋地转袭来,眼前瞬间一黑,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后倒去。

“小悦!”

周嘉树的惊呼声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在失去意识的最后一秒,她感觉到一双有力的臂膀接住了自己。

等她再次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休息室的沙发上,周嘉树正拿着一块湿毛巾,紧张地擦拭着她的额头。

他的脸色煞白,嘴唇紧紧抿着。

“我……我怎么了?”程悦的声音有些虚弱。

“你晕倒了。”周嘉树的声音压抑着怒火,这是程悦从未见过的。他放下毛巾,死死地盯着她,“程悦!你必须去医院!马上!这不是开玩笑的!”

程悦被他的样子吓到了,下意识地辩解:“我没事,就是有点低血糖……早上没怎么吃东西。”

“别再找借口了!”周嘉树第一次对她吼了出来,“你看看你最近的样子!掉头发、没精神、手脚冰凉,现在还晕倒了!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吗?你那套所谓的‘健康理论’,到底把你折腾成什么样了!”

程悦的眼圈一下子红了。

她不是不害怕,从身体出现第一个异常信号开始,恐惧就像一株藤蔓,悄悄缠住了她的心脏。可她不敢承认,更不敢去医院。

她害怕面对未知的检查结果,更害怕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健康人设”在一瞬间崩塌。

如果连她这个最注重健康的人都病了,那该是多大的一个笑话?她的事业、她的粉丝、她的骄傲……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为泡影。

看着未婚夫那双写满愤怒、但更多是心疼和恐惧的眼睛,程悦的防线,终于崩溃了。

她捂住脸,低声哭了起来。

03

市三甲医院的走廊里,弥漫着一股独有的、混杂着消毒水和焦虑的味道。

程悦紧紧攥着周嘉树的手,手心里全是冷汗。

她戴着口罩和帽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生怕被人认出来。

他们挂的是内分泌与代谢科主任医师陈思翰的专家号。

陈医生大约四十五六岁,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眼神沉稳而锐利,透着一股让人信服的专业气质。

他言简意赅地让程悦描述症状。

“最近几个月特别容易疲劳,掉头发很厉害,指甲脆,特别怕冷,今天……今天还晕倒了。”程悦的声音越说越小。

陈医生一边在电脑上记录,一边有条不紊地提问:“月经周期规律吗?家里有遗传病史吗?平时饮食习惯怎么样?”

程悦一一作答。



当被问到最后一个问题时,她仿佛找到了证明自己“清白”的救命稻草,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些:“我饮食非常健康!不吃油炸,不喝饮料。哦对了,医生,我有一个习惯,不知道有没有关系——我八年来只喝瓶装矿泉水,从不喝烧开的自来水。”

说完,她带着一丝期待看向医生,希望这个“优良”的习惯能为她的健康状况加分。

陈医生正在敲击键盘的手指,瞬间停在了半空中。

他缓缓抬起头,扶了扶眼镜,目光第一次变得锐利起来,像探照灯一样锁定了程悦:“八年?一滴开水都没喝过?”

“对。”程悦肯定地点头。

“包括做饭、煲汤吗?”他的追问又快又急。

“是的,都用矿泉水。”

陈医生的眉头,紧紧地锁成了一个川字。

他没再说什么,只是拿起笔,在面前的病历本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又在旁边加了三个醒目的叹号。

这个小小的动作,让程悦的心猛地一沉。

“医生,这……有什么问题吗?”她紧张地问。

陈医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开出了一长串检查单。

拿着那叠厚厚的检查单,程悦和周嘉树开始了在医院里漫长的穿梭。

抽血、留尿、排队、等待……每一个环节都像一种煎熬。

做骨密度测试的时候,她躺在冰冷的仪器上,看着机械臂在自己身上缓缓扫过,心里充满了荒诞感。

她一个以健康自律为标签的年轻人,竟然在和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家一起,检查骨骼的健康状况。

三天的等待,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程悦吃不下,睡不着,脑子里反复回想着陈医生锁眉和画圈的动作。

她不敢再看任何健康资讯,那些曾经被她奉为圭臬的知识,此刻看起来都充满了讽刺。

终于到了复诊的日子。

程悦和周嘉树提前半小时就到了诊室门口,坐立不安。

当护士叫到“程悦”的名字时,她的心脏几乎要跳出嗓子眼。

走进诊室,陈医生已经坐在那里,面前摊开着一叠厚厚的、布满了各种数据和图表的检查报告。

他的脸色,比上次见面时还要凝重。

他没有马上开口,只是反复地翻看着报告,一张,又一张。

他的手指在某几项异常的数据上点了点,又拿起手机,打开计算器,似乎在核对着什么。

诊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墙上时钟的秒针在滴答作响,每一下,都像敲在程悦的心上。

周嘉树忍不住了,轻声问:“陈医生,结果……怎么样?”

陈医生没有理会他,依旧死死地盯着报告。

他忽然摘下眼镜,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节,用力地按压着自己的眉心和鼻梁连接处,闭上眼,长长地、无声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

这个动作持续了十几秒。

他再次戴上眼镜,抬起头,目光越过周嘉树,直直地看向程悦。

“程小姐,”他的声音有些沙哑,甚至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颤抖,“我最后再跟你确认一次,你确定这八年,真的只喝矿泉水?”

“我确定。”程悦的心已经沉到了谷底,但还是本能地回答。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陈医生沉默了足足半分钟。

诊室里死一般寂静。

他突然转过身,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张彩色骨密度图,对他身旁正在观摩学习的实习医生喃喃自语,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房间里却清晰可闻。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