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妈妈,外婆说她有点累,我们要乖乖的。"三岁的小雨奶声奶气地对我说。
我当时只是笑着摸摸她的小脑袋,觉得女儿真懂事。
可是那个深夜,当我轻轻推开外婆房间的门时,眼前的一幕让我瞬间石化了。
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三岁的女儿,早已默默承担着我不知道的秘密。
01
我叫李梅,今年三十二岁,在市里一家广告公司做创意总监。
三年前的那场离婚来得突然,前夫出轨的事实让我彻底心灰意冷。
带着刚满月的女儿小雨,我回到了母亲身边。
小雨现在三岁两个月,是个特别乖巧的孩子。
她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睫毛长长的,说话时总是奶声奶气的。
笑起来的时候,眼睛会弯成月牙形,两个小酒窝特别可爱。
我妈王淑芬今年六十八岁,退休前是小学的语文老师。
她身材不高,但精神头一直很好,说话做事都很利索。
退休后的这几年,她最大的乐趣就是帮我带小雨。
我们现在住在市中心的一套两居室里。
这是我妈的房子,装修虽然有些老旧,但很温馨。
客厅不大,但采光很好,阳台上种了不少花花草草。
我住主卧,妈妈和小雨住次卧。
从小雨八个月大开始,她就跟外婆睡。
刚开始我还担心她会哭闹,没想到小雨特别适应。
不但不哭不闹,反而睡得特别香。
这让我省了不少心,也让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
每天早上七点,我准时起床洗漱。
妈妈总是比我起得更早,已经在厨房里忙活着准备早餐。
小雨还在床上睡觉,小脸红扑扑的,睡得特别香甜。
我经常忍不住轻轻亲亲她的小脸蛋,然后匆匆出门上班。
晚上六点下班后,我通常会在七点左右到家。
一进门,小雨就会从沙发上跳下来,跑过来抱我的腿。
"妈妈回来啦!"她总是这样兴奋地喊着。
妈妈会从厨房探出头来,笑着说:"回来了?饭马上就好。"
晚饭时间是我们最温馨的时光。
妈妈做的菜总是那么香,小雨吃饭也很乖。
她会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小勺子一口一口地吃。
有时候会把饭粒掉在桌子上,妈妈总是笑着帮她收拾。
"小雨真棒,都会自己吃饭了。"妈妈总是这样夸她。
小雨听了会特别开心,吃得更加起劲。
饭后,我们会一起看看电视,或者我陪小雨玩一会儿。
九点左右,妈妈就会带小雨去洗澡,然后哄她睡觉。
我负责收拾厨房,准备第二天的工作资料。
这样的生活平静而有序,我觉得很满足。
邻居们都夸小雨懂事,说她跟妈妈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确实,小雨的很多习惯都像妈妈。
她走路时喜欢背着小手,像个小大人。
说话时会模仿妈妈的语气,一本正经的样子特别可爱。
有时候看着她认真的小表情,我总是忍不住笑。
妈妈也很疼爱小雨,总说这孩子是她的心头肉。
"这孩子太乖了,比你小时候还懂事。"妈妈经常这样说。
我有时候会开玩笑:"那是因为您教得好。"
妈妈总是笑着摇头:"这孩子天生就懂事,不用怎么教。"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小雨会给妈妈讲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今天和哪个小朋友一起玩了,老师教了什么新儿歌。
妈妈会很认真地听,时不时地点头回应。
妈妈也会给小雨讲一些简单的故事。
大多是她以前给学生讲过的童话故事。
小雨总是听得很入迷,眼睛一眨不眨的。
我经常听到她们房间里传出的笑声和说话声。
那种温馨的感觉让我觉得,选择回到母亲身边是对的。
小雨有了外婆的陪伴,我也能安心工作。
这样的安排对大家都好。
最近两个月,我开始注意到一些细微的变化。
妈妈经常会无意识地揉太阳穴,看起来有些疲惫。
我问她是不是头疼,她总是摆摆手说:"老毛病了,没事的。"
"可能是最近天气变化,有点不舒服。"她这样解释。
我提议带她去医院看看,她却坚决拒绝。
"就是年纪大了,小毛病而已,不用大惊小怪的。"
有时候我看到她走路时会下意识地扶墙。
![]()
动作很轻微,如果不仔细观察根本察觉不到。
但我还是注意到了,心里有些担心。
"妈,您是不是身体有什么不舒服?"我试探性地问。
"哪有什么不舒服,你想多了。"她依然否认。
但我注意到她的脸色确实比以前差了一些。
以前总是红润有光泽,现在看起来有些苍白。
小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前她虽然跟妈妈亲,但也会找我撒娇。
现在她变得更加黏妈妈了,几乎一步都不愿意离开。
02
白天在家的时候,她总是跟在妈妈身边。
妈妈去厨房做饭,她就搬着小凳子跟过去。
妈妈在客厅看电视,她就坐在旁边安静地玩玩具。
妈妈做饭时,小雨会站在旁边"帮忙"。
其实也帮不上什么忙,就是递递碗筷,或者看着妈妈切菜。
"小雨真棒,真是妈妈的好帮手。"妈妈总是这样夸她。
小雨听了会特别开心,更加努力地"帮忙"。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能培养小雨的生活能力。
而且看她们祖孙俩这么亲密,我心里也很温暖。
公司最近接了一个重要的项目,是给一家大型企业做全案策划。
这个项目对公司很重要,对我的职业发展也很关键。
但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我的工作压力陡然增大。
连续一个多星期,我都要加班到深夜才能回家。
有时候甚至要到凌晨一两点才能离开办公室。
每次回到家时,客厅里已经漆黑一片。
妈妈和小雨都已经睡了,我只能轻手轻脚地洗漱休息。
担心吵醒她们,我连走路都特别小心。
早上出门时,妈妈已经起来在厨房准备早餐了。
小雨还在床上睡觉,小脸埋在枕头里,睡得正香。
我经常连跟她们好好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匆匆吃完早餐就要赶去公司。
心里虽然有些愧疚,但我告诉自己这是暂时的。
等这个项目结束了,我就能有更多时间陪她们了。
而且有妈妈在家,我很放心。
她比我更有耐心,也更会照顾孩子。
小雨从小就跟她亲,这样的安排应该没问题。
周六的时候,我终于能在家陪她们了。
吃午饭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妈妈的状态。
她确实比以前消瘦了一些,吃饭也吃得很少。
我夹了一块她爱吃的红烧肉放在她碗里。
"妈,多吃点,您最近是不是没什么胃口?"
她看了看碗里的肉,犹豫了一下才吃。
"年纪大了,吃不了那么多了。"她这样回答。
小雨倒是很贴心,也学着我的样子给妈妈夹菜。
"外婆吃吃,外婆要多吃饭。"她一边夹菜一边说。
妈妈笑着接受了小雨的好意,但其实也吃不了多少。
我发现她吃饭的时候总是很小心,好像在刻意控制什么。
午饭后,妈妈说要休息一会儿。
这让我有些意外,以前她从来不午睡的。
"最近有点累,躺一会儿就好了。"她解释道。
小雨也不吵不闹,乖乖地说:"外婆休息,小雨不吵。"
我陪小雨在客厅玩了一会儿,然后去看妈妈。
她已经躺下了,但看起来并没有睡着。
"妈,您真的没事吗?要不我们去医院检查一下?"
"真的没事,就是年纪大了,容易累。"她坚持说。
但我总觉得她有什么事瞒着我。
那种感觉说不清楚,就是觉得不太对劲。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更加仔细地观察。
我发现妈妈晚上经常起夜,而且频率比以前高了很多。
有时候半夜我起来上厕所,会听到她房间里有轻微的声音。
开门声、轻微的脚步声、还有水杯碰撞的声音。
开始我以为她是起来上厕所或者喝水,这很正常。
但后来我发现,这种情况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发生。
有时候甚至一晚上会起来好几次。
我开始担心她是不是身体真的有什么问题。
白天观察小雨的时候,我也发现了一些异常。
她的精神状态其实还不错,白天很活泼。
但仔细看的话,她的眼睛有时候会有些红。
就像是没睡好觉的样子。
我问她:"小雨,昨天晚上睡得好吗?"
她点点头说:"睡得好。"
但我总觉得她的回答有些迟疑。
"有没有被什么声音吵醒?"我继续问。
"没有,小雨睡得很香。"她摇摇头说。
但我注意到,她回答时眼神有些闪烁。
我开始怀疑她们晚上是不是真的有什么情况。
妈妈的化妆台上出现了一些我没见过的药品。
我趁她不在的时候仔细看了看,包装盒上写着一些医学术语。
看起来不像是普通的保健品。
我拿起来想仔细研究一下,这时妈妈回来了。
"梅梅,你在看什么?"她有些紧张地问。
"妈,这些药是什么?我怎么没见过?"
03
她很快走过来,把药盒收了起来。
"就是一些维生素,医生说老年人要补充。"
但我明明看到包装上写的不是维生素。
"妈,您最近是不是去医院了?"我追问道。
"就是普通的体检,年纪大了,要定期检查。"她避重就轻地说。
我总觉得她在隐瞒什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追问。
楼下的张阿姨有一天在电梯里碰到我。
她是个热心肠的人,平时跟我们家关系不错。
"小梅,最近你们家是不是有什么事啊?"她问。
"什么事?"我有些疑惑。
"就是最近半夜总听到你们家楼上有脚步声。"
"有时候还挺频繁的,我还以为是不是有什么急事。"
我心里咯噔一下,原来不只是我听到了。
"可能是我妈起夜吧,年纪大了。"我这样回答。
"那倒也是,老年人确实容易起夜。"张阿姨点点头。
"不过最近确实比较频繁,你们要多注意老人家的身体。"
从电梯出来后,我心里更加不安了。
连楼下的邻居都注意到了,说明情况确实不正常。
隔壁的王婶也跟我提起过类似的话。
她说在小区门口碰到妈妈买药时,发现她脸色不太好。
"你妈妈看起来有些憔悴,走路也比以前慢了。 "
"我们这些老邻居都很关心她,你们要多注意。 "
小区里也有其他人在议论。
有人说看到妈妈最近总是一个人去医院。
有人说她买药的频率比以前高了。
听到这些话,我的担心越来越重。
回到家后,我更加仔细地观察妈妈的状态。
她确实比以前消瘦了不少,脸色也没有以前红润。
走路的时候偶尔会停下来休息一下。
但她总是说自己很好,让我不要多想。
小雨最近也出现了一些让我意外的变化。
她开始尝试自己穿衣服,虽然经常把扣子扣错。
会主动帮妈妈拿拖鞋,递毛巾,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说话的语气也开始模仿妈妈,经常说:"慢慢来,不着急。 "
这句话是妈妈的口头禅,小雨学得特别像。
有一次她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外婆很累,我们要乖乖的。 "
当时我以为只是小孩子的无心话,现在想起来却觉得意味深长。
一个三岁的孩子,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她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
项目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我的工作变得更加繁忙。
客户要求很严格,几乎每天都有修改意见。
连续几个晚上,我都在公司加班到凌晨。
回到家时,整栋楼都安静下来了。
我尽量轻手轻脚地进门,怕吵醒熟睡的母女俩。
但有时候洗漱时,我会听到妈妈房间里有轻微的响动。
好像有人在走动,或者在找什么东西。
我以为是我的动静吵醒了她们,心里很愧疚。
几次我想早点回家,都被临时的会议或者紧急任务耽搁了。
![]()
妈妈在电话里总是很体贴,让我安心工作。
"家里有我呢,你好好工作,不要担心我们。 "
"小雨很乖,一点都不吵,你放心。 "
小雨偶尔也会接电话,奶声奶气地说:"妈妈加油,小雨等你回家。 "
听到她们理解的话语,我既感动又愧疚。
但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安感,越来越强烈。
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被我忽略了,但我又抓不住关键。
其实我不知道的是,妈妈这几个月来一直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三个月前的那次体检,她被查出了糖尿病。
医生说是二型糖尿病,需要长期控制饮食和服药。
"血糖指数偏高,需要特别注意,不能掉以轻心。"医生严肃地说。
妈妈听到这个结果时,心里五味杂陈。
她想到我正在为事业打拼,小雨还需要人照顾。
如果让我知道她生病了,一定会分心影响工作。
所以她决定瞒下这件事,自己默默承受。
她买了血糖仪,学会了自己测血糖。
每天按时吃药,严格控制饮食,定期去医院复查。
04
但最近一个月,她的血糖控制得并不理想。
经常在夜里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症状。
头晕、心慌、出汗,有时候甚至会感到恶心。
她不敢告诉我,怕我担心,只能自己硬撑着。
白天她强迫自己保持正常,陪小雨玩耍,给我做饭。
但到了晚上,身体的不适就会变得更加明显。
有时候半夜会突然醒来,感到头晕目眩。
她需要起来测血糖,根据数值决定是吃糖还是吃药。
然后喝一点温水,等症状缓解后再回去睡觉。
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发生,有时候甚至一晚上好几次。
小雨虽然年纪小,但感觉很敏锐。
她很快就察觉到了妈妈的异常。
发现妈妈晚上经常起来,而且看起来很不舒服。
起初她也害怕,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她开始习惯这种情况。
而且,她天生的同情心让她想要帮助妈妈。
小雨开始在妈妈起夜时悄悄醒来。
她不说话,不哭闹,只是安静地观察。
看到妈妈难受的样子,她心里也很着急。
虽然不懂这是什么病,但她知道妈妈不舒服。
渐渐地,她学会了在妈妈需要时主动帮忙。
给妈妈递水杯,虽然经常因为手小杯子重而洒一些。
轻轻拍妈妈的背,用她在幼儿园学到的安慰方式。
帮妈妈拿药,虽然不认识字,但记住了药盒的样子。
甚至学会了看血糖仪上的数字,知道数字不正常时要告诉妈妈。
妈妈发现了小雨的行为,心里既感动又心疼。
她不忍心让这么小的孩子承担这样的重担。
但小雨的陪伴确实给了她很大的安慰。
"小雨,外婆没事,你好好睡觉。 "她总是这样安慰小雨。
"外婆,小雨陪着你。 "小雨总是认真地回答。
妈妈教会了小雨一些简单的照顾方法。
如何正确地递水杯,如何轻轻拍背。
什么时候需要叫醒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安静等待。
小雨学得很认真,完全不像一个三岁的孩子。
她变得特别懂事,白天也更加乖巧。
不吵不闹,主动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一切都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默默进行着。
每天早上我看到的,都是她们刻意营造的正常假象。
妈妈会强撑着精神给我做早餐,收拾家务。
小雨会像往常一样甜甜地跟我说再见。
她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让我完全察觉不到异常。
我以为一切都很好,以为她们生活得很幸福。
却不知道在我看不到的夜晚,她们在经历着什么。
项目终于进入了最后阶段,我看到了曙光。
那天下午,客户终于满意地签署了确认书。
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决定早点回家。
这段时间我亏欠家人太多,是时候好好补偿了。
下班后我去商场给她们买了礼物。
给妈妈买了她最爱的桂花糕,给小雨买了一个精美的洋娃娃。
还买了一束鲜花,想给她们一个惊喜。
到家时是晚上八点半,比平时早了将近两个小时。
我用钥匙轻轻开门,想看看她们在做什么。
屋里很安静,客厅的灯亮着,但没有人。
我放下手里的礼物,有些疑惑。
平时这个时间,她们应该在客厅看电视或者聊天。
今天怎么这么安静?
我走到妈妈房间门口,发现门是虚掩着的。
里面有微弱的夜灯光线,但听不到任何声音。
我轻轻推开门,准备进去看看她们。
我永远不会忘记推开房间门的那一刻。
那一瞬间,时间仿佛静止了。
眼前的画面让我完全愣住,大脑一片空白。
昏暗的夜灯光线下,我看到了一个让我心碎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