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成都市水务局印发《成都市城市内涝积水隐患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将统筹城市防洪体系和排涝能力建设,分阶段推进内涝积水隐患整治,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一批严重积水点位整治,整体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基本消除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的城市内涝现象。
10月2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水务局获悉,成都市城市内涝积水隐患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41处重点积水点位完成小微整治。10月,还将集中推进23处点位施工,其中17处计划月底前完工,以“短平快”整治打通城市排涝“毛细血管”。
![]()
路面改造前
路面改造后
解决桥面“积水漫道”
二环路高架桥治理30处积水点
成都市城市内涝积水隐患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包括部分桥梁与交通干道、商圈与居民区周边、下穿隧道与重点路段等多个方面,有效保障了雨天城市高峰通行安全及居民日常出行。
在桥梁与交通干道积水治理方面,目前市城管委已完成二环路高架桥30处积水治理工作。工作人员依据桥梁结构特点,采取切除绿化带、增设28处溢流孔及积水池、调整2处桥面坡度等措施,并同步增设水位警示标识。这一系列举措成功解决了雨天桥面“积水漫道”问题,为高峰时段车辆通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
改造中
改造后
商圈与居民区周边的积水整治工作也在有序推进。成都高新区作为整治点位较多的区域,成都环境集团负责重点对双化街与兴隆街交汇处、天府二街与南华路交叉口等15处点位展开整治。其中,双化街与兴隆街交汇处新建雨水管网接入现有系统;天府二街与南华路交叉口,新建2座双箅雨水口及20米DN300支管。从“增设雨水箅子”到“延伸支管”,精准化解了商圈通勤和居民出行的积水困扰。与此同时,锦江区对樱花街、东风路等点位的15座双箅雨水口进行改造,东风路点位通过9座平立结合式雨水箅子升级,收水效率提升40%。
下穿隧道与重点路段的积水治理同样成效斐然。新津区兴园一路下穿隧道是此次整治的难点之一,通过在下穿入口新增雨水口直排下游渠道,减少区间雨水汇入隧道,雨季“积水封洞”的情况不再出现。青羊区万润路、金牛区韦家碾三/四路分别新建大管径雨水管,总长超200米,成功打通区域排水“堵点”。
此外,成都轨道集团和成都交投集团也积极参与积水治理工作。成都轨道集团恢复静居寺南街88号因地铁施工破坏的雨污管网;成都交投集团完成西三环路三段与培风东路交叉口雨水箅子增设,实现了“施工不遗留积水问题”的治理目标。
发布新一批积水点位小微整治工程清单
23处点位将集中进场施工
为持续巩固整治成果,成都市水务局明确新一批小微整治攻坚计划,23处点位将集中进场施工,其中17处计划月底前完工,重点聚焦积水问题突出、群众关切的关键区域。
积水点位小微整治新一批清单
![]()
主城区积水监测预警设备
已覆盖97%的重要区域
“此次整治并非‘单点作战’,而是形成‘市水务局牵头+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成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主城区积水监测预警设备已覆盖97%的重要区域,可实时监测路面积水深度,为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撑。“下一步,将动态更新积水点位清单,用‘小微整治+系统治理’的实效,让雨天出行更安心、更顺畅。”
值得一提的是,内涝整治关乎每位市民的出行体验,成都将延续“开门治涝”的民生工作思路,邀请市民全过程参与内涝整治——市民可通过12345热线反馈积水点位,也可关注市水务局、各区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参与对整治进度、效果进行监督。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图据成都市水务局
编辑 成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