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刚过,奶茶圈的“价格屠夫”蜜雪冰城,突然把镰刀挥向了啤酒圈——花2.97亿拿下精酿品牌福鹿家53%股权,正式官宣卖啤酒。
消息一出来,不少人懵了:蜜雪不是卖3块钱冰淇淋、6块钱奶茶的吗?怎么突然盯上啤酒了?更让人意外的是,被收购的福鹿家,14个月就从100家店开到1000家,靠的还是和蜜雪如出一辙的“低价套路”——5.9元就能喝到一斤精酿,比奶茶贵不了多少。
先搞懂:福鹿家是谁?为啥能入蜜雪的眼?
福鹿家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新人”。2021年在郑州开第一家店时,它还叫“芙鹿家便利店”,后来转型做精酿,2025年才改名“鲜啤福鹿家”。
它能被蜜雪看上,核心就一个:太像“蜜雪版啤酒”了。价格上,除了一款区域限定卖14.9元,其余精酿全在5.9-9.9元/斤,比行业均价低一半还多——别家精酿随便一杯20元起步,福鹿家一杯果啤才6块多,喝起来像“带点酒味的奶茶”。扩张上更猛,2024年4月才100家店,到2025年6月就破了1000家,覆盖28个省,靠的就是蜜雪最擅长的加盟模式:15平米就能开店,前店后库(前面打酒,后面放冷库),不搞堂食只做外带,租金成本比传统酒馆低60%。选址也透着“蜜雪味”:不去核心商圈,专盯社区门口、烧烤店旁边。郑州有家店,旁边三家火锅店,一到晚上,吃火锅的客人会拎着外卖盒来买鲜啤,最多的一次有人一次性买6斤,店员说“夏天旺季,一天能卖200多斤”。
蜜雪的算盘:不止买个啤酒品牌,是抢千亿赛道
蜜雪花近3亿收购,可不是一时兴起,背后是精酿赛道的“肥肉”太香了。现在传统啤酒不好卖了,产量连年下滑,但精酿却逆势疯长——2020年才100亿市场,2025年要破1000亿,年复合增长率17%。年轻人爱喝“微醺”,又嫌传统啤酒没味道、酒馆太贵,福鹿家这种“平价外带精酿”刚好踩中需求。
更关键的是,蜜雪能给福鹿家“开挂”。供应链上,蜜雪的冷链物流直接共享——精酿鲜啤要0-8℃冷藏,福鹿家以前靠自己建冷库,现在能蹭蜜雪的全国分仓,河南、福建、陕西四个大仓覆盖全国,物流成本降了20%;采购上,蜜雪一年买几十万吨麦芽、啤酒花,集中采购价比福鹿家自己买便宜15%,能继续压低成本。运营上,蜜雪的加盟体系直接复用:怎么选店、怎么培训店员、怎么搞营销,都是现成的经验。比如福鹿家最近签了二手玫瑰当“千店大使”,搞联名营销,这套玩法和蜜雪之前推“雪王IP”如出一辙。
争议也不小:低价能走多久?冬天怎么办?
不过,福鹿家的“蜜雪模式”,也藏着不少隐患。最明显的是“季节命门”。精酿是夏天卖得好,冬天冷了,点单量能掉一半。杭州有家福鹿家,去年冬天旁边火锅店店员说“以前一天能卖100多斤,天冷了只剩40多斤,有加盟商冬天撑不下去转行了”。还有“口味争议”。虽然福鹿家有15款产品,果啤、茶啤占了10款,主打“像喝奶茶一样喝精酿”,但有人觉得“太淡了,像饮料”,也有人嫌“不够正宗”。对比之下,别家精酿强调“工艺”,比如优布劳用德国设备,京A在CBD开酒馆做社交场景,福鹿家的“平价快消”路线,能不能留住长期客,还不好说。
就连蜜雪自己也留了后手,公告里明确说“蜜雪门店不卖啤酒”,俩品牌独立运营。意思很明显:先让福鹿家自己闯,成了最好,不成也不影响奶茶主业。
![]()
最后想问:你会喝5.9元的蜜雪啤酒吗?
现在的福鹿家,像极了刚起步时的蜜雪冰城:靠低价打开市场,靠加盟快速扩张,背后有供应链撑腰。但啤酒和奶茶不一样,有季节限制,还有“酒”的合规门槛,能不能复制奶茶的千店神话,还得看冬天能不能扛过去,口味能不能留住人。
不过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多了个便宜喝精酿的选择总归是好事——夏天配烧烤,冬天配火锅,6块钱一杯的果啤,就算喝不惯也不心疼。
你路过福鹿家会试试吗?觉得它能像蜜雪奶茶一样火吗?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