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德说相由心生?面带慈悲相的人,福报财运自然比常人深厚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无常经》《大宝积经》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翻开古籍,"相由心生"四个字频频映入眼帘。

这句话最早可追溯至《无常经》,后世祖师大德更是反复提及。

面相真的能看出一个人的福报深浅吗?

世间常见这样的现象:有人生得端正庄严,眉目间自带一股清气,让人见之心生欢喜。

有人五官虽不出众,却眉宇舒展,面带柔和之色,旁人愿意亲近。

还有人容貌姣好,眼神却透着刻薄冷硬,叫人不敢接近。这其中的差别,究竟从何而来?



古德常言:"命由心造,相由心生。"一个人的相貌,并非只由父母遗传而定,更受心性熏染。那些面带慈悲相的人,为何福报财运往往比寻常人深厚?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因果玄机?

要解开这个谜团,得从一千多年前的一桩公案说起。

唐朝贞观年间,终南山有位老僧,法号慧明。他年轻时相貌丑陋,鼻歪眼斜,额头窄小,下巴尖削。村里孩童见了他,常常吓得躲开。

慧明十五岁那年,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便投奔寺院出家。当时的住持看着他这副模样,摇头叹息:"相由心生,你这般容貌,恐怕前世造了不少恶业。"

这话深深刺痛了慧明的心。他跪在佛前,痛哭流涕:"弟子容貌丑陋,是前世所种恶因。今生若不改过修行,来世恐怕更加不堪。"

从那天起,慧明开始严格要求自己。每日寅时起床,打扫殿堂;卯时诵经,从不懈怠;辰时出门托钵,见人便恭敬合十;午后坐禅,直至深夜。别的僧人午后可以休息闲谈,他却端坐蒲团,一坐就是数个时辰。

最难得的是他对待众生的态度。寺院里有只恶犬,性情凶猛,见人就咬。其他僧人见了都绕道走,唯独慧明每次路过,都会停下来,柔声细语跟它说话:"你也是有佛性的众生,何必这般暴戾?"

开始时,恶犬对他龇牙咧嘴。他不躲不避,只是静静站着,眼神慈悲,没有半分恐惧和怨恨。日子久了,那条恶犬居然不再对他吼叫,后来甚至会摇着尾巴迎接他。

寺院附近有个寡妇,带着两个幼子度日。丈夫早亡,家境贫寒。每到冬天,母子三人常常挨饿受冻。慧明知道后,把自己化缘得来的食物,偷偷送到她家门口。那寡妇起初不知是谁,后来偶然撞见,感动得当场落泪。

"师父,您自己都吃不饱,还来接济我们。"寡妇哽咽着说。

慧明合十微笑:"出家人四大皆空,吃饱吃不饱都是一样。你们母子能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这样的事情,慧明做了十年。十年间,他从不张扬,从不求回报。村里人渐渐知道了这个丑和尚的善举,开始改变对他的看法。起初是小孩不再躲避他,后来是村民见了他会主动合十问好,再后来,竟有人专门来寺院找他诉说烦恼。

"慧明师父,我家孩子生病了,您能帮我念经祈福吗?"

"师父,我跟邻居起了纠纷,您能给评评理吗?"

慧明总是耐心倾听,从不厌烦。他的眼神永远那么温和,话语永远那么柔软。渐渐地,村里人都说:"这个慧明师父,虽然长得不好看,可心地比谁都善。跟他说话,心里头就踏实。"

十年后的一天,住持病重。临终前,他把慧明叫到床前,仔细打量着他。

"慧明,你过来让我看看。"住持的声音虚弱却透着惊讶。



慧明走近,住持盯着他的脸看了许久,突然老泪纵横:"十年了,你的相貌竟然全变了。"

慧明一愣,他从来不照镜子,也不在意自己的容貌。住持让侍者拿来铜镜,慧明这才看清自己的模样——

镜中的他,五官虽然还是原来的五官,可整个人的气质完全不同了。眉眼舒展,面容柔和,额头饱满,下巴圆润。最奇特的是那双眼睛,清澈明亮,透着说不出的慈悲与安详。

"这……这真的是我?"慧明不敢相信。

住持握着他的手,用尽最后的力气说:"我当年说你相貌丑陋,是前世恶业所致。现在看来,十年修行,你已经转了业报。你的相貌之所以改变,不是因为你刻意去改,而是因为你的心变了。心中有慈悲,相貌自然庄严。"

说完这番话,住持安详圆寂。

慧明继任住持之位。他的名声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求法。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慧明禅师虽然称不上英俊,却让人看着特别舒服,眉目间有股说不出的福相。

贞观十五年,长安城里有位商人叫王德。他原本家境殷实,做丝绸生意发了财。可这人性情刻薄,待人苛刻,对下人非打即骂,对同行也是心狠手辣。他的相貌本来还算端正,可随着年岁增长,面相竟越来越凶恶——眉毛向下压,眼角上吊,嘴角下撇,整个人透着一股戾气。

生意场上,人们渐渐不愿意跟他打交道。他的店铺虽然货物齐全,可顾客越来越少。王德想不明白,自己的生意为何越做越差。

有一天,他听说终南山有位慧明禅师很有修为,便前去求见。见到慧明的第一眼,王德就愣住了——这位禅师的相貌让他感到说不出的舒服,心中的戾气似乎都消散了几分。

"师父,我来问个事。"王德开门见山,"我做生意本本分分,货真价实,为何生意却越来越差?"

慧明看着他,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施主可曾照过镜子?"

"照过,怎么了?"王德不解。

"施主觉得镜中的自己如何?"

王德想了想:"就是普通人的样子罢了。"

慧明笑了笑:"镜子只能照出形貌,照不出心相。施主可知道,人的相貌有两种,一种是父母所生的形相,一种是自己造作的心相。"

王德听得一头雾水。慧明让侍者端来水盆,水面平静如镜。

"施主请看水中的自己。"

王德低头一看,水中映出他的脸——眉头紧锁,眼神冷硬,嘴角下撇,整个人透着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

"这……"王德吓了一跳,"我平时都是这副样子吗?"

"施主的心装着什么,脸上就显出什么。"慧明说,"你心中装着算计,眉头就会紧锁;心中装着怨恨,眼神就会冷硬;心中装着刻薄,嘴角就会下撇。日积月累,这些都会刻在脸上,成为你的相貌。"

王德沉默了。他想起这些年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了压低进货价格,他曾经欺压过多少织户?为了垄断生意,他曾经算计过多少同行?为了多赚银子,他曾经克扣过多少伙计的工钱?

"那我该怎么办?"王德问。

慧明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只是说了一句话……



慧明禅师说的那句话,成了王德后半生的转折点。

三年后,王德的相貌大变,生意也跟着起死回生。

更神奇的是,他的子孙后代都兴旺发达,家族延续了几百年的富贵。

这句话究竟有什么魔力?为何能让一个相貌凶恶的商人脱胎换骨?

更深层的,慈悲相与福报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因果联系?

这其中的奥秘,藏着古德参透的天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