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向博 通讯员 杨柳雪雁 潘久信)每周二的清晨,办公室少了往日敲击键盘的声音,多了整装出发的身影。今年下半年以来,平利县兴隆镇的干部们暂时放下案头工作,带上走访排查登记表走向各村组,一场名为“百名干部入千户”的暖心行动,正悄然在兴隆铺展开来。
“最近身体咋样,家里都还好吧?”兴隆镇安消办干部柯娅正坐在冠汝社区杨世明家中了解情况,耐心倾听他的诉求。“楼道里的灯都坏了,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这晚上上下楼真是不方便。”“您别急,我这就联系人员前来检修。”过了不久,工作人员便赶来了,看着楼道再次亮起的灯光,张世明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我婆婆已送至西河敬老院,大女儿在城里上幼儿园,太感谢你们了。”秤沟村佟光菊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佟光菊是外来媳妇,一家5口,婆婆失能,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家庭负担较重。“因佟光菊无暇同时照顾婆婆和女儿,希望能将婆婆送去敬老院集中供养,村上之前已进行申报,镇干部入户了解情况后及时对接、积极推进,婆婆现在有专人看护,她也有精力照顾俩女儿了。”秤沟村党支部书记杨德朝说。
近期,这样的场景在该镇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不断出现。从协助办理低保、医保,解决群众就业、农作物受损,到宣传平安建设、安全生产,镇干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化解民忧。“朱学金屋后排水管有问题需处理。”“张顺林、贺修奎想申报育儿补贴,已向其解释并协助办理。”“吴作贵有就业需求,已和村上对接,有信息及时反馈。”……入户干部们一边与群众话家常,一边在走访排查登记表上进行详细记录。
“以前总觉得政策宣传、数据报表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但真正走到群众家中,同坐一条板凳,才能听到他们最真实的声音,感受到他们最直接的期盼。关于玉米大豆的种植问题,报表上可能只是一串串数字,但到了田间地头,看到老百姓的眼神,了解他们的内心的想法,这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急难愁盼’。”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干部刘辉感慨道。
自“百名干部入千户”行动开展以来,全体镇干部累计入户3300余次,收集梳理各类民生诉求和意见建议200余件,正在分类逐步解决。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提升了群众满意度,更架起了一座座坚实的干群“连心桥”。
“‘百名干部入千户’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走访,更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促使干部沉下去、接地气,在服务群众中砥砺初心、增长才干。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脚下有泥土的务实作风,提升干部综合素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兴隆镇党委书记吴庆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