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深夜总在固定时间醒来?高僧:并非偶然,或是有缘众生在求助

分享至

01

《黄帝内经》有言:“人卧血归于肝。”意思是说,人躺下睡觉时,全身的血液就会汇聚到肝脏进行修复与排毒。古人的智慧,寥寥数语,便道尽了天地自然与人体运行的幽微至理。然,当一个人的心乱了,气血便会逆行,阴阳随之失调,即便是在最深沉的黑夜,灵魂也得不到片刻的安宁。

这句话,对于曾经的“茶痴”赵文华来说,如今是刻在骨头里的切肤之痛。

想当年,他的“文华茶庄”是城中雅士无人不知的品茗胜地,他本人更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典范。可如今,他却形容枯槁,双眼布满血丝,偌大的茶庄门可罗雀,只剩下他和一屋子的苦涩茶香。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雷打不动的魔咒——每到深夜,凌晨三点一刻,他都会准时从梦中惊醒,心脏狂跳,如坠冰窟。



02

赵文华的前半生,是泡在茶香里的。他出身书香门第,对茶道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他开的“文华茶庄”,不为逐利,更为会友。他店里的每一片茶叶,都是他亲自跑到深山古林,与茶农同吃同住,一片片精心挑选回来的。他坚信,茶有茶魂,只有心诚的茶人,才能泡出那份天地间的灵气。

他为人,也如他泡的茶一般,醇厚、温暖。城里但凡有谁家遇到难处,只要找到他,他总会慷慨解囊。他对员工,更是出了名的宽厚,不仅按时足额发工钱,逢年过节,还给每个人的老家都寄去上好的茶叶和年货。人们都说,赵文华这人,身上有股静气,有股善气,跟他待在一起,再浮躁的心,也能沉静下来。

那时候的赵文华,事业顺遂,家庭和睦。妻子是大学教授,知书达理;儿子在国外留学,品学兼优。他以为,只要自己守着这份对茶的敬畏,守着这份与人为善的本心,岁月便会永远这般静好,如一杯上等的普洱,越陈越香。

03

然而,命运的茶汤,要凉下来,往往只在一瞬间,而且让你品不出丝毫的缘由。

变故,是从一笔大生意开始的。赵文华耗尽心血,收到了一批号称“百年难遇”的古树红茶。他视若珍宝,亲自监督,存放在恒温恒湿的密室里。可就在即将与一位香港富商交货的前一晚,一场毫无征兆的暴雨,导致地下水管爆裂,水汽顺着墙缝渗进了密室。第二天,当他打开门时,一股霉味扑面而来,那价值数百万的顶级茶叶,一夜之间,全成了废品。

这仅仅是个开始。紧接着,他最器重、待如亲弟的大徒弟,突然不辞而别,卷走了店里所有的客户资料,在街对面开了一家一模一样的茶庄,用低劣的茶叶,打着“文华亲传”的旗号,以极低的价格恶意竞争。

一时间,流言四起。“文华茶庄卖发霉茶”、“赵文华苛待徒弟”的谣言,像长了腿一样,传遍了全城。老顾客开始流失,新客人望而却步。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赵文华的睡眠,出了问题。他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好不容易睡着,也尽是些光怪陆离的噩梦。最诡异的是,无论他几点睡下,总会在凌晨三点一刻,准时惊醒。不是被噩梦吓醒,也不是被什么声音吵醒,就是那么毫无缘由地,双眼猛地睁开,心脏“怦怦”地撞击着胸膛,仿佛有什么无形的东西,在那个固定的时间点,将他的灵魂从沉睡中粗暴地拽了出来。

醒来后,他便再也无法入睡,只能睁着眼睛,在黑暗中感受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直到天亮。



04

为了治好这怪病,赵文华几乎跑断了腿。西医的诊断是“重度焦虑引发的植物神经紊乱”,开了一堆安眠药和镇静剂。可吃了药,他虽然能睡着,但到了三点一刻,依旧会醒来,只是醒来时头脑更加昏沉,仿佛被困在一个更深的泥潭里。

他又去看中医,城里有名的老中医都瞧了个遍。个个都说他“肝火过旺,心神不宁”,开了无数的汤药。他喝下的苦药汁,比他喝的茶还多,可那三点一刻的魔咒,却像刻在了他的生物钟里,纹丝不动。

家里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压抑。妻子看他日渐消沉,终日愁眉不展,言语间也多了许多埋怨。远在国外的儿子,学费和生活费都成了问题,打电话来,话里话外也都是催促和抱怨。

赵文华彻底乱了方寸。他开始相信,自己是不是冲撞了什么邪祟。他听信旁人,请来一位号称能“开天眼”的“风水大师”。大师在他茶庄里煞有介事地转了一圈,说他茶庄的“气口”被小人所占,需要请一尊“泰山石敢当”来镇压。

赵文华倾其所有,买下了那块昂贵的石头。可就在石头摆上的第三天,茶庄二楼的一根老旧横梁,毫无征兆地塌了下来,虽然没伤到人,却把一楼大堂砸得一片狼藉。“文华茶庄”四个字的牌匾,也摔得粉碎。

这一下,赵文华的精神支柱,彻底垮了。他关了店,遣散了员工,一个人,把自己锁在那个空荡荡的,充满了失败气息的茶庄里,日复一日,被那三点一刻的魔咒,折磨得形销骨立。

05

在几乎要放弃所有希望的时候,一个许久未见的老茶农,从乡下给他捎来了一封信。信是普陀山上一位名叫“了尘”的法师写的。这位法师,年轻时曾云游至赵文华的家乡,与赵文华的父亲有过一段茶缘。信上说,听闻故人之子有难,若信得过,可来山上一叙。

赵文华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浮木。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登上了去往普陀山的渡船。

几经辗转,他终于在后山一处僻静的禅院里,见到了一身素色僧袍的了尘法师。法师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双目开合间,仿佛有看透人心的智慧。

他没有问赵文华的来意,只是亲自为他泡了一壶茶。那茶,入口微苦,而后回甘,一股暖流,瞬间通达四肢百骸。

喝完茶,不等赵文华开口,了尘法师便缓缓说道:“赵施主,你这杯茶,喝得不静啊。心中有雷霆万钧,茶汤入口,便也成了惊涛骇浪。”

赵文华再也忍不住,将自己这几年来的离奇遭遇、尤其是那三点一刻的怪病,一股脑地向法师倾诉。说到最后,这个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男人,竟像个无助的孩子,泣不成声。



06

了尘法师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待到赵文华情绪稍定,他才从蒲团上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悠然开口。

“施主,你可知,佛家讲‘缘’。万事万物,皆有因缘。你每夜于固定时辰醒来,看似是病,实则是缘。”

“缘?”赵文华抬起泪眼,满是不解,“是何因缘,竟要将我折磨至此?”

了尘法师转过身,目光悲悯地看着他,缓缓说道:“此非恶缘,乃是求救之缘。你之所以会在那个时辰惊醒,皆因有‘有缘众生’,正陷入极大的苦难之中,而他们的神识,只能在那个万籁俱寂的时刻,穿透层层阻碍,向你发出最急切的呼救。而你,是唯一能听到这呼救,并能出手相救之人。”

赵文华听得脊背发凉,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有缘众生?求救?大师,您……您是说,有鬼神在向我求助?”

“非也,非也。”法师摇了摇头,神情变得无比郑重,“让你不得安宁,败光你家业的,并非什么山精鬼怪,也非时运不济。向你求救的这三位‘有缘众生’,与你渊源极深,甚至可以说,他们就是你的一部分!你若再听不到他们的呼救,任由他们沉沦下去,莫说东山再起,恐怕你今后的日子,将在无尽的病痛与悔恨中度过!”

这番话,如晴天霹雳,让赵文华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他完全听不懂,什么叫“他们就是我的一部分”?

他跪倒在了尘法师面前,不住地磕头,声音嘶哑地哀求道:“求大师慈悲!求大师救我!他们到底是谁?我究竟要如何才能救他们?!”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