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前言
“牙科诊所跑路潮”兴起,根据不完全计算,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悄悄卷款私逃的诊所达到了6000家左右。
这一现象令许多业内外人士都颇感惊诧,毕竟牙科曾经可是和烟酒、眼镜并列的暴利行业之一。
![]()
一个背靠14亿消费者,还在不断增长的将近1500亿的消费市场,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危机?
暴利的市场
危机的种子,其实早就埋下了,深植于民营口腔诊所那套极度畸形的商业逻辑里,它从诞生之初,就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医疗机构,而更像一个披着白大褂的销售公司,在这里,诊疗方案似乎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成交额。
![]()
“一年回本、两年小康、三年暴富”,这个一度在圈内流传的财富神话,赤裸裸地揭示了行业的底色,一颗种植牙,在2023年之前,标价八千到两万是常态。
可它的成本构成却匪夷所思。出厂价可能仅区区几百元的国产种植体,在经过经销商和诊所两道手后,价格能翻上几十倍。
![]()
一条清晰的利益链条显示,厂家拿走大约15%,经销商分走10%,而剩下的75%都稳稳地落入了诊所的口袋,青少年做一次牙齿矫正,动辄六千到两万五,要是换成进口材料,价格更是没边,甚至有消费者吐槽,补几颗牙就花掉了八千六百多块,这还不是全部。
在这样的暴利驱动下,医生的角色变得异常尴尬,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提供者,却被迫异化为背着业绩指标的销售人员。
![]()
为了维持这台印钞机的运转,过度医疗、虚假宣传成了潜规则,更有甚者,为了在愈发激烈的价格战中生存,不惜用劣质耗材以次充好。
即便价格昂贵,高峰期的私人诊所依旧门庭若市,口腔医疗市场在过去十年间,也从500亿的盘子,一路疯涨到超过2000亿。
![]()
资本的狂欢
当一个行业被贴上“暴利”的标签,资本的嗅觉总是最灵敏的,2021年,是私立口腔机构最风光的一年,各路资本蜂拥而至,全年融资总额超过了惊人的130亿,红杉、高瓴这样的投资巨头来了,美团、字节跳动这些互联网大厂也跨界入局。
资本的涌入,并没有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好,反而像一剂猛烈的催化剂,将原有的畸形模式推向了极致,钱多了,最直接的玩法就是开店、扩张、抢地盘。
![]()
从2019年到2022年,短短三年,牙科相关机构的数量就激增了60%,一个预测数据描绘了这场疯狂:2019年全国大约有7.6万家牙科诊所,而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预计会膨胀到近13.6万家。
井喷式的增长迅速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为了抢夺有限的客源,惨烈的价格战随即爆发,一些项目甚至出现了超过60%的降价。
![]()
然而,这种降价并非让利于民,而是陷入了更深的恶性循环,行业投诉案件激增,商业模式的脆弱性暴露无遗。资本只想快速催熟、收割,却没人在乎这个行业的根基——医疗本身,正在被一点点腐蚀掏空。
国家出手
就在民营口腔市场野蛮生长到近乎失控时,一只“无形的大手”伸了过来,这股力量来自国家层面,它以雷霆之势,强行给这场资本狂欢踩下了急刹车。
![]()
2023年由医保局牵头,一场声势浩大的种植牙集中带量采购(集采)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具体由四川省医保局牵头的这次集采,像一把锋利的刀,精准地刺向了行业暴利的“心脏”。
结果立竿见影,种植牙价格应声暴跌,最高降幅达到惊人的80%,更重要的是,政策为医疗服务费也划定了天花板。
![]()
比如,单颗种植牙的整体费用被严格限制在4500元以内,这不仅让价格瞬间透明化,也彻底压缩了过往那种信息不透明所带来的资本操作空间,即便私人诊所的收费标准可以自己定,但谁也不敢逾越政府指导价这条红线。
紧接着,“医保”这张牌也打了出来,全国多地陆续将部分基础的牙科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这个举动看似只是为患者减负,实则深远地改变了整个市场的就医流向,当公立医院的口腔科可以用医保时,患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
于是,一个奇特的对比出现了:公立医院口腔科的号变得“秒没”,人满为患,而占据了市场总量超过92%的民营诊所,却门可罗雀,陷入了客流锐减的困境。
一套组合拳下来,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急剧蒸发,数据显示,仅仅一年,行业整体利润就缩水了约55%。过去赖以为生的暴利模式,彻底玩不转了。
![]()
无辜的消费者
商业模式的崩溃,最惨痛的代价往往不是由资本家承担,而是由那些最无辜的消费者来承受,当高利润无法维持,窟窿越捅越大时,最极端、最丑陋的应对方式——“跑路”,便在2024年集中爆发了。
仅仅在这一年的6月份,就有482家口腔门诊悄然注销,另有一万两千多家走向倒闭,这其中,不乏像优贝口腔、武汉九州牙管家口腔医院这样颇具知名度的连锁品牌,在海南,当地的“优贝”突然人去楼空,留下数百名患者无处追讨已经充值的巨额款项。
![]()
这种跑路,远比健身房、理发店关门更为恶劣,有人将其定性为“谋财害命”,毫不过分,因为被中断的,是正在进行中的、严肃的医疗行为。
有患者在一家名为“美X口腔”的机构跑路后,陷入了绝境:治疗进行到一半,嘴里还留着等待植入牙冠的螺丝钉,后续想要在别的机构完成治疗,对不起,请额外再交一笔钱。
![]()
回过头看,这场波及整个行业的系统性溃败,几乎是一场必然,它是畸形的暴利模式、狂热的资本投机与长期监管缺失共同催生出的怪胎,最终由政策的强力介入来终结。
这场“跑路潮”,是行业的阵痛,也是一次迟来的、深刻的价值重塑,民营口腔已经无可避免地进入了“微利时代”,那种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
结语
未来的路在何方?答案或许并不复杂。
只有真正秉持“利他”之心,让消费者敢于消费,不再谈“牙”色变,不再惧怕那些“口腔刺客”,这个行业才能在废墟之上,重建信任,找到自己真正的生存空间。
![]()
信息源:
1、诊锁界:《治疗中断、欠薪跑路......多家口腔医院相继停业,从繁荣到消失,民营口腔行业到底经历了什么?》
2、起点财经:《暴跌60%,多地闭店跑路!背靠4200亿市场,又一暴利行业跌落神坛》
3、医学界智库:《从密集开业到跑路失踪,民营口腔医院遇到了什么坎?》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