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10月2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山东实践。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曹金萍表示,“十四五”以来,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做出山东贡献。
![]()
据介绍,山东有7个集体、7名个人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23个地区单位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评选676家省级示范单位。高质量承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活动,打造推广“威海样板”。
山东大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组织开展“爱在山东”融居、融情、融魂等各类交流活动1100余场次,打造“道中华·齐鲁行”体验线路107条,着力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
山东把城市作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打造“六位一体”工作模式,持续擦亮城市民族工作“红石榴”品牌。健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与主要流出地建立对接机制,解决来鲁各族群众就业落户、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让各族群众来得了、留得住、过得好、能融入。
山东还修订《山东省民族工作条例》,制定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等制度文件,稳步调整完善民族政策法规。深化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建设普法基地,评选普法案例,民族政策法规覆盖面不断扩大。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证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开发“齐鲁民宗智慧化平台”,探索“互联网+民族团结”管理新模式。探索行政指导在民族领域应用,民族事务治理由“被动监管”向“主动服务”转型。建立起6.1万名民族工作联络员和26.9万名社区网格员队伍,设置近万名基层公益岗,基层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