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工作人员在排查处置相关隐患。(陈全仁摄)
清洁能源储备的调度与问题收集一直以来堪称“持久战”需要多部门要协同配合,综合现场情况、历史数据,并参考专家经验,才能初步研判年度储备需求是否合理和安全隐患的排查。这样的情况不但耗时长,投资精准度、时序安排等也难以实现综合最优。现在,通过大数据“精算师”,得益于分析模块中的“静态薄弱点扫描”功能,在清洁能源供应保障上就可以及时捕捉到薄弱点,完成风险处置。例如,在电力保供上,配网专业人员可以精准掌握配网项目储备,及时排除风险隐患。人工智能分析模块成为配电网的“智能分析师”,可以准确显示每条线路、每台变压器的连接方式和位置关系,并清晰地呈现线路上变压器挂接过多、供电距离太远等6类路网结构问题和设备过载、故障时不能及时转供等4类供电能力问题。
在江苏连云港,供电公司蒋一铭轻点鼠标,屏幕上瞬间生成一份信息详尽的配网网格问题诊断报告。这样的工作,以往需要两个人用1到2周才能完成,现在只要一键生成。“这是市区滨河新城网格刚生成的诊断结果,上面显示这个网格存在问题线路5条。”这背后体现的是,在能源保障方面,已经可以通过计算推演平台配网全要素分析模块来做到安全隐患的精准判断和处置。蒋一铭介绍说,“通过实现电力保障精准到位,我们已发现全市存在多条线路配变超挂,其中25条供电半径过长等薄弱环节,这让我们可以精准消除隐患,做好项目储备。”(通讯员:国网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丁桃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