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干完活,女人不想付工钱,竟然用她的清白诬陷木匠!

分享至

民国十五年,豫西有一个叫做青石镇的地方,镇上的人大多靠种地或者做些小买卖过活,日子不算富裕,但也安稳。镇西头的老周,是镇上有名的木匠。老周本名周正林,四十多岁的年纪,脸上刻着几道深深的皱纹,那是常年握斧头、刨子留下的痕迹。他的手很粗糙,指关节粗大,可就是这双手,能做出最精巧的家具,无论是衣柜、桌椅,还是婚床,经他手做出来的,不仅结实耐用,样式还好看,镇上的人家里有木匠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老周为人也实在,收费公道,从不跟人斤斤计较。要是遇上家里困难的人家,他还会少收点工钱,甚至免费帮人修修补补。镇上的人都喜欢他,见了面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周师傅,忙着呢?” 老周总是笑着点头:“忙着呢,家里等着用家具,不敢耽误。”

这天,老周正在家里刨一块木板,准备给邻村的张大爷做个衣柜。突然,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碎花布衫的妇人走了进来。这妇人是镇东头的柳氏,丈夫早几年去世了,她一个人带着儿子过活,平时靠着丈夫留下的一点家产,日子过得也算宽裕。

柳氏走进院子,看到老周,脸上堆起笑容:“周师傅,忙着呢?”
老周放下刨子,擦了擦手上的木屑,问道:“柳嫂子,有事吗?”
柳氏说:“周师傅,我家里想打一套桌椅,还有一个梳妆台,你看你有空吗?”



老周想了想,张大爷的衣柜差不多快做好了,做完就能去柳氏家干活,于是点头说:“有空,张大爷的活再有两三天就完了,完了我就去你家。”
柳氏赶紧说:“那太好了,周师傅,我跟你说,我这桌椅和梳妆台,要做得好看点,木料我已经准备好了,都是上好的松木,你可别糊弄我。”

老周笑着说:“柳嫂子,你放心,我老周做活,什么时候糊弄过别人?保证给你做得漂漂亮亮的,结实耐用。”
柳氏又问:“那工钱怎么算?”
老周说:“桌椅一套,梳妆台一个,按镇上的行情,一共是五块大洋,你看怎么样?”

柳氏想了想,五块大洋不算少,但老周的手艺好,也值这个价,于是点头答应:“行,就五块大洋,等你做完活,我就把工钱给你。”
几天后,老周做完了张大爷的衣柜,就带着工具去了柳氏家。柳氏家的院子挺大,正房旁边有一间空屋子,柳氏把老周领到空屋子前说:“周师傅,你就在这儿做吧,木料都在屋里放着呢。”

老周走进屋,看到堆在角落里的松木,都是上好的料子,心里也有了底。接下来的日子,老周每天早早地就来柳氏家干活,中午柳氏会给他准备午饭,虽然简单,但也能吃饱。老周干活很认真,每一块木板都刨得平平整整,每一个榫卯都做得严丝合缝,一点都不马虎。



柳氏偶尔会来看看,看到老周做的桌椅雏形已经出来了,样式确实好看,心里也挺满意。可看着看着,她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五块大洋可不是小数目,要是能想个办法,不用给老周工钱,那该多好啊。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像野草一样,在她心里疯长。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老周把桌椅和梳妆台都做好了。他把家具搬到正房里,仔细擦拭干净,然后喊来柳氏:“柳嫂子,活做完了,你看看满意不满意?”

柳氏走进正房,看着崭新的桌椅和梳妆台,心里暗暗称赞老周的手艺,可脸上却不动声色。她围着家具转了一圈,故意挑毛病:“周师傅,你这桌子的腿,怎么看着有点歪啊?还有这梳妆台的镜子,装得也不太正。”

老周赶紧走过去看,桌子腿明明是直的,镜子也装得很正,他知道柳氏是在故意挑刺,于是耐心地说:“柳嫂子,这桌子腿我量过好几遍,肯定是直的,镜子也装正了,你再仔细看看。”

柳氏却不依不饶:“我不管,我看着就是歪的,就是不正!你这活做得这么差,还想要五块大洋?我看最多给你两块大洋,多一分都没有!”



老周一听,心里就有点生气了。他辛辛苦苦做了半个月,手艺怎么样,镇上的人都知道,柳氏现在故意挑毛病,就是想少给工钱。老周皱着眉说:“柳嫂子,话不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