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谁说穿越时空需要科幻片?
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校园里
就藏着这样一座
特殊的“时空档案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
这里没有厚重的典籍
却收藏着地球40亿年的记忆
矿物晶体闪烁着远古的光芒
恐龙骨架诉说着中生代的传奇
天外陨石携带着宇宙的讯息
作为国内最为专业的现代化地质博物馆之一,这里收藏的5万余件藏品,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球40亿年的历史,构建起一部立体的“地球史诗”。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
推开博物馆的大门
看看有哪些珍贵藏品吧!

地球科学展厅
“解码”星球脉动的“引擎”
![]()
“很多人以为我们只是陈列石头的地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副馆长厉大亮站在一块94公斤重的铁陨石旁笑着说,“但实际上,每件展品都是地球故事的生动注脚。”
![]()
▲铁陨石
这块来自于广西山区的“天外来客”,见证了地质人“以脚步丈量山河”的初心。“1956年,我校4名学生在广西实习时发现了这块铁镍陨石。当年他们用扁担轮流抬了十几里山路,再辗转铁路运回北京。”厉大亮说,铁镍陨石可以帮助了解太阳系及地球的最初形成,它也是现在地球最深部地核的主要物质成分。
![]()
▲闪电熔岩标本
在展厅的一角,一件闪电熔岩标本静静地躺在那里。闪电岩,又称闪电熔岩,是闪电击中海滩时,瞬间高温使潮湿的石英砂熔融后凝结而成的天然玻璃质岩石。它的形成过程犹如一场大自然的魔术表演,瞬间电闪雷鸣后,海边沙滩上出现了大树树枝一样的岩石。
![]()
展厅陈列着珠峰、南北极、
深海等“地球四级”标本
动态模型演绎着地震火山如何塑造山河
声光电技术模拟着板块运动

恐龙厅
重返中生代的“巨兽王国”
展厅的中心舞台
属于一具气势恢宏的
“中加马门溪龙”骨架标本
![]()
“马门溪龙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蜥脚类恐龙。”厉大亮站在长长的颈椎骨下讲解,“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脖子特别长。眼前这具2005年由我们博物馆采集的标本,颈长就达12米。在所有蜥脚类恐龙中,马门溪龙的颈椎数量最多,达17到19节。”
![]()
在展厅一侧的展柜里,一条“黄果树安顺龙”化石呈S形蜿蜒。“它像一条游动的龙被瞬间定格。”厉大亮介绍,“黄果树安顺龙”属于海龙类,与鳍龙类、鱼龙类一起繁盛于距今2.2亿年前的海洋,那时最早的恐龙在陆地上刚刚出现。“这条标本的珍贵之处在于其保存的完整性和生动的‘S’形姿态,堪称‘壁上游龙’。”
展厅二层陈列着人类演化的关键物证
古生物学家裴文中于1929年发现的
“北京猿人”头盖骨首批复制品
![]()
▲中国猿人头盖骨(模型)
厉大亮指向玻璃柜说:“1929年,裴文中先生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这一发现将人类的出现向前推进几十万年,可惜原件在1941年战乱中失踪,这是第一批复制品。”相邻展柜中,山顶洞人贝壳项链串联起远古人类的审美觉醒。
![]()
▲山顶洞人(下颌骨模型)

地球与生命的历史展厅
叩问地球起源的“时光长廊”
想要追溯更古老的地球记忆
需要移步至
“地球与生命的历史展厅”
![]()
这里的“镇厅之宝”之一
是一块看似不起眼的深色岩石
——阿卡斯塔片麻岩
![]()
▲阿卡斯塔片麻岩
“千万别小看它。”厉大亮神情郑重地说,“这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岩石,形成于约40亿年前的太古宙初期。它由旅加校友张建平先生于2005年捐赠。它是大洋地壳局部融化为岩浆,岩浆在富水的条件下演变并重新固结形成的。它的存在为我们研究地球最早的陆壳形成与演化提供了极其关键的实物证据。”
![]()
▲帚刺奇虾虫
面对一块形似“梳子”的化石,厉大亮揭秘:“这是奇虾的附肢,奇虾是寒武纪早期巨型食肉动物最重要的代表,5亿年前的顶级掠食者。它在当时的海洋食物链中占据顶端位置,是理解早期复杂生命演化的关键化石之一。”

地球物质展厅
大自然馈赠的“珍宝匣”
![]()
展厅中央的“自然金”标本则闪耀着人类文明的微光。“古人用‘烈火见真金’鉴别它,而现代研究揭示,黄金是比地球还古老的物质,地球的黄金总储量大约有48亿吨,其中地核内约有47亿吨,占98%,地幔8600万吨,剩余在地壳中。地壳中的黄金主要形成于地球演化早期,部分是后期随着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而上。在地壳中黄金因岩浆热液活动而富集形成自然金,也叫岩金。”厉大亮说,“这块标本纯度很高,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
![]()
展厅还精心设置了“珠宝玉石”展区,璀璨夺目的钻石矿原石标本无疑是其中的明星之一。它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萤石、水晶、和田玉籽料等2000余件矿物、岩石、矿产和能源资源标本共同构成了这个“珍宝匣”。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
这座依托于深厚学术积淀、
以教学为魂的特色博物馆
不仅为莘莘学子提供了最生动的课堂
也向公众打开了一扇理解地球奥秘、
感受生命奇迹的窗口
冰冷的岩石被赋予了温度
沉默的化石讲述着传奇
地质科学的严谨与地球历史的壮美
得到了最完美的交融
小贴士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六14:30-17:30(17:00停止入馆)
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博物馆不开放
注意事项:
1.持本人有效证件登记参观。
2.教学实习、团体参观请至少提前三天预约。
3.个人参观无需预约。
4.未经批准,禁止在馆内开展讲学、采访、商业性拍摄、自媒体直播、录播等非参观活动。
团体预约电话:010-82322204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实验楼10-12层
记者:吴艳瑛
图片:修雨辰
编辑:李祎乔
推荐 · 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