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丞相兼魏王曹操处理完繁重的军国大事,后退朝拖着疲倦而肥胖的身躯走进相府大门,侍者小心翼翼地接过金光闪闪的佩剑和大红袍披风,迫不急待地一屁股坐在餐桌旁的太师椅上,漂亮的小丫鬟马上捧来一杯香气四溢的西湖龙井热茶,在朝堂上讲得口干舌燥的大丞相立即张开血盒大嘴狠狠地畅饮一大口,接着又快速地连喝几大口,才心满意足地放下茶杯,张口吩咐下人:安排厨房马上开饭!早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
晚上的饮食习惯是清淡,只吃七分饱!偶尔小酌一杯。今天也不例外:青花瓷碗盛来文火慢熬的黄金小米粥,一个白面馒头,一碟绿油油的炝炒藤藤菜,凉拌黄爪块,外加一小碟榨菜丝,曹操饥不择食,风卷残云一扫而光!没饮酒吃饭速度就是快!每天傍晚都要去后花园的青石小道上漫步,无论刮风下雨都不例外,今天饭后照例缓步慢行了半个时辰,把一天的事情全放空,彻底放松!
漫步回来,摆出文房四宝,挥毫泼墨,将自己的观沧海又抄录了一遍,在心里默默记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示自我激励!搁笔下吩咐下人准备热水,美美地泡了一个热水澡,熄灯上床就寝,沉沉睡去!
曹操又一次梦到“三马同槽”的怪梦,在梦中只见三匹体格健壮、高大威猛的骏马在同一个食槽中进食马料,这已经是第五次了!早晨醒来,梦中的情境历历在目,非常清晰,关键是每一次的梦多都几乎一模一样,曹操暗自揣测,但实在是理不出头绪,难道将有不吉之事发生?还是有刁民要害本王?
![]()
于是专门派人请来巫师占卜推测,巫师装模作样测算一通后,神态笃定地对曹操说:此梦乃吉兆,三马是衣带诏事件中被斩杀的马腾、马铁、马休父子,三人均己被英明神武的大王清除干净,再也不能危害大王的地位和权威了!巫师的一席话让曹操心中的疑惑一扫而光,难题迎刃而解,曹操大喜,重赏巫师,从此放宽心境,高枕无忧!
那么,曹操梦中的“三马同槽”到底隐喻何种重大事件呢?通读《三国演义》,“三马同槽”之梦隐喻司马家族篡夺曹魏政权,改变历史走向,历史大趋势:分久必合,三国归一统。由实力最雄厚,人才储备最丰厚的魏国出师灭掉偏安的蜀国和吴国是正解,只是魏国政归司马氏,由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继承父辈大志,完成统一大业,建立晋朝!曹操艰苦创立的魏国改名换姓,被司马氏坐享其国!初指马腾父子,后应验于司马懿及其子。曹操虽有所警觉但未能遏制,典故揭示权臣篡权隐蔽性与家族传承性,部分观点认为其真实性存争议。
![]()
曹操晚年多次梦见「三匹马同食一槽」,因「槽」与「曹」谐音,他认为此梦预示曹氏基业将遭外部势力侵夺。最初,曹操将「三马」解读为西凉军阀马腾、马超、马岱父子,这与他当时平定西凉的历史背景相关。为此,曹操设计诱杀马腾,但马超、马岱逃至蜀汉,仍让他心存戒备。
随着司马懿家族势力崛起,「三马」被重新解读为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249年)掌控兵权,司马师废黜曹芳(254年)确立废立威权,司马昭弑杀曹髦(260年)压制皇权,最终司马炎以禅让形式建立西晋(266年),完成对曹魏政权的颠覆,印证了梦境的预警。
曹操的应对与局限
曹操虽意识到司马懿可能威胁曹氏,但未直接动手。一方面因司马懿确有治国之才且是曹丕心腹,贸然行动可能引发动荡;另一方面,他选择通过言语警告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但曹丕、曹叡两代仍重用司马懿,未能彻底遏制其势力扩张。
![]()
典故的意义与争议
该典故在传统文化中具有三重警示意义:揭示权臣篡权的隐蔽性(司马懿以托孤重臣身份长期隐忍)、强调政治威胁的家族传承性(司马氏父子接力夺权),并成为文学创作的经典意象(如《三国演义》强化梦境细节为后续伏笔)。不过,有观点认为这一故事可能是后人为解释历史事件而编造,真实性存在争议。
都说梦由心生,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曹操多次做“三马同槽”的怪梦,是真的吗?还是作者罗贯中先生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牵强附会,故意挖坑设陷呢?友友们觉得呢?可以评论区打卡,一起讨交流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