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通讯员 程小卫 孟宪敏
“以前买盒苯磺酸氨氯地平片,24块钱得攥紧了才舍得花,现在不一样了,2.8元一盒,报销后才1.68元,相当于省出了好几天的菜钱!”近日,汤阴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菜园镇南街村卫生室督查集采药品政策落地情况时,村民张大娘算起了自家的“用药实惠账”。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买到质优价廉药品的背后,正是该县纪委监委以精准监督护航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落地的生动缩影。
一粒小药片,连着大民生。药品集采事关群众健康福祉,是减轻就医负担的关键民生工程。此前,该县纪委监委通过信访梳理、入户走访发现,部分基层医疗机构集采药品种类不足、配送不及时、价格公示不规范等问题,成为群众“购药难、购药贵”的堵点。针对这一情况,县纪委监委将集采药品政策落实纳入年度重点监督清单,构建“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全域覆盖”的监督格局。
“我们聚焦‘药价、品类、覆盖’三个核心诉求,把监督嵌入集采全链条各环节。”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监督专班通过“四查四看”压实职能部门责任:查需求摸排,看是否覆盖慢性病、常见病等群众急需品类;查供给保障,看中选药企与配送企业对接是否顺畅;查政策执行,看“三有三不得”机制是否落实到位;查群众反馈,看药价降幅与报销政策是否直达基层。针对排查发现的“部分村卫生室报量操作不规范”“个别药店集采药品上架滞后”等问题,督促医保部门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在监督推动下,县医保部门构建起“需求端精准摸排、供给端高效保障、管理端协同发力”的闭环体系,持续深化集采药品“三进”专项行动。通过梳理289个村卫生室用药清单,将集采药品从150种扩容至600种,涵盖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群众刚需品类;严格执行“三有三不得”保障机制,推动集采药品使用数量占比从65.15%提升至 72.89%。同时,针对基层医药机构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监督督促医保部门开展分层分类培训13场次,覆盖县乡村三级医药从业人员400余人次,破解“报量难、操作烦”等实操困境。
全链条监督带来民生福祉的显著提升。截至目前,该县 3家县级医疗机构、10家乡镇卫生院、289个村卫生室、85家定点零售药店及3家民营医疗机构已实现集采全覆盖,形成“全域 100%服务延伸”的惠民网络。全县累计采购集采药品金额达 4300余万元,惠及参保群众105余万人次。
“从24元到1.68元的药价落差,从部分覆盖到全域贯通的服务升级,彰显的是监督的力度与民生的温度。”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纪委监督+ 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监督模式,紧盯集采药品质量监管、医保基金安全等关键环节,以精准监督守好群众“看病钱”“救命钱”,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地生根、惠及民生。
编审:孙喜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