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二战美国如何在打赢热战的同时,悄然布局赢得下一场冷战?)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现的核武器,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地缘政治的基本内涵。什么是地缘政治,就是地理条件对政治和军事的具体影响。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天气气候、资源多寡、民族性格等,它都会影响到政治进程。
![]()
先看地理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经讲过,1938年德国率先吞并奥地利,因为奥地利离德国非常近,而且不管从文化上还是从地理上,甚至一战的奥匈帝国之所以昧着良心跟俄国结盟,就是因为他离德国比较近,怕德国惩罚。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奥地利首当其冲,被德国吞并成德国的一个省。
包括苏联和德国中间的东欧小国,1939年苏德签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其中秘密协定就是瓜分他们中间的小国。从小国命运的角度说,也是因为他们地理位置所致,包括德国跟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地理位置不好。比如德国从一战到二战都面临着与他国结盟的噩梦。
![]()
尤其是到1943年后,德国面临东线、西线和南线三线作战。同样的日本在二战之中,尤其是苏联宣战后,也面临东线、西线和北线三线作战。三十年战争新教同盟一开始为什么总是打不过天主教同盟,就是因为总是采用添油加醋式战略,劲儿不能往一处使。
德国跟日本也一样,把自己有限资源分到不同的方面,等于是每个方面都要面对比他强大的敌人,这就是地理位置导致的结果。
再来看地形地貌。德国在二战战之初不到两个月灭亡法国,虽然法国寄所有希望于马奇诺防线,但如果法国北部是丘陵地带,甚至是山岭,德国机械化部队就不可能推进的那么快,至少不可能两个月灭掉法国。
![]()
这和我们中国四川形成比较鲜明的对比,四川盆地四面环山,中间是成都平原。俗话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未定,蜀先定,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日本他占领山海关之后,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华北平原、华东平原。中国东部两大平原全都沦陷,而占领之后日本进攻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尤其是占领武汉之后,战事基本陷入停滞。因为进入中国丘陵地带,再往西就是高原和山地,进攻速度明显放缓,这就是地缘帮了中国的大忙。
再看天气和气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的更加明显。虽然德国选择进攻时候是夏天,等打到莫斯科已经入冬。那些在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下的温带海洋气候中出生的德国士兵,哪里见过俄罗斯这种大陆冷空气主导下的温带大陆气候,士兵得病的得病冻死的冻死。而俄罗斯人从小习惯了这种气候,在战争期间就体现在士兵的作战能力上。
![]()
中国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曹操率北部之众弃鞍马而操舟,和孙权争夺长江中下游的统治权。曹操的北方士兵在南方湿热气候影响下肯定水土不服,战斗力就会下降。因为中国以淮河为界,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不一样。
因此,我们发现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南北割据持续的比较长,起码比东西分裂的时间要长,比如北魏灭亡分成东魏和西魏,但很快就又归于统一,不像南北朝那样分裂了几个世纪,因为东西气候不存在明显差异。
然后是国土面积,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国家面积对于作战影响的作用非常大,尤其是大国广大面积直接决定了战争结果,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大国地理面积优势往往帮助大国战胜敌人,比如像中国。大国之所以叫大国,因为大国有战略纵深,可以支持长期战争。日本推进中国战场之后,自己补给线被拉得无限漫长。
![]()
所以毛主席在论持久战里说我们是以弱敌强,但我们也是以大敌小。苏联在战争苏德战争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丢失了相当于两个法国的国土面积。如果苏联只有法国那么大,可能早就被德国征服,不存在后来苏联的卫国战争胜利。
地理庞大的国家,地理面积越大,往往涵盖的地缘地貌特征就越多。比如中国如果只有平原地带就很麻烦,恐怕没有办法利用山地或者丘陵地带迟滞日军的进攻速度,包括中国历史上的很多中原王朝,吞并北部却没办法拿下南部。因为国家纵深国土面积提供了容纳多种地貌特征的空间。这就是地理面积和对战争结果的一个影响。
![]()
民族性格也属于地理范畴,只不过它是人文地理范畴,而不是自然地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民族性格给战争结果造成影响最明显的一组对比就是意大利和苏联。意大利它处于这个地中海沿岸,适合国民享受阳光、足球、美食等等,可惜不怎么适合打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如果没有了意大利,可以说就少了百分之百的欢乐。
苏联就完全不同,1941年11月莫斯科保卫战,苏联士兵表现出惊人的战斗意志,检阅部队接受红场阅兵检阅完之后直接开赴战场,而大战之后,苏联从一片焦土上只用一个五年计划就基本上恢复到战前水平。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这一幕是不可想象的。
![]()
最后就是资源的影响,我们知道打仗打的是银子、武器、国民士气,同样打的也是资源。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之所以支持不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资源不足,东南亚的资源被美国封锁,迫不得已挑战美国博得一个生存的机会。
所以对外依赖程度越大,往往这个国家的权力就越小,权力的来源其实就是相互依赖程度的一个不对等性。这里我们能看到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全都是自给自足,它对外的依赖性就小,它在国际政治中不管是外交还是军事领域表现的就强硬。
![]()
我们中国目前对外依赖性也在逐年减少,尤其是在开辟了陆上石油运输管道之后,我们对南海的海上运输依赖性相对减少一些。这就是资源的多寡对一个国家前途的影响,以及对这个战争持续能力的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