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一看病就要抽血?为你揭幕:抽来的血,最终都去了哪里?

0
分享至



刘大爷退休后,身体一直不错,最近却总觉得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家人劝他早点去医院检查。可是一想到医院的流程,刘大爷心里就犯嘀咕:“不是听诊,就是问诊,怎么动不动就抽血?

一抽还不止一管,真有这么必要吗?”在候诊区,他还碰到几位同样“满肚子问号”的病友,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着:为啥一看病就被“扎一针”?

难道除了抽血,医生就没有别的判断办法?



这其实是很多人的共鸣。每次走进医院,“先抽血、再等结果”几乎成了看病的标配流程。不少人心里暗自犯嘀咕,抽血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抽走的那么多管血,真的用得上吗?会不会对身体有损伤?那些流入试管的血液,最后又被用到了哪里?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医院抽血背后的“秘密”,看懂抽血到底有多重要,或许你就能明白,这简单的一针,其实是一场关于健康的深度探查。

真相远比想象丰富:抽血不是“小题大做”,而是诊疗的重要入口。背后的科学逻辑和安全保障,正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知道的一道健康常识。

尤其是很多人都忽视的“剩余血液去哪了”这一细节,也许会颠覆你的常识。



很多人以为,抽血就是随便“化验一下”,其实医学上,大部分疾病的诊断都无法单靠肉眼或问答完成,血液就像是身体的“黑匣子”,记录着五脏六腑的最新动态。

血液里除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还包含数百种酶、蛋白质和代谢产物,是身体内部健康信息的“快递员”。

权威数据显示,仅血常规一项,就能检测三十多项指标,快速排查常见的感染、贫血、血液肿瘤等问题。如果再加上生化、免疫、血流变等检测,医生就能对心肝脾肺肾等脏器的功能和运行情况有立体评估。

血常规:能初筛感染、判断免疫系统功能、辅助发现白血病等严重血液疾病。

血脂、血糖、生化全套:直接关系到三高、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判别和风险预警。

凝血四项、体液电解质、肝肾指标:是术前、重症、慢性病管理的核心参考。

肿瘤标志物、激素水平及各类病毒筛查:为癌症、内分泌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筛查提供科学依据。

正是因为血液“载体”极其丰富,每一种病情都有可能在血中留下痕迹,所以医生首选“抽血”为诊疗第一步。有数据表明,目前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早期诊断至少75%的疾病,都离不开抽血化验提供的“证据链”。



也有不少人疑惑,每次检查医生都让抽好多管,每管2-5毫升,一次下来感觉好像抽了不少。其实真相并不复杂:

每一项血液检查都要单独的一次

因为检验方法、所用试剂不同,其试管内定量、添加剂都要严格匹配;比如血常规用紫盖管,生化用黄盖管,血型用红盖管等。

成年人血容量在4000-5000毫升以上

哪怕一次抽5管,合计也只有10-25毫升,只占人体血容量的0.2%—0.6%。专业检验科医生反复强调:单次抽血远低于“安全上限”,对身体几乎没有风险。

据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数据显示,常规抽检对中老年人及一般病患健康来说,都是“微乎其微”的干预。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些被抽出来的血还承担着“二次安全使命”:部分会被留作复检样本,一般在实验室潮湿恒温保存一周左右,只有确诊需要追加化验或者争议样本溯源时才会用到。

之后,这些剩余血液会严格按照医学垃圾管理流程销毁,以杜绝信息泄露和生物安全问题。

不少人经常抱怨抽血麻烦、耗时、不舒服,但权威医学统计证明,能够定期体检并及时发现问题的人,慢病发生率至少能较对照组低20%—30%。

通过一次抽血,能及早发现贫血、感染、早期肿瘤和糖尿病等50多种常见病风险。“三高”患者和老年群体每6-12个月抽一次血,慢性并发症筛查率显著提高,有利于用药调控和健康规划。

血液生化、免疫等多项指标,能对手术、孕产、恢复过程做“量身定制”决策,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很多常被忽略的小症状(如乏力、肢冷、口渴、出血点)只有通过血检才能找到“幕后主因”,这样临床医生才能确保“精准治未病”,防止疾病由轻转重。



面对抽血,尤其是中老年人,难免担忧。想让过程更顺畅、结果更准确,可以记住这几招:

保持空腹抽血:空腹8-12小时,利于血脂、血糖等关键指标准确判断。

采血前及时咨询:忌口、药物影响和是否应停药,一定提前和医生确认。

舒适坐姿,放松心态:采血时调匀呼吸,动作配合可减轻不适感。

采血后妥善按压:避免揉搓穿刺点,正常按压3-5分钟即可,减少淤青概率。

如果抽血后有头晕、乏力,建议及时休息,适量补水。对特殊老年群体或身体极度虚弱者,每次抽血量都可个体化调整,有专业团队全程把关,无需过度担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建国初期,王海容到中南海做客,一见江青直接喊了句:三奶奶

建国初期,王海容到中南海做客,一见江青直接喊了句:三奶奶

雍亲王府
2025-10-31 15:00:03
心疼!程潇整容失败?音乐节脸肿成发面馒头,真相曝光网友集体道歉

心疼!程潇整容失败?音乐节脸肿成发面馒头,真相曝光网友集体道歉

八星人
2025-11-01 16:02:09
辛纳罕见情绪失控,爆粗怒吼团队:你们他X的坐在那里!

辛纳罕见情绪失控,爆粗怒吼团队:你们他X的坐在那里!

网球之家
2025-11-01 22:48:23
辽宁选美冠军张倩火了,因为她揭开了选美比赛的内幕

辽宁选美冠军张倩火了,因为她揭开了选美比赛的内幕

清书先生
2025-10-28 16:03:01
建国初,列强要求中国承认数亿两白银的欠单,主席大手一挥:不还

建国初,列强要求中国承认数亿两白银的欠单,主席大手一挥:不还

南书房
2025-10-01 20:17:58
松岛辉空大胜张禹珍,打进男单决赛,王艺迪成为夺冠热门

松岛辉空大胜张禹珍,打进男单决赛,王艺迪成为夺冠热门

子水体娱
2025-11-02 20:54:50
果然不出中国大陆所料:48小时内,台当局的两大帮手都浮出了水面

果然不出中国大陆所料:48小时内,台当局的两大帮手都浮出了水面

爱史纪
2025-11-02 11:23:34
郑丽文上任首日,洪秀柱提出统一建议,盼其赴陆完成连战未尽事业

郑丽文上任首日,洪秀柱提出统一建议,盼其赴陆完成连战未尽事业

军机Talk
2025-11-01 11:48:36
陕西新郎跳河原因基本理清:婚礼前3天就开始吵,不止是钱的问题

陕西新郎跳河原因基本理清:婚礼前3天就开始吵,不止是钱的问题

热风追逐者
2025-10-19 21:18:09
物理学第九禁忌:你看到的黑夜,根本就不该存在!

物理学第九禁忌:你看到的黑夜,根本就不该存在!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1 15:52:03
太子集团黑料越扒越多,国内媒体集体翻车,历史文章已经下架!

太子集团黑料越扒越多,国内媒体集体翻车,历史文章已经下架!

眼光很亮
2025-10-22 15:15:24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窥史
2025-10-23 21:01:43
“要签长协得先给钱” 六氟磷酸锂暴涨

“要签长协得先给钱” 六氟磷酸锂暴涨

中国能源网
2025-11-02 21:29:11
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毛秋红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毛秋红调任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

澎湃新闻
2025-11-02 10:08:36
出差前我关了水闸,楼下邻居却投诉我家漏水,撬开门后我大吃一惊

出差前我关了水闸,楼下邻居却投诉我家漏水,撬开门后我大吃一惊

黄小乖的日记
2025-11-02 14:00:21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周哥一影视
2025-10-23 12:39:17
四川7名干部履新厅级领导职务

四川7名干部履新厅级领导职务

金台资讯
2025-11-02 16:33:43
俄罗斯调集大军猛攻乌克兰红军城,为什么是红军城?

俄罗斯调集大军猛攻乌克兰红军城,为什么是红军城?

小彭的灿烂笔记1
2025-11-02 20:50:16
胡老师:承认被反噬,家里堆积如山,真实情况场面壮观网友:可怕

胡老师:承认被反噬,家里堆积如山,真实情况场面壮观网友:可怕

霁寒飘雪
2025-10-29 09:26:58
医保新规来袭,6种费用取消特殊待遇!与你有关,速看详情

医保新规来袭,6种费用取消特殊待遇!与你有关,速看详情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11-01 10:49:30
2025-11-02 22:12:49
张鴘喜欢软软糯糯
张鴘喜欢软软糯糯
矮脚弟弟,记录小汤圆的幸福生活
910文章数 1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女护士遭前男友杀害 家属:她曾夜里求助称差点被掐死

头条要闻

女护士遭前男友杀害 家属:她曾夜里求助称差点被掐死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游戏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真·有生之年 玩家热议《荒野大镖客3》何时发布?

艺术要闻

Rob van Hoek:荷兰浪漫田园风光画家

数码要闻

三星电子北美 DS 总裁:公司为英伟达 DGX Spark 供应 PM9E1 SSD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