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5年第七十八期(总第950期)
![]()
“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歌曲《没出息》
这几句歌词,但凡稍微频繁一点儿使用社交媒体的人,最近都一定听到过。有网络博主把民进党民意代表王世坚几年前质询时的发言配上乐曲,配上其质询时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画面,充满了戏剧张力。于是,很短时间内这首神曲就爆红网络。
除了自带的戏剧张力之外,大约是这个歌词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听众的内心,每个听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所问的那个具体的事也一定是不同的。
本文就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聊聊我对此的思考。
“从从容容”这样的词属于汉语中特有的一种重叠式修辞结构,双音节形容词的两个音节分别重叠→ AABB。与此相类的还有诸如:
干净→ 干干净净
清楚→ 清清楚楚
明白→ 明明白白
热闹→ 热热闹闹
这类叠词的语义特征,通常表示程度加深、状态持续、语气柔和或强调等。你慢慢读一读,是不是觉得“从从容容”就比“从容”更有嚼劲儿。“从容”是态度的定性,“从从容容”是状态的延时与增味:它把松弛、稳当与节奏一并呈现出来,因此更有“嚼劲儿”。
一般只有形容词,尤其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才能构成这样的AABB形式,也有一些虽然是形容词,但不能这样组合,比如,正确、重要等,就不能说正正确确、重重要要,这样的组合方式就让人感觉很奇怪。
动词也不能这样“重叠”,如果一定要重叠,得换个形式。单音节动词可以由 A到AA变换,如,看→看看、想→想想;双音节动词可以由AB到ABAB变换,如,休息→休息休息、讨论→讨论讨论。
名词一般不能有AABB或ABAB的形式变化,比如,“老师”,就不能说“老老师师”,也很少说“老师老师”,除非是表示呼唤或者强调,可能会有“老师老师”这种重叠的状况出现。
除了名、动、形有这种变化之外,副词、介词、连词这类功能词几乎不能重叠。但有一个例外,“非常”作为副词,有时候为了表示强调,可以用“非常非常”叠加,比如,这首歌非常非常好听。
当然了,以上分析只是基于语法规律的总结,这对给老外讲对外汉语有一定的帮助,但如果是中国人自己学语文,一般不强调这个,因为这属于语感自然就能解决的问题,不管受没受过专业的语文训练,只要是有语言应用实践,一般都不会说错用错。
再说“游刃有余”,这个词更有文化内涵,源自《庄子·养生主》,更具体一点说,来自于大家更为熟悉的“庖丁解牛”这个成语故事。
一个厨子,所用的刀子十九年了还像新的一样,他杀牛时刀刃所到之处,像在空隙中游走一样,绰绰有余(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后来“游刃有余”逐渐脱离屠牛故事,发展成一个表示做事从容、得心应手的成语。
那如何能够在语文学习方面做到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呢?
我以为,主要应该抓住这三个关键词:能力、心态、节奏。
首先是能力。
庖丁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要明白“道”和“技”的关系,只是盯住“技”,而不关注“道”,很难达到更高层次。真正的从容来自熟练到极致的能力,当技巧融入直觉,动作顺应规律,人就能“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对语文学习而言,要想真正提升能力,必须要做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由此培养良好的语感,有了良好的语感,才能够从容自如。现在的最大问题是,很多人还没有读多少书呢,或者说根本就不想多读书,就幻想着学好语文,于是就只能走捷径,找技巧,不停地刷题,做各种低质量的练习,结果距离正确的目标越来越远,永远不可能“技进乎道”。
其次是心态。
语文学习,很怕急功近利。经常有学生和家长因为一两次考试分数的起伏而患得患失,太纠结于所谓的“成败”,结果就只能是越来越乱了阵脚,最终必然倒向走捷径,但实际却是饮鸩止渴的这条路上去。
语文学习的焦虑往往来自“结果导向”——怕写不好作文、怕阅读答题不准、怕背不完,怕得不到高分。各种怕的结果,就是盯着结果倒推,于是,就一门心思想着抄近道,想着立竿见影。越急越乱,越乱越急,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语文学习的本质是理解人、理解世界;当你不急着“答对”,反而能“读懂”。
再次是节奏。
语文学习不能只盯着眼前,更要关注长远。要在持续不断的高质量阅读中找到一种笃定的节奏感,对任务轻重缓急要有精准判断,而不是每天疲于应付各种大大小小的测试,结果却把真正该做的多读书这件事情完全丢在一旁。语文学习,也要像庖丁解牛那样:“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掌握学习节奏与重点,学习不急不缓,才能效率最高。
当“语言知识”变成“语言的感受”,当“学习”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语文学习才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否则,就只能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最后一定是没出息。
我的视频号,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古文观止》的在线公益课已经讲到第五十七讲,每一讲都有直播回放。就在视频号“水寒说语文”的“直播回放”这个栏目就可以看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了公众号、视频号,来听一听。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