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此前在中东与多国签署了一个第一阶段加沙战争停火协议,哈马斯和以色列确实按照协议停火和交出人质。但是这个停火很脆弱,因为没有一个监督机制。
![]()
前不久,特朗普在中东牵了个头,拉着埃及、美国、土耳其、卡塔尔四个国家做担保,跟以色列、哈马斯签了第一阶段加沙停火协议。刚开始双方都挺给面子,哈马斯按约定交出了人质和部分遗体,以色列也释放了近2000名巴勒斯坦在押人员,加沙总算暂时安静下来了。
可这停火从一开始就透着股“不踏实”的劲儿——协议里光说了停火和换人质,压根没提谁来监督执行,就像俩吵架的人说好不打了,却没找个中间人盯着,真出事了连个评理的都没有。果不其然,这份脆弱的和平只维持了9天,就被一声爆炸打破了。
![]()
10月19号这天,以色列国防军突然对外宣布,他们在拉法东南部的驻军遭了袭击。具体地点就在靠近萨拉赫丁公路的地方,这片区域按停火协议本来就归以军控制。
以军说,当时有支巴勒斯坦武装小组从地道里钻出来,先用火箭弹炸了正在作业的挖掘机,当场炸死两名士兵,接着又用狙击枪袭击另一辆挖掘机,造成两人受伤,其中一个伤势还挺重,没过多久又有一名士兵中了狙击枪。前后算下来,一共5名以军士兵死伤。
![]()
消息刚一传开,以色列的空袭就来了。这次打的是两个之前从没动过的目标:一个在拉法地区,另一个在加沙中部,都是哈马斯的据点。按以色列的说法,早前有情报说这两处的地道和建筑里藏着人质,所以一直没敢下手。
但这会儿不一样了,哈马斯已经把所有活着的人质都交了回来,就连被扣押人员的遗体也移交了一部分,以军再无顾忌,直接放开了打。空袭过后,加沙当地的医护人员很快统计出伤亡数字,哈马斯随后发声明确认,这次轰炸造成了45人死亡,其中不乏平民。
可能有人会问,拉法这地方怎么突然成了冲突焦点?其实早从2024年2月开始,以军就一直在推进拉法的军事行动,到当年5月,装甲部队都已经开进了拉法市中心,还截断了连接南北加沙的萨拉赫丁公路。
![]()
也就是说,拉法被以军实际控制已经好几个月了,当地的秩序一直由以军维持,这也为后来哈马斯喊冤埋下了伏笔。而以色列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动手,多少有点出人意料——毕竟美国的大人物马上就要来了,这节骨眼上重启战端,明摆着会让美国人不痛快。
哈马斯这边刚收到空袭的伤亡报告,立马就炸了锅,连着发了好几份声明喊冤,一口咬定自己压根没在拉法袭击以军。他们给出的理由挺实在,核心就一条:拉法早就不在我们控制范围内了,怎么可能指挥当地武装动手?
![]()
哈马斯在声明里说得很清楚,自从以军几个月前占领拉法后,当地的哈马斯武装就跟加沙城的总部失去了联系。总部这边发不出指令,当地的武装人员也没法向上汇报情况,等于成了“散兵游勇”,根本不存在“哈马斯指挥袭击”的说法。
这话其实也站得住脚,毕竟以军在拉法部署了大量兵力,连市中心的清真寺附近都有装甲部队巡逻,要是哈马斯真有组织地发动袭击,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漏不出来。
![]()
更让哈马斯觉得憋屈的是,他们已经按第一阶段停火协议的要求,完成了人员交换。就在冲突爆发前几天,哈马斯刚分两批释放了20名以方被扣押人员,还移交了4具遗体,就算以色列之前抱怨过移交遗体的速度慢,但哈马斯也解释了,加沙被战火炸得一片狼藉,找遗体本来就难,还有些遗体在以军控制区里,他们根本没法接触。
可以说,哈马斯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维持停火,现在突然被扣上“挑衅”的帽子,还挨了造成45人死亡的空袭,换谁都得喊冤。
所以哈马斯在声明里明确要求,埃及、美国、土耳其、卡塔尔这四个停火担保人得站出来管管。他们觉得,既然这四个国家签了文件担保停火落实,现在以色列找借口发动空袭,担保人就有责任介入调查,阻止以色列再搞类似的袭击。
![]()
毕竟加沙民众已经经不起折腾了,之前的战火已经让超过6.7万人死亡,210万人流离失所,好不容易盼来几天平静,要是再这么打下去,刚有点起色的人道主义援助也得中断。
面对哈马斯的喊冤和外界的关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很快就表了态。他对外宣布,以军已经完成了对袭击事件的报复,现在战斗已经结束,会继续维持停火,但同时也放了狠话,说会对哈马斯的任何挑衅保持高度警惕。
这话听着有点矛盾,既说要继续停火,又暗示下次还会动手,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以方是见好就收了——毕竟美国的代表团马上就要到了,真把事情闹大了,没法跟美国人交代。
![]()
按计划,本周美国副总统万斯、中东特使维特科夫,还有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都会专程来以色列,核心就是谈第二阶段的加沙停火协议。以色列偏偏在这时候发动空袭,美国人心里肯定不痛快。
要知道,特朗普之前为了推动停火,特意搞了个“20点计划”,还自告奋勇当“和平委员会”主席,现在第一阶段协议刚落地没几天就出岔子,等于打了美国的脸。不过有意思的是美国方面很快就放话了,说他们早就预计到第一阶段停火期间可能会有小规模冲突,觉得这些“小插曲”碍不了大局,不会影响第二阶段的谈判。
美国人之所以这么“淡定”,其实是心里有底——他们这次来谈的第二阶段协议,就是冲着解决停火脆弱的问题来的。
第一阶段协议最大的漏洞就是没监督机制,所以第二阶段会重点加这方面的内容,比如组建一支由美国、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国家组成的国际稳定部队,专门负责维护加沙的安全,还有成立“和平委员会”来监督协议落实。这样一来,再出现类似“谁先挑衅”的纠纷,就有第三方机构来调查判定,不用像这次这样各说各的。
除了监督机制,第二阶段协议还会涉及加沙的治理问题。按美国的“20点计划”,之后会组建一个巴勒斯坦人加国际专家的临时过渡机构,哈马斯不参与治理,同时推动加沙非军事化,让哈马斯摧毁地下隧道和武器生产设施。
![]()
不过这事儿也没那么容易谈拢,哈马斯虽然愿意移交治理权,但坚持要以以色列结束占领、巴勒斯坦建国为解除武装的前提,而内塔尼亚胡早就放话了,要是哈马斯不解除武装,“一切都将崩溃”,双方在核心诉求上还有不小的分歧。
不管怎么说,这次短暂的冲突也算给各方提了个醒:没有监督的停火就像纸糊的,风一吹就破。现在美国人带着具体的解决方案来了,要是能把监督机制和治理方案谈妥,加沙的和平才算真的有了盼头。
毕竟对加沙民众来说,他们想要的不是“暂时不打了”,而是能踏踏实实地回家,重新摆起市集的摊子,不用再担心哪天空袭会突然降临。
![]()
![]()
以军:2名士兵在加沙地带遇袭身亡!以军报复性空袭后恢复执行加沙停火协议!埃及官员:以总理无意达成第二阶段协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