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热点地区冲突和动荡频发,各种安全威胁与日俱增。中国也加紧了国防建设。随着六代机现身,美军盯得更紧了。西方卫星拍到的一幕,更是让五角大楼如临大敌。
当美国智库的研究员们放大卫星图像时,发现中国造船厂内出现了许多大型登陆驳船。据悉,这些驳船的伸缩式栈桥如同钢铁长臂,既能向前探向滩头,又能向后连接其他舰船;自升式支柱更像机械触角,能在登陆瞬间牢牢扎进海滩。
![]()
【美智库在卫星图像中分析中方动向】
有猜测称,一支由150辆坦克、步兵战车和其他作战车辆组成的重装合成营,只需短短半小时,便能实现登陆。因此其被称为“武统利器”。
今年3月,新型登陆驳船首次亮相测试场;8月份,已经刷上舷号的同型装备出现在演习海域。因此美台担心,这很可能已经是第二批次的建造计划。说明解放军不仅完成了技术验证,更进入了规模化列装阶段。美国看重的台湾牌,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
2月底到3月初的时候,解放军出动了1艘075两栖攻击舰和3艘071型船坞登陆舰,在台湾以东100余海里的海域摆开阵势。这个位置的选择极具深意——正好位于美军两栖登陆理论中的"攻击发起线"。这支总排水量超过10万吨的钢铁洪流,足以投送整支海军陆战旅实施登陆作战。
演习内容更是直指实战:火炮实弹打击、对空防御、兵力投送等科目环环相扣。值得一提的是,演习区域选择在台湾东部,这个传统上被认为登陆难度最大的方向。说明解放军的登陆能力已经实现全域覆盖,台湾赖以自信的"东部屏障"正在失效。
![]()
【解放军演习中曾出现登陆驳船的身影】
当登陆舰群与登陆驳船协同作战时,台海的天堑正在被一点点填平。
当台退役中将帅化民在镜头前坦言"彻夜难眠"时,恰恰道出了“台独”分子最深层次的恐惧。他的那番感叹,绝非故作姿态,而是基于专业判断的清醒认知。面对解放军这种能在半小时内投送150辆装甲单位的新型登陆装备,台湾耗费数十年构建的滩头防御体系正在失去意义。
与此同时,美军发出了决战警报,五角大楼的分析报告直指问题的核心:中国正在以"工业化速度"推进两栖登陆能力建设。这个判断背后,是美国军方对台海军事平衡被根本性打破的深刻忧虑。更令美军棘手的是,他们自己也拿不出有效的反制方案。
![]()
【美军对登陆驳船也很担心】
面对几乎无懈可击的解放军新型登陆驳船,美军的传统海空打击战术很难奏效。这种登陆驳船,凭借其庞大的体积和稳定性,即使在恶劣的海况下,也能完成精准的两栖作战任务。
除非有导弹能够直接命中这些驳船的核心部位,否则仅靠常规武器很难造成致命打击。而随着解放军防空体系的完善,从远程到近程,这些驳船往往能获得更为周密的保护——航母编队、驱逐舰、护卫舰正源源不断地建立起一道铜墙铁壁,无论是台军还是美军都很难找到突破口。
过去美军可以凭借技术优势在台海游刃有余,如今却不得不承认,面对解放军这套立体化的登陆体系,传统的介入手段已经力不从心。因此,他们只能通过所谓的“决战警报”施压台湾提高军事预算、增加美制装备稳住阵脚,同时也对自身战略部署进行调整,以免在瞬息万变的台海局势中陷入被动。
![]()
【美军在台海愈发不敢轻举妄动】
事实上,这些新型驳船带来的影响不仅限于台海,甚至在一定程度削弱了美军在第一岛链内的战略控制,这对于美国全球布局的影响是巨大的。
对台当局而言,这种战略格局的转变意味着和平谈判的窗口期正在加速关闭。当军事天平越来越向大陆倾斜时,台湾方面讨价还价的筹码正在持续流失。那些还在幻想"以武拒统"的人应该清醒认识到,技术代差的拉大已经不是购买几件先进武器就能弥补的。解放军的装备发展遵循的是体系化、系统化的思路,而台湾的军购往往是零敲碎打,这种根本性的差异决定了双方军事实力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
【解放军正在为可能的武统做全面准备】
显而易见,对于台当局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回归祖国的怀抱,否则真到了武统的那一天,只怕会“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